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信工程设计手册 12 短波通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信工程设计手册 12 短波通信](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1109590.jpg)
- 邮电部北京设计院,上海邮电设计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45119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702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7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信工程设计手册 12 短波通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短波通信系统概述1
1.1 短波通信的特点1
1.1.1 短波通信的主要优缺点1
1.1.2 短波通信的现状2
1.2 短波通信的业务种类和频段划分5
1.2.1 短波通信业务种类5
1.2.2 短波频段的划分7
1.3 无线电发射的标识和其它技术要求12
1.3.1 无线电发射的标识方法12
1.3.2 各类发射的必要带宽16
1.3.3 频率稳定度19
1.3.4 杂散辐射22
1.4 电报和数据传输23
1.4.1 电报代码24
1.4.2 传输速率27
1.4.3 失真29
1.4.4 差错率31
1.4.5 调制方式32
1.5 图象传输37
1.5.2 调制方式38
1.5.1 重要参数38
1.5.3 需要的带宽39
1.5.4 传输信道40
1.6 电话传输40
1.6.1 短波无线电话的特点40
1.6.2 调制方式42
1.6.3 几种无线电话发射类型42
1.6.4 单边带和独立边带的信道安排44
1.7 短波通信链路和通信网44
1.7.1 工作方式44
1.7.2 短波通信链路的电平45
1.7.3 短波通信网46
参考文献49
第二章 天波传播和天波场强计算50
2.1 概述50
2.2 电离层特性51
2.2.1 大气层结构51
2.2.2 电离层的形成53
2.2.3 太阳黑子数55
2.2.4 电离层各层特性57
2.2.5 电离层骚扰59
2.2.6 人为电离层骚扰62
2.2.7 磁层62
2.3 天波传播的特点64
2.3.1 电离层的折射和反射64
2.3.2 天波传播的路径66
2.3.3 地球磁场的影响72
2.3.4 电离层吸收75
2.3.5 衰落76
2.3.6 多径延迟80
2.3.7 多普勒效应82
2.3.8 长距离短波路由的来波仰角83
2.3.9 大圆路径偏离83
2.3.10 环球回波85
2.4 路径基本几何参数的确定87
2.4.1 大圆距离和方位角87
2.4.2 反射区的位置88
2.4.3 射线仰角91
2.4.4 确定链路的最佳辐射仰角92
2.4.5 太阳天顶角96
2.5.2 频率预报98
2.5.1 概说98
2.5 链路使用频率范围的确定98
2.5.3 最佳工作频率148
2.5.4 可用频段的确定151
2.5.5 可用频段预测举例153
2.6 天波传输损耗和场强的计算方法157
2.6.1 概说157
2.6.2 自由空间基本传输损耗158
2.6.3 电离层吸收损耗159
2.6.4 地面反射损耗162
2.6.5 附加系统损耗163
2.6.6 天波场强166
2.6.7 天波场强计算举例167
参考文献173
第三章 地波传播和地波场强计算175
3.1 概述175
3.2 地面的电气参数175
3.3 地波在电气特性均匀的地面上的传播179
3.3.1 地波场强计算方法179
3.3.2 地波传播曲线182
3.4 地波在起伏不平的地面上的传播193
3.3.3 地波衰减与极化的关系193
3.5 地波在电气特性不均匀的地面上的传播195
3.5.1 Eckersley场强计算方法195
3.5.2 Millington场强计算方法196
3.5.3 近似图解法199
3.5.4 海岸效应200
3.6 地波传输的干扰问题204
3.6.1 多径传输204
3.6.2 伴生天波205
3.6.4 无线电噪声干扰206
3.6.3 其它发射机的干扰206
3.7 地波链路常用的天线207
参考文献210
第四章 无线电噪声和电台干扰211
4.1 概述211
4.1.1 噪声对通信的影响211
4.1.2 噪声参数213
4.2 大气无线电噪声215
