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汽车噪声原理、检测与控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汽车噪声原理、检测与控制](https://www.shukui.net/cover/38/31123300.jpg)
- 周灢麟,李树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7800931366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汽车噪声原理、检测与控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汽车与环境噪声1
第一节 噪声1
第二节 环境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2
一、环境噪声的来源2
二、噪声对人的生理危害和心理影响3
第三节 噪声控制标准6
一、制定噪声标准的要求6
二、环境噪声控制标准8
三、汽车、发动机噪声控制标准11
第二章 噪声及评价指标15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传播及其特性15
一、声波的产生和传播15
二、声波的性质15
三、声波的吸收、反射与透射17
第二节 噪声的评价指标19
一、声压、声强和声功率19
二、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20
三、响度级和响度24
四、噪声级27
五、噪声评价数28
六、统计声级29
第三节 噪声的频谱分析29
一、噪声频谱分析的意义29
二、噪声频谱分析的方法30
第三章 汽车噪声32
一、发动机噪声概述33
第一节 发动机噪声33
二、发动机燃烧噪声36
三、发动机机械噪声41
四、发动机空气动力噪声42
第二节 底盘噪声47
一、轮胎噪声47
二、传动系噪声54
三、制动噪声61
四、车身噪声64
第三节 整车噪声分析64
一、汽车各声源对整车噪声的贡献65
二、汽车型式和种类对整车噪声的影响66
三、汽车行驶状况对其噪声的影响69
四、车内噪声71
五、汽车噪声辐射的方向性74
第四章 交通噪声原理及预测76
第一节 交通噪声特点与评价76
一、交通噪声特点与评价指标76
二、影响交通噪声的因素79
三、交通噪声的传播81
第二节 交通噪声预测方法85
一、车辆声功率级85
二、交通噪声的经验公式预测法87
三、交通噪声的声源分离预测88
四、交通噪声预测的诺模图法90
第五章 噪声测试环境与测量分析仪器99
第一节 汽车噪声的测试环境99
一、近场和远场99
二、自由声场及消声室100
三、半自由声场及半消声室102
四、扩散声场及混响室102
五、半扩散声场与半混响室103
第二节 噪声声级计105
一、传声器106
二、测量放大器113
三、声级计的种类及应用117
四、声级计的校准120
第三节 噪声频谱分析仪器122
一、滤波器123
二、频率分析仪器124
三、各种频率分析仪分析结果换算比较方法126
第四节 声强测量仪器127
一、声强测量原理127
二、声强探头129
三、声强分析仪器131
四、声强分析系统标定及测量误差控制133
第六章 汽车噪声测量分析方法135
一、自由声场和半自由声场中声功率级的测量与计算136
第一节 声功率的测量计算方法136
二、扩散场中声功率级的测量与计算138
三、半扩散场中声功率级的测量与计算139
四、声功率测量的声强法139
第二节 汽车噪声源的识别140
一、消去法141
二、频谱分析方法142
三、声强测量法144
五、汽车噪声源识别的其它方法简介145
四、表面振动测定法145
第三节 汽车噪声测量方法147
一、汽车加速行驶噪声测量方法147
二、汽车匀速行驶车外噪声测量149
三、车内噪声测量149
四、整车噪声的室内测量150
第四节 汽车总成零部件噪声测量方法150
一、发动机噪声测量方法150
二、排气消声器消声性能测量方法153
三、轮胎噪声测量方法154
一、交通噪声离散数据采集方法及评价参数的计算155
第五节 交通噪声测定方法156
二、交通噪声现场直接测定方法159
三、交通噪声的现场记录室内分析法159
第六节 汽车噪声测量中的影响因素与对策161
一、仪器结构与性能161
二、测量环境的影响162
三、测量组织与操作的影响165
第七章 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67
第一节 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167
一、对噪声源进行控制167
二、噪声传播途径的控制168
三、接受者的防护措施169
第二节 吸声法169
一、吸声系数170
二、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172
三、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在汽车上的应用179
一、概述182
第三节 隔声法182
二、隔声原理183
三、单层均质材料的透射损失183
四、材料的实验透射损失186
五、吻合效应187
六、双层均质材料的透射损失188
第四节 阻尼法190
一、阻尼隔振190
二、阻尼减振194
一、消声器的种类及评价指标197
第五节 消声器197
二、阻尼性消声器199
三、扩张室消声器200
四、共振式消声器202
五、微穿孔板消声器204
六、关于气流对消声器消声量的影响205
第八章 汽车与交通噪声控制207
第一节 发动机噪声控制207
一、燃烧噪声的控制207
二、发动机机械噪声的控制213
三、发动机空气动力噪声控制219
四、发动机表面噪声的传播控制235
第二节 底盘噪声控制246
一、轮胎噪声控制246
二、传动系噪声控制250
三、制动系噪声控制253
四、车身噪声控制256
第三节 车内噪声控制257
一、消除或减弱声源,降低其噪声级258
二、隔绝噪声和振动的传入途径259
三、对车室进行吸声处理262
四、车室共鸣与风振现象的防止与消除262
第四节 交通噪声控制263
一、降低噪声源——车辆与道路的噪声辐射264
二、控制交通噪声的传播266
三、改进城市规划与建设271
参考文献272
附录1273
附录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