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厉以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4017·360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542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本书的体系、结构与基本论点1

第一章 导论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6

一、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制度6

二、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必要性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9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9

二、按劳分配10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11

一、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11

二、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2

三、社会主义生产目的14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经济规律15

一、关干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15

二、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规律:价值规律16

三、关于经济按比例发展的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18

第五节 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0

一、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和商品性的统一20

二、指令性计划20

三、指导性计划21

四、市场调节23

五、我国的计划体制23

第六节 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24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只是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创造前提24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25

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26

四、对外开放28

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30

六、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建设30

二、价格32

一、计划管理范围32

第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分析的前提32

第一节 计划和市场32

三、计划管理方法33

四、商品市场和资金市场34

五、劳务市场35

六、科学技术成果的有偿转让:技术市场35

第二节 多种所有制和经营形式37

一、全民、集体、个体经济的地位37

二、资源开发的所有制和经营形式38

三、新型的经济联合体39

第三节 企业地位39

一、企业的法人地位39

二、企业破产问题40

四、企业内部关系41

三、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41

五、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42

六、社会主义企业活力的性质42

第四节 经济立法、经济监督和经济信息系统43

一、纯经济分析的适用性和局限性43

二、经济立法46

三、经济监督46

四、经济信息系统47

五、新旧经济体制交替时期的“过渡性症状”48

第二篇 国民经济运行52

第三章 国民收入的形成和分解52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形成52

一、生产活动52

二、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53

三、按最终产品价值计算的社会总产值54

四、国民收入55

五、国民收入形成过程56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分解58

一、社会总供给58

二、社会总需求58

三、国民收入的价值构成60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价值运动:封闭条件下的情况61

一、封闭型经济的含义61

二、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价值平衡62

三、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67

四、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再分配69

五、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价值平衡71

六、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73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价值运动:开放条件下的情况75

一、开放型经济的含义75

二、开放条件下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价值平衡76

三、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79

四、开放条件下影响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其他项目81

第四章 国民经济中的价值平衡和实物平衡85

第一节 价值平衡和实物平衡的统一85

一、总量的价值平衡的局限性85

二、实物平衡概念85

三、封闭型简单再生产过程中两种平衡实现的条件86

四、封闭型扩大再生产过程中两种平衡实现的条件90

五、净出口、净资金流出与两种平衡的实现92

六、侨汇收入和支出、出入国境者的支出、劳务进出口与两种平衡的实现95

七、总量意义上价值平衡与实物平衡的统一96

第二节 价值平衡、实物平衡的自行调整97

一、价值平衡、实物平衡自行调整的含义97

二、价值平衡、实物平衡自行调整的机制98

三、价值平衡、实物平衡自行调整的局限性99

一、财政在价值平衡实现过程中的作用102

第三节 财政、信贷和两种平衡之间的关系102

二、信贷在价值平衡实现过程中的作用105

三、财政、信贷与总量的实物平衡107

四、财政、信贷收支差额的累积性效应111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总量失衡问题的提出116

一、失衡与总量失衡116

二、财政信贷调整前的失衡与调整后的失衡116

三、社会主义经济中出现总量失衡的可能性117

四、对社会主义经济中总量失衡的认识120

第五章 国民经济中的部门结构和部门间的经济联系121

第一节 封闭条件下的部门结构121

一、从结构的角度看价值平衡和实物平衡121

二、部门的划分122

三、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按部门分解123

四、关于三次产业的划分126

一、开放部门与非开放部门128

第二节 开放条件下的部门结构128

二、开放条件下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按部门分解129

三、开放条件下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平衡公式的另一种表述132

第三节 部门间的经济联系133

一、投入、产出、消耗系数133

二、直接消耗,间接消耗133

三、最终产品的部门结构134

四、部门间的实物平衡137

五、部门内部的经济联系138

六、包括中间产品在内的“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140

七、部门结构和就业142

第四节 社会主义部门结构的协调144

一、讨论的出发点144

二、两大部类概念及其与部门结构分析的统一145

三、为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所要求的部门结构调整153

四、对最优部门结构的理解156

五、社会主义部门结构协调的基本原则159

第五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结构性失衡问题的提出161

一、结构性失衡的含义161

二、部门结构关系的自行调整及其局限性162

三、财政、信贷与部门结构的调整163

四、对社会主义经济中结构性失衡的认识165

第二篇 企业经济活动167

第六章 企业的成本和收益167

第一节 企业的成本167

一、企业成本的定167

二、成本中的固定部分和非固定部分168

三、平均成本169

四、边际成本170

五、企业的投入171

六、企业的内部经济与不经济172

第二节 企业的收益174

一、企业收益的定义174

二、企业利润175

二、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176

四、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177

五、目标利润和目标收益178

六、目标利润率和实际利润率179

七、利润率的其他形式180

第三节 企业经营中的价格问题181

一、价格的构成181

二、非限制性市场与企业价格的决定182

三、限制性市场与企业价格的决定183

四、计划价格偏低和偏高的后果184

五、计划价格与市场上自然形成的价格之间的关系185

第四节 企业之间在成本和收益方面的相互影响188

一、企业之间在成本方面的相互影响188

二、企业之间在收益方面的相互影响190

三、企业的外部经济与不经济192

第七章 企业的生产决策和存货调整194

第一节 企业的生产决策194

一、企业生产决策的含义194

二、机会成本194

三、生产要素替代195

四、企业的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和内含型扩大再生产196

五、技术创新类型197

六、企业计划的平衡198

第二节 企业生产经营条件的不确定性200

二、企业外部条件的不确定性201

三、不确定环境中企业生产决策的原则202

第三节 企业存货调整203

一、企业存货概念203

二、目标存货水平与实际存货水平203

三、企业存货的经常调整205

四、价格预期对企业存货调整的作用206

五、供给不足和限制性市场条件下的企业存货调整208

第四节 企业存货调整与市场商品可供量变动之间的关系2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