4.2.1 大气无线电噪声数据215
4.2.2 大气无线电噪声资料的应用228
4.3 宇宙噪声230
4.4 人为无线电噪声232
4.5 总噪声的合成235
4.6 电台干扰236
参考文献238
第五章 短波通信链路的系统方案设计240
5.1 概述240
5.1.1 电话的质量参数240
5.1.3 传真的质量参数241
5.1.4 各种通信业务需要的信噪比241
5.1.2 电报和数传的质量参数241
5.1.5 信号干扰保护比244
5.2 发射机输出功率249
5.2.1 发射机输出功率的标定方法249
5.2.2 峰包功率、平均功率和载波功率之间的关系250
5.2.3 多路通信的功率分配252
5.3 天线增益和高频馈线系统损耗254
5.3.1 天线增益254
5.3.2 馈线系统损耗255
5.4 信号处理和调制解调技术268
5.5.1 概述269
5.5 分集接收技术269
5.5.2 分集方式270
5.5.3 分集信号合成方法274
5.5.4 分集重数(支路数)276
5.6 差错控制技术279
5.6.1 概述279
5.6.2 ARQ280
5.6.3 FEC286
5.6.4 ARQ和FEC的比较287
5.7.1 概述288
5.7 实时选频系统288
5.7.2 克茨实时选频系统289
5.7.3 线性调频探测系统292
5.8 综合考虑294
参考文献296
第六章 发射台工程设计298
6.1 概述298
6.2 短波发射机299
6.2.1 单边带发射机299
6.2.2 双边带发射机309
6.2.3 发射机的冷却系统311
6.2.4 发射机的技术性能指标318
6.2.5 几种激励器和发射机的主要性能323
6.2.6 发射机的选择原则323
6.3 发射天线和馈电线334
6.3.1 短波发射天线的电气参数334
6.3.2 常用短波发射天线338
6.3.3 发射天线的选择原则343
6.3.4 高频馈电线349
6.3.5 天线场地布置351
6.4 天线交换系统355
6.4.1 馈筒开关天线交换系统356
6.4.2 同轴开关天线交换系统362
6.4.3 户外用天线交换开关371
6.4.4 户外天线配线区373
6.5 低频信号系统和遥控系统374
6.5.1 低频信号系统374
6.5.2 远程控制(遥控)系统379
6.6 发射台供电系统380
6.7 发射台设备安装设计383
6.7.1 机线设备系统总图383
6.7.2 发射机房383
6.7.3 发射台设备布置和安装386
6.7.4 发射台的接地装置和防雷措施393
参考文献398
第七章 接收台工程设计399
7.1 概述399
7.2 短波单边带接收机400
7.2.1 单边带接收机的电路构成400
7.2.2 单边带接收机电路实例404
7.2.3 单边带接收机技术性能指标411
7.3.1 短波接收天线418
7.2.4 短波单边带接收机主要性能表418
7.3 短波接收天线和馈电线418
7.3.2 接收天线馈电线441
7.4 高频通路443
7.4.1 避雷器、阻抗匹配器和高通滤波器444
7.4.2 天线共用器445
7.4.3 天线交换器451
7.4.4 全交换和分组交换452
7.4.5 分组交换的实例454
7.5.1 低频通路455
7.5 低频通路和遥控系统455
7.5.2 远程控制(遥控)系统459
7.6 接收台供电系统463
7.7 接收台设备安装设计464
7.7.1 接收台工程系统总图464
7.7.2 接收机房466
7.7.3 机房设备布置与安装469
7.7.4 台内干扰的抑制475
7.7.5 接地装置和防雷措施475
参考文献475
8.1 概述476
第八章 中央控制室工程476
8.2 短波单边带无线电话终端机478
8.2.1 音控防鸣式无线电话终端机478
8.2.2 压缩扩展式无线电话终端机481
8.2.3 移复道设备和多路单边带终端机486
8.3 电报和数据终端设备486
8.3.1 电传打字机486
8.3.2 汉字电传打字机490
8.3.3 多路音频电报设备492
8.3.4 数据终端设备494
8.4 传真设备499
8.4.1 相片传真机500
8.4.2 气象传真机501
8.5 监测、控制、互换设备502
8.5.1 线路互换设备502
8.5.2 监测设备504
8.5.3 电台遥控设备505
8.5.4 业务联络设备508
8.7 中央控制室设备安装509
8.7.1 机房和机房建筑要求509
8.6 中央控制室电源系统509
8.7.2 设备布置和安装510
参考文献511
第九章 无线电台的场地要求和台址选择512
9.1 天线对场地的要求512
9.1.1 地面电气特性对天线的影响512
9.1.2 菲涅尔区概念516
9.1.3 场地的面积519
