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会计史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会计史稿
  • 郭道杨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4166·358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446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会计史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我国的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1

第一节 简单刻记与结绳记事1

第二节 书契的萌芽12

一、刻契记数的起源12

二、计量单位的创始18

小结22

第二章 夏、商和西周时代的会计24

第一节 夏代“会计”的探测24

第二节 商代的会计29

一、商代官制中的经济职掌简析32

二、记数法与位值制的建立35

三、从“殷墟书契”中反映的经济收支记录,看商朝的“会计”方法37

(一)有关占卜支出的记录39

(二)有关收入的记录45

(三)有关货币计量单位运用的记录48

四、对我国最早的“帐簿”——简册的推断51

(一)商代为我国“官厅会计”的创始时期53

五、商代“会计”的特点53

(二)“单式记帐法”的创始54

第三节 西周时代的会计54

一、“会计”命名的起源及原始涵义56

二、西周王朝的财计组织62

三、西周王朝的财计制度70

(一)有关会计出入项目的规定71

(二)关于会计报告的规定73

四、西周官厅的会计方法75

(一)会计“籍书”的运用76

(二)会计“籍书”的登记方法81

(三)会计“凭证”的运用85

(四)“会计报告”88

(五)交互考核法89

五、西周王朝的财计理论91

六、西周时代民间会计之蛛丝马迹93

小结96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代的财计制度101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会计101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代的会计方法113

一、会计“籍书”的设置114

二、会计记录方法115

三、经济凭证119

四、计量单位121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代民间会计之遗迹125

一、孔子对财计的议论129

第四节 春秋战国时代的财计理论129

(一)孔子对会计的议论130

(二)孔子关于“政在节财”的议论131

二、墨子在财计方面的议论132

三、《管子》对财计的议论132

小结135

第四章 秦汉时代的会计137

第一节 秦代的会计137

一、秦朝的财计组织与制度138

(一)财计组织138

(二)财计制度140

(一)会计籍书的设置与分类150

二、秦朝的会计方法150

(二)会计籍书的登记方法156

(三)会计计量单位162

(四)会计凭证165

(五)财物盘点方法168

三、秦代民间会计发展情形之一斑169

第二节 西汉时代的会计171

(一)财计组织174

一、西汉官厅的财计组织与制度174

(二)财计制度178

二、西汉官厅的会计方法191

(一)会计簿书的设置与分类191

(二)会计簿书的登记方法206

(三)会计计量单位与盈利的计算217

(四)会计凭证221

(五)上计簿——中式“会计报告”基本形态的确立225

(六)财物的保管与盘点227

(一)会计簿书的运用229

三、西汉时代的民间会计229

(二)单式收付簿记法235

(三)民间券约与合同238

(四)货币量度的运用240

第三节 东汉时代的会计241

一、财官与财制241

二、会计方法242

第四节 两汉时代的财计理论248

一、司马迁关于财计方面的议论249

(一)关于费用的认识249

(二)关于盈利的认识250

二、桑弘羊关于财计方面的议论250

(一)“计委量入”的财计理论251

(二)国用、家用俭奢适度论254

三、王莽关于财计方面的议论254

小结256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会计258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及隋代的会计258

一、三国时期259

二、西晋259

三、东晋及南朝262

四、北凉264

五、北周266

第二节 隋朝的会计267

一、财计组织268

(一)计帐户籍之制269

二、财计制度269

(二)仓储之制270

(三)度量衡271

(四)节俭措施271

小结272

第六章 唐宋时代的会计274

第一节 唐代的会计274

一、唐朝的财计组织与制度277

(一)财计组织277

(二)财计制度283

(一)会计簿帐的设置及分类298

二、唐朝的会计方法298

(二)记帐方法及结算方法305

(三)货币量度的运用320

(四)会计凭证322

(五)会计报告327

(六)唐朝的“国计簿”335

三、唐代的民间会计338

(一)会计簿帐的设置340

(二)记帐方法347

(三)“四柱结算法”的创立351

(四)会计凭证360

第二节 宋代的会计365

一、宋朝的财计组织与制度368

(一)财计组织368

(二)财计制度375

二、宋朝的会计方法385

(一)会计簿帐的设置及分类385

(二)记帐方法及结算方法392

(三)会计计量单位405

(四)会计凭证407

(五)会计报告410

(六)宋朝的《会计录》412

三、宋代的民间会计426

(一)会计簿帐的设置429

(二)记帐方法431

(三)会计凭证432

第三节 唐宋时代的财计理论433

(一)刘晏论费用434

一、论费用434

(二)杨炎论费用435

(三)陆贽论费用436

(四)王安石论费用438

(五)韩琦《论减省冗费》439

(六)苏辙、蔡襄论“去冗”440

(七)曾巩的《经费议》与苏轼的《省费用》442

二、论财计人才443

三、杜佑《通典》444

小结4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