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1125355.jpg)
- 宋养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出版社
- ISBN:7200024368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经济(学科: 概论) 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学科: 概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确立(代导论)1
第一节 邓小平同志的高瞻远瞩1
一、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
二、不搞市场经济就是自甘落后2
第二节 经济理论界的可贵探索3
一、经济理论界的初步探讨3
二、对市场经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5
第三节 党的十四大关于市场经济理论的最终确立7
一、改革开放实践的硕果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8
第一篇 市场经济的性质和功能10
第二章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0
第一节 市场与市场经济10
一、市场10
二、市场形成的条件18
三、市场经济21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共性25
一、与市场主体身份有关的共性26
二、与市场主体的目标有关的共性27
三、与市场运行有关的共性29
第三节 市场经济的功能34
一、自我启动的功能34
二、自我调节的功能35
三、自我约束的功能37
四、自我组合的功能38
五、自我实现的功能39
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区别41
第一节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41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认识41
二、计划经济模式44
三、我国经济学界的探索48
第二节 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51
一、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特点51
二、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区别53
三、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势比较57
第四章 市场经济的国际模式60
第一节 市场经济国际模式的比较分析60
一、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共同点60
二、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区别63
第二节 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66
一、美国混合经济制度的建立66
二、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67
第三节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70
一、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由来70
二、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72
第四节 日本社团市场经济模式75
一、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产生75
二、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76
第二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1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制度81
第一节 企业与企业制度81
一、企业81
二、企业制度的构成84
三、企业制度的演变86
第二节 企业制度的类型94
一、从生产要素所有制划分企业制度的类型95
二、从企业领导制度划分企业制度的类型96
三、发达国家常见的企业制度97
第三节 我国国有企业制度98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98
二、传统的国有企业制度101
三、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弊端103
第四节 改造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07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市场制度11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13
一、市场体系的构成113
二、建立门类齐全的市场体系的必要性120
三、我国市场体系发育状况122
第二节 市场规则129
一、市场规则是市场正常运行的保障129
二、市场进入的规则133
三、市场交易的规则139
四、市场竞争的规则141
五、禁止权钱交易的规则143
第三节 深化价格体制改革,理顺价格关系144
一、计划价格体制及其弊端145
二、价格双轨制147
三、深化价格体制改革150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分配制度152
第一节 分配、交换与市场发育152
一、分配的内涵152
二、分配与市场发育的关系155
第二节 分配体制改革的整体战略159
一、分配体制改革的整体性159
二、分配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层次163
第三节 工资制度改革165
一、工资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165
二、消费基金膨胀问题168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保障制度172
第一节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与弊端172
一、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172
二、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173
第二节 现代社会保障发展的趋势176
一、国外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176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素179
第三节 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181
一、社会保险制度181
二、社会福利制度185
三、社会救济制度188
第三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190
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190
第一节 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主体190
一、企业的类型和特征190
二、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战略的选择191
三、企业的市场活动196
四、企业的市场行为约束208
第二节 政府是现代市场经济调控和参与的主体210
一、政府是现代市场经济调控的主体210
二、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的管理212
三、政府对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给214
四、政府在市场上的购买活动215
五、政府所需资金的筹措和运用216
第三节 居民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217
一、居民的市场行为的特征217
二、劳动力的生产和市场供应219
三、劳动力市场价格和居民收入222
四、居民的消费需求行为223
五、居民的储蓄和投资行为225
第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动力22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动力系统228
一、市场经济的动力系统及构成228
二、市场经济动力系统运行的特征23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原动力236
一、原动力及其构成236
二、原动力系统及其特征237
三、原动力的功能和作用24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动力系统的耦合和运行秩序244
一、市场经济动力系统的耦合244
二、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246
三、市场经济动力系统运行中的矛盾和解决途径249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总过程254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形成254
一、社会总供给及其形成254
二、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255
三、研究社会总供求形成的意义256
第二节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运行及其规律257
一、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系统的层次和结构257
二、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运行规律260
三、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运行的流程图267
第三节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268
一、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的原因和形式268
二、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条件271
第四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277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27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经济职能与宏观调控277
一、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277
二、政府对市场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80
第二节 政府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模式、目标和结构283
一、宏观调控的对象和模式283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286
三、宏观调控体系的结构288
第三节 宏观调控的手段289
一、宏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289
二、宏观调控的行政措施290
第四节 建立新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291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293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293
一、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和形成293
二、财政政策的分类294
三、财政政策的实施295
四、完善财政政策,加快财政体制改革298
第二节 宏观调控的税收政策301
一、税收政策的形成和理论基础301
二、税收政策的分类302
三、税收政策的实施303
四、改革税收制度,完善税收政策304
第三节 宏观调控的金融政策306
一、金融政策的形成及理论基础306
二、金融政策的分类308
三、金融政策的实施309
四、改革金融体制,完善金融政策312
第四节 宏观调控的产业政策313
一、产业政策的形成及理论基础313
二、产业政策的分类315
三、产业政策的实施316
四、我国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完善317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32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律规范32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调控的必要性320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调控体系32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立法和司法326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立法326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司法32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法律监督和服务33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法律监督33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法律服务332
第五篇 参与国际市场大循环337
第十五章 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互接和互补33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337
一、经济活动国际化337
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开放性340
三、改革使社会主义经济更加开放342
第二节 全方位对外开放346
一、对外开放的基本趋势346
二、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349
三、尊重国际惯例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