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超越错误 医错哲学及其应用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文援朝等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08020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42页
- 主题词:错误分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超越错误 医错哲学及其应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言1
一、错误之谜2
1.人是喜欢解谜且善于解谜的理性动物2
2.错误问题的诱惑力3
3.错误之谜概说5
二、医错哲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7
1.研究对象7
2.研究目的9
3.研究方法10
三、医错哲学与其相关学科学关系12
四、建构医错哲学的价值16
1.实践意义16
2.学术价值17
一、认识史上关于错误本质的几种观点19
第二章 错误本质论19
1.绝对的“不相符合说”或“不一致说”20
2.相对的或改进的“不相符合说”或“不一致说”23
二、错误的本质及特征24
1.错误是在同一关系中与事物的客观规律或状况不相符合的认识和行动24
2.错误的五个基本特征25
第三章 错误发生论——主体性致错因素27
一、生理性致错因素28
1.生理病变28
2.生理的局限性29
二、心理性致错因素30
1. 注意不当和注意力转移不妥30
2.识记的局限性、回忆障碍和负遗忘31
3.不正确的想象32
4.意志薄弱33
5.气质中的缺点34
6.性格中的缺点35
7.不正常的情感和情绪36
三、感知性致错因素40
1.错误发生的感觉机制40
2. 错觉和知觉效应的消极作用41
3.误观察42
四、思维性致错因素43
1.错误的思维模式43
2.负效的思维定势44
3. 谬误的思维形式45
4. 形而上学和诡辩论48
第四章 错误发生论——非主体性致错因素49
一、客体性致错因素49
2.客体本质的层次性50
1.客体属性的相似性50
3.客体现象的复杂性51
4.客体形相的模糊性51
5. 客体矛盾的网络性51
二、工具性致错因素53
1. 唯心主义的、旧唯物主义的世界观53
2. 语言和文字的迷宫55
3.知识的缺陷和灾变56
4.计算机病毒58
5.硬件工具的故障58
三、环境性致错因素59
1. 灾害性的自然环境59
2. 不利的人际环境60
3. 非正常的学术环境61
4.破缺的科技环境63
5.恶劣的经济环境65
第五章 错误类型论67
一、不同性质的错误68
1.原则性错误与非原则性错误69
2.合理错误与非合理错误70
3.传染性错误与非传染性错误74
4.绝对错误与相对错误76
5.真错与假错77
6.关键性错误与非关键性错误78
二、不同程度的错误79
1.严重错误79
2.轻微错误80
三、不同范围的错误80
1. 认识错误与实践错误81
2.全局错误与局部错误82
3.时间错误、空间错误与场合错误84
4.历史错误、现行错误与未来错误85
四、不同原因的错误86
1.主观性错误86
2.非主观性错误89
五、不同主体的错误90
1.自我错误与非我错误91
2.个体错误与团体错误91
3.少儿的错误、青年的错误、中年的错误与老年的错误92
第六章 错误构成论95
一、几个基本概念95
1.错误比例构成与错误构成比例96
2.错误率96
3.改错率97
二、确定错误比例构成的原则99
1.公正原则100
2.系统原则101
3.动态原则102
三、研究错误构成的方法与意义104
1.立体调查法104
2.隐蔽查访法104
3.模糊统计法106
4.正确估计形势,正确对待犯错误的人才106
第七章 辨错论110
一、辨错标准观略考111
1.唯心主义的辨错标准观111
2.旧唯物主义的辨错标准观113
3.多重论的和相对主义的辨错标准观115
4.辩证实践唯物主义的辨错标准观117
二、辨错标准的层次性121
1.最高层次的实践标准122
2.较低层次的辨错标准123
三、辨错术124
1.实验法125
2.广察法125
3.“双表法”126
4.“剥笋法”127
5.“会诊法”128
第八章 治错论131
一、治错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132
1.七项基本原则132
2.一般治错术136
二、对错误的自我诊治142
1.自我治错的主要障碍的清除142
2.自我治错的方法144
三、医治非我错误的原则与方法147
1.医治非我错误的主要阻力148
