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际、公共关系成功的逻辑艺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冯景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08756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际、公共关系成功的逻辑艺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人际关系概述1
—、“人际关系”的内涵和外延1
二、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3
三、人际关系的积极意义6
四、人际关系与逻辑思维8
第二章 人际关系的逻辑分析13
一、人际关系的逻辑划分13
二、人际关系结构的逻辑分析16
(一)线性结构关系16
(二)三角结构关系18
(三)网络结构关系19
三、人际关系形成过程的逻辑分析22
四、人际关系集合体的“群体效应”26
第三章 人际关系中逻辑规律的运用31
一、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运用32
(一)同一律的运用32
(二)矛盾律的运用34
(三)排中律的运用38
二、人际关系结合律40
三、人际关系矛盾律45
四、人际关系调节律48
第四章 人际关系中思维形式的运用53
一、概念正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53
(—)人际交往要正确选用概念53
(二)概念不明确防碍交际56
二、判断真假对人际关系的影响59
(一)人际交往要注意选用判断59
(二)虚假判断的交际效果61
(—)推理正确促使交际成功64
三、推理对错对人际关系的影响64
(二)推理错误造成不良后果65
第五章 对人认知的逻辑方法69
—、观察认知法69
二、类比认知法72
三、比较认知法76
四、因果认知法78
五、分析综合法81
六、揭穿骗局的逻辑方法84
第六章 人际交往的逻辑技巧89
一、人际交往“求同法”89
二、交谈三段推进法92
三、劝说的逻辑技巧95
四、答问的逻辑技巧98
五、人际交往要注意语境100
第七章 影响人际交往的思维方法105
一、嫉妒所用的错误比较105
二、偏见的概括归类110
三、猜疑所形成的假说113
四、自私心理的类比外推116
五、羞怯和自卑的思考方法119
第八章 朋友恋爱关系中的逻辑123
—、朋友怎样分类123
二、选择良友的逻辑方法126
三、友情≠爱情≠婚姻128
四、“选择对象”的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132
五、 恋爱对象的优化选择135
六、爱情→arb的对称性139
七、爱情→aRb的专一性141
一、夫妻不和谐的逻辑分析147
第九章 婚姻家庭关系中的逻辑147
二、夫妻关系和谐的逻辑方法——假说验证152
三、搞好夫妻关系的“诀窍”——等值156
四、“第三者”必须排除159
五、夫妻出现不能并存的矛盾——离婚162
六、爱子女不要从错误判断出发165
七、子女不赡养父母的因果联系168
第十章 其他人际关系中的逻辑173
—、爱生——成为好教师的充分条件173
二、尊师——虚心好学的必要条件177
三、理解——上下关系沟通中的逻辑“关系项”179
四、互助——同事之间的逻辑相容关系183
五、互敬——邻里和睦相处的逻辑因素186
六、互让——避免路人矛盾的逻辑方法190
第十一章 公共关系概述193
一、公共关系概念194
(一)“公共关系”一词的解释194
(二)公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94
(三)公共关系概念的逻辑定义195
二、公共关系与其相关概念198
(一)公共关系与宣传198
(二)公共关系与交际199
(三)公共关系与广告199
三、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200
四、公共关系与逻辑科学202
(一)在公共关系中要运用辩证逻辑规律202
(二)在公共关系中要运用逻辑形式203
(三)在公共关系中要运用逻辑方法203
第十二章 公共关系辩证逻辑规律205
(三)认识对立思想的相互转化210
(四)把握对立思想的相互统一211
二、公共关系对象组合律212
(二)企业或组织外部公众的组合216
三、公共关系能动转化律218
(一)由旧概念向新概念的能动转化218
(二)肯定判断与否定判断的能动转化220
(三)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等对立因素的能动转化221
四、公共关系辩证充足理由律222
第十三章 公共关系宣传的逻辑思维形式和方法227
一、企业或产品命名的概念分析227
二、宣传要揭示商品的特有属性231
三、宣传运用的逻辑推理235
四、分析公众心理的逻辑方法238
五、吸引公众的逻辑方法240
(一)比较法240
(二)疑问法242
(三)否定法243
(四)反驳法245
第十四章 公共关系人员的逻辑思维能力247
一、发现问题的思维能力248
(一)从观察中产生疑问250
(二)在比较中发现矛盾250
(三)由个别推及一般250
(四)问题步步推进250
二、推理预测的思维能力252
(一)选择性预测推理能力253
(二)假设性预测推理能力254
(三)“联想”推理预测能力256
三、协调关系的思维能力258
(一)运用能动转化律,创造有利转化的条件258
(二)运用充足理由律,达到与公众相互沟通和理解259
四、“角色转换”的思维能力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