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阴虚证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阴虚证治](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1114313.jpg)
- 田维君,魏桂芝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900343X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阴虚证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1
第一章 阴及阴虚概念1
第二章 阴虚学说的形成与发展3
一、秦汉时代阴虚学说的萌芽3
二、隋唐宋代阴虚学说的发展12
三、金元时期阴虚学说渐趋成熟15
(一)刘完素补阴泄阳说15
(二)朱丹溪“阴常不足”与“相火论”15
四、明清时代阴虚学说日趋完臻16
(一)张介宾“真阴论”16
(二)绮石“阴虚之证统于肺论”18
(三)喻昌“秋燥伤阴论”19
(四)叶天士“滋养胃阴论”20
(五)吴瑭“清热养阴论”21
(六)唐容川“脾阴论”22
第三章 阴虚的病因25
第一节 外来性臻病因素25
一、六淫25
二、外伤28
第二节 内伤性致病因素28
一、精神因素28
二、饮食所伤30
三、房室、劳逸31
一、误汗32
第三节 其它致病因素32
二、误下33
三、误利33
四、误补33
第四章 阴虚主要病机36
第一节 阴虚的基本病机36
一、阴虚则热36
二、阳虚损阴37
三、阴血失常37
四、津液失常38
五、阴液亡失40
第二节 “内邪”伤阴病机40
二、津伤化燥41
一、阴虚风动41
三、虚火内生42
第三节 五脏阴虚病机42
一、心阴失调43
二、肝阴失调43
三、脾阴失调45
四、肺阴失调45
五、肾阴失调45
第四节 脏腑阴虚相关病机49
一、心阴不足与它脏腑相关病机49
二、肝阴不足与它脏腑相关病机50
四、肺阴不足与它脏腑相关病机51
三、脾阴不足与它脏腑相关病机51
五、肾阴不足与它脏腑相关病机52
第五章 阴虚常用治法54
第一节 滋阴解表法54
第二节 滋阴退热法55
第三节 滋阴降火法56
第四节 滋阴凉血法57
第五节 滋阴通络法57
第六节 滋阴利湿法58
第七节 滋阴润燥法58
第八节 滋阴润肠法59
第十一节 滋阴潜阳法60
第十节 养阴疏肝法60
第九节 养阴柔肝法60
第十二节 滋阴熄风法61
第十三节 滋阴润肺法61
第十四节 滋养胃阴法62
第十五节 滋养脾阴法62
第十六节 滋养心阴法63
第十七节 滋养肝阴法64
第十八节 滋养肾阴法64
第十九节 清养肺胃法65
第二十节 滋养肺肾法65
第二十一节 滋养肝肾法66
第二十二节 交通心肾法67
第六章 养阴保津及其常用治则68
第一节 温热伤津保津68
一、保肺胃之阴津69
二、勿过汗伤津70
三、清热保津71
四、急下存阴与增液行舟71
五、壮水增液72
六、补液与保津72
第二节 杂病阴虚养阴73
第三节 阴虚治疗原则75
二、并补运用76
一、养阴宜分补五脏76
三、虚则补其母77
四、补阴补阳不可倒置77
五、补阴补阳并举77
六、兼顾气血78
七、补之峻缓78
第四节 养阴禁忌79
第七章 阴虚常用保健81
第一节 顺应自然81
第二节 精神调摄83
一、恬淡虚无,养心凝神84
二、省思少虑,安养精神84
第三节 节欲保精85
一、饮料养生87
第四节 饮食调理87
二、常用生津饮料方选88
三、节制饮食89
四、五味调配宜得当89
五、常用养阴药粥90
第五节 滋阴保健药物与方剂92
一、常用滋阴养血药物92
二、养阴延寿方选96
下篇100
第八章 心系阴虚证治100
第一节 心悸101
第二节 不寐102
第三节 善忘104
第四节 心痛106
第五节 心痹108
第六节 狂证110
第七节 癫证112
第八节 痫证114
第九节 亡阴115
第十节 阴虚百合病117
第十一节 盗汗119
第十二节 舌衄121
第十三节 心肾不交122
第一节 眩晕125
第九章 肝系阴虚证治125
第二节 内伤头痛127
第三节 阴虚中风(类中)129
第四节 痉证132
第五节 瘈疭134
第六节 肝郁135
第七节 胁痛137
第八节 阴虚痹证138
第九节 筋痿140
第十节 阴虚膨胀142
第十一节 肝胆虚热证145
第十二节 慢性绿风内障146
第十章 脾系阴虚证治149
第一节 脾阴虚证150
第二节 虚热胃痛155
第三节 呕吐157
第四节 呃逆158
第五节 阴虚吐血159
第六节 阴虚下陷证162
第七节 泄泻伤阴证163
第八节 津亏噎膈证165
第九节 肉痿166
第十节 便血168
第十一节 津亏便秘170
第十二节 复发性口疮171
第十三节 脾胃阴虚173
第十四节 脾肺阴虚174
第十一章 肺系阴虚证治177
第一节 阴虚感冒178
第二节 燥伤肺津179
第三节 咳嗽181
第四节 咳血183
第五节 哮病185
第六节 喘证187
第七节 痨瘵191
第八节 虚热肺痿195
第九节 肺胀196
第十节 鼻燥198
第十一节 慢性咽炎199
第十二节 肺胃阴虚201
第十二章 肾系阴虚证治203
第一节 腰痛204
第二节 骨痿206
第三节 消渴208
第四节 阴虚水肿216
第五节 淋证219
第六节 癃闭225
第七节 遗尿228
第八节 尿血230
第九节 阳痿232
第十节 强中病235
第十一节 血精236
第十二节 耳鸣、耳聋238
第十三节 虚火牙痛240
第十三章 女科阴虚证治242
第一节 月经失调242
第二节 痛经248
第三节 倒经249
第四节 经闭251
第五节 崩漏253
第六节 阴虚带下255
第七节 阴虚恶阻256
第八节 胎漏258
第九节 恶露不绝259
第十节 不孕症260
第十一节 妇人脏躁262
第十二节 交接出血264
第十四章 儿科阴虚证治266
第一节 麻后伤阴267
第二节 阴虚白喉270
第三节 ?痧伤阴273
第四节 百日咳276
第五节 小儿夏季热278
第六节 夜啼279
第七节 慢惊风280
第八节 疳积证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