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韩国哲学史 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韩国哲学史 中
  • 韩国哲学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0505650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韩国哲学史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八篇 高丽的风水图谶思想1

第一章 风水思想和图谶思想1

一、风水说及其由来1

中卷1

二、图谶说及其由来8

第二章 高丽初期的风水图谶思想11

一、高丽太祖和风水图谶说11

二、初期各嗣王的风水图谶信仰22

第三章 高丽中期的风水图谶思想25

一、文宗的风水图谶信仰25

二、肃宗的南京营造和金谓?的南京迁都论28

三、睿宗的图谶信仰35

四、妙清的西京迁都运动及叛乱37

五、毅宗的图谶信仰43

六、武臣跋扈时代的图谶44

一、恭愍王的迁都计划和辛旽的阴阳图谶说49

第四章 高丽末期的风水图谴思想49

二、祸王的风水图谶信仰53

三、恭让王的汉阳迁都计划54

第九篇 高丽前期的儒学思想56

第一章 时代背景和儒学思想56

一、儒、佛、仙混为一体56

二、汉唐学风59

第二章 传统儒学思想的继承61

一、崔承老的政治哲学思想61

二、金审言的上书内容79

三、李阳的封事内容80

四、成宗的儒教主义政治81

第十篇 高丽后期性理学的引进和吸收83

第一章 朱子学以前性理学的引进83

一、性理学和九斋名称的含义83

二、学者交流和殿阁谈论85

一、最初的先知者89

第二章 作为朱子学的性理学引进89

二、熟知朱子学的学者们91

三、引进朱子学的几个阶段93

第三章 朱子学的定居96

一、排佛学风的形成96

二、专门研究的层次99

三、土著的扎根101

第一章 性理学时代的开展104

第十一篇 朝鲜初期性理学的开展104

第二章 排佛论的积极化106

一、性理学排佛论的抬头106

二、间接排佛论106

三、直接排佛论108

四、郑道传排佛论的意义109

第三章 性理学研究的初期定向112

一、朝鲜初期具有代表性的性理学书112

二、天人合一指向的心性说113

三、权近性理学的影响115

第四章 初期道学化的现象117

一、道学和士林精神117

二、小学的修己道学118

三、实现至治义理的道学120

四、道学精神的确立121

第十二篇 朝鲜中期的性理学说(1)124

第一章 徐敬德的哲学思想124

一、生涯和学问124

二、经过观察和思索的哲学探索131

三、气一元论的哲学134

四、自然法的伦理说148

第二章 李彦迪的哲学思想154

一、生涯和历史背景154

二、主要著作、论文及学问倾向155

三、无极、太极论157

四、格物致知说162

五、后来学者的评论164

一、生涯和著作165

第三章 李滉的哲学思想165

二、太极、理、理气论167

三、敬和义174

四、对后世的影响176

第四章 李珥的哲学思想178

一、时代背景及其生平178

二、理气观180

三、心性论192

四、格致诚正论200

五、经世思想和务实思想205

第十三篇 朝鲜中期的性理学说(2)211

第一章 金长生的哲学思想211

一、生涯和思想211

二、一元的理气观和心性论214

三、格物致知说220

一、生涯和思想225

第二章 张显光的哲学思想225

二、太极的含义228

三、太极和无极论233

四、太极和体用论237

五、太极和道德论241

第三章 许穆的哲学思想248

一、生涯和思想248

二、心学及其方法249

三、宇宙观和心性论254

四、政治说259

第四章 权諰的哲学思想265

一、非二元的心性论267

二、事亲、事天的心学270

三、好生、生民的生哲学274

四、爱和正义的政治哲学276

第五章 宋时烈的哲学思想280

一、正直哲学281

二、道学思想284

三、心性论286

四、心法学说290

五、社会哲学理论292

第十四篇 朝鲜前期的佛教哲学思想295

第一章 朝鲜初期排佛论的背景295

第二章 郑道传的排佛思想298

一、排佛思想的抬头298

二、郑道传的排佛论300

一、显正论的背景303

第三章 己和的思想303

二、显正论305

三、己和的禅观308

第四章 金时习的佛教思想312

一、生涯312

二、哲学思想313

第五章 普雨316

第六章 会通论321

一、会通论的渊源321

二、印度和中国佛教的会通322

第七章 休静的思想324

第八章 佛教经典的韩文翻译329

一、谚解和谚译329

二、谚解的意义330

第十五篇 朝鲜朝的道家哲学思想334

第一章 道家哲学思想的展开及其推移334

一、对道家哲学思想的关心335

二、对道家思想的辩证理解及其界限337

三、道家思想的辩证吸收及其推移343

第二章 道家哲学思想的确立及其研究346

一、己和的道家哲学吸收及其理解347

二、徐敬德的气哲学和道家哲学349

三、李珥的老子研究和道家哲学356

四、朴世堂的老子、庄子研究与道家哲学思想366

五、韩元震的庄子研究和道家哲学373

第三章 道家哲学研究的停滞及其变化382

执笔者介绍3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