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社会越轨行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社会越轨行为](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1125163.jpg)
- 乐国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出版社
- ISBN:7501512345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社会越轨行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1
第二章 吸毒8
一、吸毒在我国的历史和现状9
(一) 我国历史上的吸毒现象和禁毒斗争9
(二) 吸毒问题在我国的现状12
(三) 目前吸毒问题的特点13
二、吸毒的危害17
(一) 吸毒对人类身心的危害18
(二) 吸毒对社会的危害20
三、公众对吸毒的看法22
(一) 一般性结果分析23
(二) 不同年龄者对吸毒的看法24
(三) 不同性别者对吸毒的看法27
(四) 不同婚姻状况者对吸毒的看法29
(五) 不同职业者对吸毒的看法31
(六) 不同文化程度者对吸毒的看法35
四、吸毒原因分析37
(一) 吸毒行为形成的生物因素38
(二) 吸毒行为形成的社会因素39
(三) 吸毒的心理因素42
五、吸毒的治理与预防44
(一) 我国现行治理吸毒的具体措施45
(二) 吸毒预防47
第三章 卖淫51
一、卖淫的涵义51
二、我国当前的卖淫现象53
(一) 当前我国社会中卖淫问题的现状53
(二) 当前我国卖淫的某些特征56
三、我国公众对卖淫的看法57
(一) 对卖淫的社会归因58
(二) 对卖淫的社会理解60
(三) 对卖淫的社会认可63
(四) 对卖淫嫖娼者的社会意向65
四、卖淫原因分析67
(一) 个体方面的因素68
(二) 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69
五、我国目前的禁娼工作71
(一) 赌博的界定与历史回顾74
第四章 赌博74
一、赌博概观74
(二) 赌博的分类75
(三) 对赌博的一般态度76
二、当今中国的赌博问题78
(一) 参赌者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化78
(二) 赌资越来越大80
(三) 赌法越来越新奇80
(一) 当事人的后果81
三、赌博的后果81
(二) 家庭的后果83
(三) 社会的后果83
四、公众对赌博的看法84
(一) 一般性结果分析85
(二) 不同年龄者对赌博的看法86
(三) 不同性别者对赌博的看法92
(四) 不同婚姻状况者对赌博的看法94
(五) 不同职业者对赌博的看法96
(六) 不同文化程度者对赌博的看法101
(七) 不同家庭收入者对赌博的看法103
(八) 公众对赌博原因的看法105
(九) 公众对治理赌博现象的看法106
五、赌博原因分析107
(一) 社会学视角的原因分析108
(二) 心理学视角的原因分析109
(三) 经济学视角的原因分析114
(四) 文化视角的原因分析116
六、中国禁赌纪实118
第五章 诈骗122
一、诈骗概观122
二、现阶段诈骗犯罪的特点与社会危害124
三、诈骗犯罪原因分析128
(一) 社会环境因素128
(二) 诈骗犯主体因素132
四、公众对诈骗犯罪的看法134
(一) 公众对诈骗问题的一般态度135
(二) 不同年龄者对诈骗犯罪问题的看法137
(三) 不同职业者对诈骗犯罪问题的看法140
(四) 不同文化程度者对诈骗犯罪问题的看法143
五、解决诈骗犯罪问题的对策探讨145
(一)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45
(二) 充分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145
(三)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146
第六章 偷生148
一、偷生概观148
(一) 什么是偷生148
(二) 偷生的危害149
(三) 研究偷生问题的意义150
二、偷生的表现形式及其后果151
(一) 射藏型151
(二) “一头沉”型152
(三) 买卖型153
(四) 离异型153
(五) 伪证型153
(七) 故意伤害型154
(八) 遗弃型154
(六) 流动型154
三、偷生的原因分析157
(一) 传宗接代的思想157
(二) 多子多福的思想158
(三) 养儿防老的思想158
(四) 重男轻女的思想159
(五) 有儿不受气159
(六) 劳动力问题159
(八) 处罚轻160
(七) 人多好办事160
四、公民对偷生的态度161
(一) 公民对偷生原因的看法162
(二) 公民对偷生者个人的态度164
(三) 公民对于处罚偷生行为的态度168
(四) 公民对偷生行为的社会作用的认识171
第七章 越轨行为的理论研究175
一、西方学者的研究与观点176
(一) 生理学、体质人类学、遗传学的观点176
(二) 心理学的观点180
(三) 社会学的观点189
(四) 越轨理论和越轨的控制198
二、经验性的多因素分析200
(一) 外部因素201
(二) 主体因素204
三、聚合作用模式206
第八章 价值观念与越轨行为212
一、调查结果分析214
(一) 关于遵守职业规范的观念214
(二) 关于致富手段的观念218
(三) 关于人生目的的观念220
二、价值观念的变化与越轨行为225
(一) 从单一性转向多元性225
(二) 从重形式转向重实质226
(三) 从重过去转向重现在227
(四) 从重抑制转向重表现228
第九章 反社会越轨行为的综合防治230
一、综合防治的基本思路231
(一) 综合防治的涵义231
(二) 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任务与目标232
二、综合防治的基本经验233
(一) 严厉惩戒各类越轨行为是各项治理对策中的关键一环234
(二) 加强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是做好综合防治的重要战略措施234
(三) 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综合防治工作235
三、综合防治实施的基本步骤和措施236
(一) 基本步骤236
(二) 实施措施238
第十章 创造性越轨与社会进步240
一、前人的研究成果241
二、文化研究243
三、关于社会进步的标准246
四、创造性越轨实现的条件251
五、创造性越轨的形式254
六、积极鼓励创造性越轨,努力推进社会进步256
(一) 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为创造性越轨提供社会活力256
(二) 破除保守意识,为创造性越轨创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259
(三) 正确处理创造性越轨与既存文化各活动模式之间的关系260
后记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