2.医治非我错误的基本原则150
3.非我错误医治术153
4.治妒术155
第九章 防错论159
一、错误的难免性与可防性的辩证统一159
1.人无完人,孰能无错159
2.错误的可防性及其根据161
3.错误的难免性与可免性的区别和联系163
二、心理防错术164
1.约欲法165
2.控情法167
3.冶性法168
4.育志法170
5.调控法172
6.慎独法173
7.防妒法173
1.科学实践法176
三、实践·理性防错术176
2.探错法177
3.怀疑法178
4.慎思法180
5.预测法182
第十章 化错论183
一、错误的多重价值184
1.错误的直接危损性185
2.错误的间接发悟性187
二、化错术190
1.分化术190
2.逆推术191
3.“淘金术”192
4.“接生术”193
三、化错归真194
1.化错归真是自我完善的理想境界195
2.真理之母与真理之父196
第十一章 关于医错哲学的应用研究204
一、驾起由医错哲学到医错实践的桥梁204
1.医错哲学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205
2.医错实践的呼声209
3.应用研究是医错哲学与医错实践的中介211
二、医错哲学的应用研究的任务与原则212
1.基本任务212
2.根本原则213
三、医错哲学在负面文化研究中的应用214
1.对假恶丑等病态文化的研究214
2.对衰落、失败等破缺文化现象的研究215
四、医错哲学的应用研究的价值与前景216
1.实践意义与学术价值216
2.困难与对策217
3.未来的前景展望219
第十二章 道德错误与犯罪221
一、道德错误及其类型221
二、引起犯罪心理的不道德因素228
1.道德缺失、道德扭曲和道德践踏228
2.不同犯罪的道德错误致因230
三、道德冲突与道德实施234
1.错误的道德选择——引发犯罪的“导火索”234
2.价值意识——解决道德冲突的内在尺度236
四、走出不同情境下道德冲突的误区241
1.案犯的道德冲突及其解决241
2.人犯的道德冲突及其解决243
3.罪犯的道德冲突及其解决245
第十三章 道德错误的矫治248
1.环境与意志249
一、以道德之药,疗道德之疾249
2.“外科”与“内科”251
3.跌落与提升252
二、社会矫治的途径254
1.舆论影响254
2.集中诊疗256
3.典型感化258
三、自我矫治的过程259
1.反省—知错260
2.补过—改错261
3.正身—防错262
第十四章 道德错误的社会控制网络265
一、家庭:道德习惯的孕育265
1.儿童道德的他律性266
2.道德习惯及其性质267
3.良好习惯的培养途径269
二、学校:理性控制机制的导入270
1.青年期与自我意识的发展271
2.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初步把握272
3.外在控制向内在控制的转化274
三、社会:道德土壤的优化275
1.道德污染源及其清除276
2.社会道德预警系统277
3.“接种”与“免疫”279
第十五章 经济错误与经济犯罪282
一、经济错误及其特征283
1.经济错误的界定283
2.经济错误的基本特征285
二、经济错误向经济犯罪的衍变及其预防286
1.经济错误衍变为经济犯罪的可能286
2.关于预防经济错误衍变为经济犯罪的设想288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错误及其防治291
一、宏观经济错误的界定及其表现291
1.宏观经济错误的含义与特征291
2.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失误292
3.经济发展战略的失当293
4.政府调控经济手段的失策293
二、宏观经济错误的归因295
1.教条主义结出的恶果295
2.唯意志论酿出的苦酒296
3.客观现实逼交的学费296
三、宏观经济错误的防治297
1.坚持一条思想路线297
2.实现两个根本转变298
3.完善三大政策配套298
第十七章 企业经济错误及其防治300
一、企业经济错误的界定及其表现301
1.企业经济错误的含义及特征301
2.传统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角色错位301
3.体制转轨时期企业的双重失误303
二、企业经济错误的归因304
1.政企不分的体制304
2.市场体系的缺失305
3.主体素质的局限306
三、企业经济错误的防治307
1.还企业“四自”主体的地位307
2.为企业搭好市场大舞台307
3.企业行为的自我调整308
4.企业行为的外部调整308
主要参考文献309
后记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