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中国文学大厦的基石 鲁迅专题论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志连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05413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57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75页
- 主题词:鲁迅(1881~1936)-专题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中国文学大厦的基石 鲁迅专题论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鲁迅其人1
一、鲁迅的生平思想创作框架——兼论鲁迅成功的时代原因与个人原因1
(一)早期鲁迅(1881~1918)——追求真理的爱国主义者2
(二)中期鲁迅(1918~1927)——战斗的革命民主主义者7
(三)晚期鲁迅——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鲁迅后期的发展和战斗业绩11
二、单身鏖战的武人和抚哭叛徒的吊客——鲁迅的精神与品格——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品格18
(一)特异强硬的个性18
(二)批判战斗的精神27
(三)实事求是的精神28
(四)倡导改革、反对保守、除旧布新、与时俱进的精神30
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两面镜子——论《呐喊》《彷徨》37
一、有关简说37
(一)标题的寓意37
(二)特定的年代和地点38
(三)独特的眼光和创作意图39
二、形象系列巡礼40
(一)普通农民形象和对农民命运的关注40
(二)劳动妇女的形象和对女性问题的思考43
(三)旧知识分子形象和对封建主义的批判47
(四)新知识分子形象和对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52
三、启蒙主义的思想特色62
(一)反封建思想革命的号角62
(二)对人民的深爱同情和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63
(三)对辛亥革命的思考和认识68
四、格式的特别和表现的深切——《呐喊》《彷徨》艺术上的创新与借鉴70
(一)新文学史上第一批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塑造70
(二)万象纷呈的结构体式84
(三)深刻冷峻简洁峭拔的语言和风格89
五、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93
演绎史实的讴歌与讽刺——论《故事新编》96
一、性质和“油滑”96
(一)性质96
(二)关于“油滑”96
二、对中国脊梁民族精神的挖掘和对各种病根的揭露批判97
(一)《补天》97
(二)《奔月》98
(三)《铸剑》99
(四)《非攻》102
(五)《理水》103
(六)《采薇》104
(七)《出关》109
(八)《起死》111
三、古今杂揉的讽刺杰作113
(一)古今杂揉——博考文献和随意点染113
(二)讽喻和讽刺114
心灵炼狱里的生命哲学和过往生活的美好回忆——论《野草》和《朝花夕拾》118
一、心灵炼狱里的生命哲学118
(一)创作背景和精神特质118
(二)内心隐秘的独白120
(三)奇异荒诞的象征世界和诗化独语132
(四)开了现代散文诗的先河140
二、过往生活的美好回忆142
(一)从记忆中抄出142
(二)从童年到辛亥革命143
(三)褒贬色彩和“我”的形象153
(四)从“我”出发154
(五)《朝花夕拾》的史料价值156
文艺政论的人史和百科全书的杂集——论鲁迅杂文158
一、鲁迅杂文的含义和杂文与鲁迅的关系158
(一)杂文的含义158
(二)杂文兴起的社会原因159
(三)鲁迅和杂文的关系——鲁迅对杂文的贡献160
二、映照出时代眉目和社会风貌的鲁迅心史161
(一)从弃医从文前后到五四涨潮时期的杂文——《坟》的大部分和《热风》162
(二)五四落潮时期与《彷徨》《野草》同时代的杂文——《华盖集》《华盖集续编》175
(三)从国民党清党屠杀到左翼文艺运动、“九一八”日寇入侵、国民党搞“攘外必先安内”时期的杂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189
(四)从“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以后的杂文——《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三集215
(五)被鲁迅遗漏又补编的杂文——《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251
三、文学意义的主要特征274
(一)议论的形象化274
(二)情感性281
(三)曲笔285
(四)灵活严谨多样的逻辑结构290
(五)简练准确、丰富精湛、充满机智幽默的语言300
爱的大纛和憎的丰碑——论鲁迅诗歌303
一、时代的眉目和情感的历程303
二、多彩诗国的艺术芬芳312
(一)概括312
(二)含蓄315
(三)借景、双关、对比318
(四)讽刺321
(五)形式325
育苗护花的点点滴滴——论鲁迅的文艺思想和美学思想327
一、目的论和作用论327
(一)为人生、改良这社会和人生、改造国民性328
(二)战斗的、无产阶级的文学332
(三)关于为人民大众和如何为人民大众334
二、本质论339
(一)文艺与生活339
(二)文学与政治344
(三)注意文艺的特征,千万不要忘记它是艺术348
三、创作论351
(一)“独创为贵”、没有秘诀351
(二)关于写真实355
(三)关于题材和主题363
(四)文艺典型的创造368
四、批评及鉴赏371
(一)文艺必须有批评372
(二)文艺批评的任务373
(三)文艺批评的标准375
(四)文艺批评的态度、原则和方法377
(五)鉴赏的客观性和主观差异性382
五、悲喜剧美学观383
(一)鲁迅的审美特点——有益无害的革命功利主义美学观384
(二)悲剧389
(三)喜剧395
(四)鲁迅看现代派406
六、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继承论408
(一)态度408
(二)鲁迅的实践和呼吁412
(三)鲁迅的翻译观413
附一:关于世纪末鲁迅的论争417
附二:论鲁迅的人民起义观444
后记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