9.1.4 地形地物影响520
9.2 场地地质对建筑工程的影响522
9.2.1 一般土壤522
9.2.2 特殊性土523
9.2.3 特殊地质524
9.3 避开人为无线电噪声源,降低本地电台干扰525
9.3.1 大中城市的无线电收发分区规划525
9.3.2 接收台至发射台的距离和发射台至居民集中区的距离526
9.3.3 接收台至人为无线电噪声源的距离527
9.4 选择台址应考虑的其它因素529
9.4.1 台址与大型工矿企业和城市工程设施之间的关系529
9.4.2 遥控线路530
9.4.3 电网供电和供电线路530
9.4.5 交通和后勤供应531
9.4.4 水源和供水531
9.5 选择台址的步骤532
9.5.1 准备工作532
9.5.2 现场查勘533
9.5.3 编写台址查勘报告534
参考文献535
第十章 遥控线路工程536
10.1 概述536
10.1.1 遥控线路的作用536
10.1.2 遥控线路的种类和选择536
10.1.4 遥控线路电气指标537
10.1.3 信号的传输537
10.2 传输设计539
10.2.1 传输设计方法和步骤539
10.2.2 导线线径选择539
10.2.3 加感线圈、电缆平衡、均衡器和线路变压器543
10.3 遥控电缆(包括传音电缆)560
10.3.1 星绞低频通信电缆561
10.3.2 综合通信电缆563
10.3.3 市话铅包电缆570
10.3.4 市话全塑电缆573
10.4 架空电缆的架设581
10.4.1 杆路路由和位置581
10.4.2 杆路建筑583
10.4.3 架空线路负荷区划分584
10.4.4 电缆的吊挂585
10.5 直埋电缆的埋设586
10.5.1 电缆路由和断面位置的确定586
10.5.2 直埋电缆的埋设深度587
10.5.3 直埋电缆与其它建筑物的距离587
10.5.4 直埋电缆的保护措施588
10.5.5 直埋电缆的标志设置589
10.5.6 直埋电缆的盘留长度590
10.5.7 电缆的防蚀和防机械损伤590
10.5.8 电缆的防雷591
10.6 管道电缆的敷设592
10.6.1 管孔的选用592
10.6.2 管道电缆的敷设592
10.6.3 管道电缆的留长593
10.7 电力线干扰影响593
10.7.1 概述593
10.7.2 感应电压危险影响容许值594
10.7.3 感应干扰容许值595
10.8 终端设备和充气设备596
10.8.1 PXB-1保安配线箱596
10.8.2 CZK-Ⅱ型电缆自动充气设备597
10.8.3 电缆气压告警系统597
第十一章 通信电源工程600
11.1 总的要求600
11.1.1 外电源的分类600
11.1.2 柴油发电机组台数的配置601
11.2.2 变电站的分类602
11.2.1 基本要求602
11.2 无线电台的配电系统602
11.1.3 配电电压602
11.2.3 变电站的主接线603
11.2.4 功率因数的补偿605
11.2.5 发射台供电系统图606
11.3 电气设备607
11.3.1 电力变压器607
11.3.2 感应式调压器616
11.3.3 高压开关柜621
11.3.4 操作机构635
11.3.5 低压配电屏638
11.4 备用电源自投装置651
11.4.1 高压侧备用电源自投装置651
11.4.2 低压侧备用电源自投装置652
11.5 高压开关柜一次接线及二次接线658
11.5.1 油断路器的控制、信号回路658
11.5.2 中央信号装置659
11.5.3 高压开关柜一次接线660
11.5.4 进线柜二次接线663
11.5.5 联络柜二次接线663
11.6 变电站的安装665
11.5.7 计量柜二次接线665
11.5.6 电压互感器柜二次接线665
11.6.1 高压开关柜室667
11.6.2 低压配电屏室667
11.6.3 变压器室670
11.7 柴油发电机组678
11.7.1 概述678
11.7.2 柴油发电机的励磁方式678
11.7.3 柴油机的冷却682
11.8.2 保护接地685
11.8.1 人体触电的危险685
11.8 接地685
11.8.3 工作接地686
11.8.4 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686
11.8.5 重复接地686
11.8.6 三相五线制687
11.8.7 接地装置和接地电阻688
11.9 电线、电缆的选择688
11.9.1 导体材料的选择688
11.9.2 电线、电缆截面的选择689
11.9.3 按电压损失校验截面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