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真机 新的通信设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日)村上治主编;周继平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7113001564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传真机 新的通信设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1.传真的历史1
1.1 传真的发明与背景1
1.2 近代传真的黎明期6
1.3 日本的传真——相片传真6
1.4 日本的传真——真迹电报8
1.5 日本电信电话公司开发传真机的进程9
1.6 利用电话网的传真发展10
2.传真的原理与特征11
2.1 传真的基本原理11
2.2 各种常数的定义14
2.3 传真与其它记录通信的比较17
3.技术设备19
3.1 发送扫描与光电转换19
3.1.1 机械扫描20
3.1.2 电子扫描25
3.2 接收技术33
3.2.1 接收扫描33
3.2.2 记录技术40
3.3 传输技术50
3.3.1 传真图象信号的性质50
3.3.2 回线的种类51
3.3.3 传输方式52
3.3.4 频带压缩58
3.3.5 图象质量66
4.系统化技术70
4.1 利用电话网络的传真71
4.1.1 一类机(六分钟机)72
4.1.2 二类机(三分钟机)72
4.1.3 三类机(一分钟机)74
4.1.4 模拟型传真机的构成75
4.1.5 数字型传真机的构成83
4.1.6 同文电报通信系统88
4.1.7 网络控制设备93
4.2 传真交换方式98
4.2.1 交换方式98
4.2.2 指定地址100
4.2.3 传真回线交换网示例101
4.2.4 传真存储交换网示例102
4.2.5 回线交换、存储交换并用方式示例105
4.2.6 外国的动向106
5.利用现有网的传真109
5.1 利用用户电话网的传真109
5.1.1 用户电话网的构成109
5.1.2 构成用户电话网的设备110
5.1.3 传真终端机的连接111
5.1.4 用户电话网的回线质量113
5.1.5 利用用户电话网络传真的适用范围115
5.1.6 提高便利性的附属设备118
5.2 利用专线的传真119
5.2.1 特征119
5.2.2 专线的种类120
5.2.3 专线的质量122
5.2.4 利用专线传真的应用实例124
5.3 利用新数据网的传真126
5.3.1 新数据网的种类126
5.3.2 新数据网的特征126
5.3.3 利用新数据网的传真127
6.新的传真通信系统128
6.1 传真通信的现状128
6.2 用户传真通信系统的设想129
6.3 方式概要130
6.4 基本动作138
6.5.1 存储转换功能143
6.5 存储转换设备(STOC)143
6.5.2 设备的构成144
6.5.3 各项技术条件与设备特征148
6.5.4 软件的构成150
6.5.5 动作概要151
6.6 LS与TS-FX153
6.6.1 LS的构成与动作154
6.6.2 TS-FX的构成与动作155
7.传真的标准化158
7.1 国际标准化动向158
7.2 CCITT的国际标准化158
7.3 建议T·0《电话回线上文件传输用传真161
设备的分类》161
7.4 建议T·1《相片传真设备的标准化》162
7.5 建议T·2《文件传真用第一类传真设备的标准化》165
标准化》166
7.6 建议T·3《文件传真用第二类传真设备的166
7.7 建议T·4《文件传真用第三类传真设备的169
标准化》169
7.8 建议T·10《专用电话回线上的文件传真》174
7.9 建议T·10bis《普通电话交换网上的文件175
传真》175
7.10 建议T·1 1《电话回线上的相片传真》175
7.11 建议T·1 2《电话回线上相片传真的176
传输范围》176
7.12 建议T·15《无线、有线结合回线上的相片传真》177
7.13 建议T·20《传真传输用调测图的178
标准化》178
7.14 建议T·30《一般电话交换回线上文件传真用的传输控制程序》178
7.14.1 建议涉及范围179
7.14.2 传真呼的时间序列180
7.14.3 传真呼的设定181
7.14.4 音频控制程序186
7.14.5 二进制控制程序190
8.利用形态及趋势197
8.1 通信形态197
8.2 传真利用的趋势201
8.2.1 传真设置台数201
8.2.2 利用电话网的传真204
8.2.3 利用专线的传真206
8.3 传真机的生产情况208
8.4 用户的利用趋势212
8.5 传真机的采用与机种的选择218
9.传真机的应用225
9.1 传真机与计算机的连接225
9.2 传真-数据转换技术(FDC)226
9.3 传真-数据转换实例236
9.4 传真图象的编辑处理242
9.5 设想的应用示例246
10.传真的发展趋势249
10.1 传真的利用形式249
10.1.1 传真在办公室的利用形式250
10.1.2 传真在家庭中的利用形式253
10.2 传真机终端技术的发展趋势254
10.2.1 扫描方式254
10.2.2 传真的传输255
10.2.3 记录方式255
10.3 传真机的发展256
10.3.1 彩色传真机256
10.3.2 半色调传真258
10.4 数字综合服务网258
附录一 符号一览表264
附录二 与命令信号相对应的应答信号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