图书介绍
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分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武安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8035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3
1.1.1 研究背景3
1.1.2 研究意义5
1.2 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分国内外研究综述7
1.2.1 国外研究综述7
1.2.2 国内研究综述13
1.2.3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述17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8
1.3.1 研究思路18
1.3.2 研究方法18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思想19
1.4.1 研究内容19
1.4.2 创新思想及不足之处22
2 信用及信用评分分析25
2.1 信用及信用的经济功能27
2.1.1 信用的内涵27
2.1.2 信用的特性29
2.1.3 信用的经济功能30
2.2 个人信用及其发展历程32
2.2.1 个人信用的内涵32
2.2.2 个人信用发展历程32
2.3 个人信用评分及其发展历程35
2.3.1 个人信用评分的内涵35
2.3.2 个人信用评分分类36
2.3.3 个人信用评分发展历程39
2.3.4 个人信用评分的过程43
2.3.5 个人信用评分体系44
2.4 个人信用评分的经济学分析45
2.4.1 个人信用评分与逆向选择46
2.4.2 个人信用评分与道德风险49
2.5 小结49
3 信用理论51
3.1 马克思信用理论53
3.2 近代西方经济学信用理论54
3.2.1 信用媒介论54
3.2.2 信用创造论55
3.2.3 信用调节论56
3.3 现代西方经济学信用理论57
3.3.1 制度经济学关于信用的理论57
3.3.2 信息经济学关于信用的理论58
3.4 吴氏三维信用理论59
3.5 信用理论的创新61
3.5.1 信用结构论61
3.5.2 信用行为论63
3.6 小结66
4 发达国家或地区个人信用评分发展现状69
4.1 美国个人信用评分研究71
4.1.1 美国个人信用评分发展历程71
4.1.2 美国个人信用评分发展现状73
4.1.3 美国个人信用评分的运作方式与监管模式78
4.2 英国个人信用评分研究82
4.2.1 英国个人信用评分指标82
4.2.2 英国个人信用管理83
4.2.3 英国个人信用评分运作模式83
4.3 日本个人信用评分研究84
4.3.1 日本个人信用发展现状84
4.3.2 日本个人信用管理85
4.4 中国台湾地区个人信用评分研究86
4.4.1 中国台湾地区个人信用评分发展现状86
4.4.2 中国台湾地区个人信用评分指标分析87
4.5 发达国家或地区个人信用评分对我国的启示90
4.5.1 科学的个人信用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90
4.5.2 先进的信用评分技术和模型91
4.5.3 健全的个人信用法律法规体系92
4.5.4 符合本国国情的信用管理和经营模式92
4.6 小结93
5 我国个人信用发展分析95
5.1 我国个人信用发展现状97
5.1.1 个人信用建设环境日趋良好97
5.1.2 个人信用中介机构发展良好99
5.1.3 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已经成形100
5.1.4 个人信用应用日益广泛101
5.2 个人信用涉及的产业103
5.2.1 信用卡103
5.2.2 个人住房贷款107
5.2.3 国家助学贷款109
5.3 我国个人信用领域中的风险111
5.3.1 信用卡领域存在的信用风险111
5.3.2 个人住房贷款领域存在的信用风险113
5.3.3 国家助学贷款领域存在的信用风险114
5.4 我国个人信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17
5.4.1 个人信息数据不完善、个人信用信息使用范围有限117
5.4.2 个人信用制度、法律法规不健全118
5.4.3 个人信用中介机构整体水平不高119
5.4.4 监管滞后120
5.5 小结120
6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分分析123
6.1 工商银行个人信用评分研究125
6.1.1 工商银行个人信用评分介绍125
6.1.2 工商银行信用卡个人信用评分分析126
6.2 建设银行个人信用评分研究129
6.2.1 《中国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客户信用评定办法》主要观点129
6.2.2 《中国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信用积分办法》主要观点132
6.2.3 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个人信用评分标准和发卡标准133
6.3 国内ZZ银行个人信用评分研究140
6.3.1 有关概念的解释140
6.3.2 个人信用评分的原则141
6.3.3 个人信用评分指标体系142
6.3.4 个人信用评分流程145
6.3.5 客户信用调整与管理148
6.4 国内J银行信用卡个人信用评分管理分析149
6.4.1 信用卡贷前管理149
6.4.2 信用卡贷后管理153
6.5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分发展分析154
6.5.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分发展现状154
6.5.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分的指标分析159
6.5.3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分中存在的问题161
6.6 小结165
7 互联网背景下个人信用评分新发展167
7.1 互联网信用发展分析169
7.1.1 互联网信用的内涵169
7.1.2 互联网信用缺失的问题169
7.2 互联网个人信用评分模型分析170
7.2.1 互联网个人信用评分模型介绍171
7.2.2 互联网个人信用评分体系正在形成179
7.3 互联网个人信用评分分析与启示182
7.3.1 互联网个人信用评分的优势与缺陷182
7.3.2 互联网个人信用评分的启示185
7.4 小结186
8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三维信用评分模型构建的方法分析189
8.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三维信用评分模型的指标处理与选择方法191
8.1.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三维信用评分模型的指标处理方法191
8.1.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三维信用评分模型的指标选择方法193
8.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三维信用评分模型的指标赋值方法195
8.2.1 层次分析法内涵195
8.2.2 层次分析法步骤197
8.3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三维信用评分模型的实证分析方法200
8.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实证分析方法200
8.3.2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实证分析方法201
8.4 小结205
9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三维信用评分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与指标选择207
9.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三维信用评分模型构建的理论和原则209
9.1.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三维信用评分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209
9.1.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三维信用评分模型构建的原则212
9.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三维信用评分模型指标选择上的突破点214
9.3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三维信用评分模型的指标选择215
9.3.1 诚信度指标216
9.3.2 合规度指标219
9.3.3 践约度指标220
9.4 小结222
10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223
10.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三维信用评分模型的构建及三维信用分分析225
10.1.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三维信用评分模型的构建225
10.1.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三维信用分233
10.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三维信用评分模型的实证分析234
10.2.1 样本的选取234
10.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实证分析234
10.2.3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实证分析236
10.3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三维信用分的应用240
10.3.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三维信用分的运作模式240
10.3.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三维信用分的应用路径241
10.4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三维信用分应用的制度保障241
10.4.1 完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241
10.4.2 科学使用评分技术和评分模型243
10.4.3 进一步完善我国个人信用数据的使用和开放的法律法规244
10.4.4 提高大众对自身信用记录的维护意识246
10.4.5 设立个人信用民间自律管理机构246
10.5 小结247
参考文献248
致谢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