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0117502.jpg)
- 董璐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4203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传播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传播的类型1
1 传播1
2 内向传播1
3 人际传播2
4 组织传播5
5 群体传播6
6 大众传播7
7 国际传播8
8 跨文化传播11
9 全球传播11
10 健康传播12
11 公共传播12
第二章 传播模式15
1 传播学15
2 模式18
3 传播模式19
4 传播要素21
5 拉斯韦尔模式/5W模式22
6 布雷多克模式/7W模式23
7 申农—韦弗模式/数学理论23
8 传播过程理论25
9 格伯纳模式/传播总模式26
10 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28
11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31
12 丹斯螺旋模式32
13 赖利夫妇模式33
14 德福勒的互动过程模式34
15 马莱茨克模式/大众传播场模式35
16 纽科姆A-B-X模式37
17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大众传播概念模式38
第三章 传播者41
1 传播者41
2 控制研究44
3 信源45
4 把关人(守门人)46
5 把关人模式48
6 议程设置51
7 框架53
8 报刊的四种理论54
9 媒介的三种模式56
10 大众传播的功能58
11 传播控制60
12 大众传播的体制62
13 社会主义传播制度64
第四章 传播媒介66
1 渠道66
2 传播媒介67
3 大众媒介67
4 媒介组织67
5 人类传播发展的七座里程碑69
6 印刷媒介72
7 出版商74
8 报纸75
9 杂志81
10 图书83
11 电报84
12 广播电视业85
13 广播85
14 电视89
15 电影96
16 录音业102
17 新媒介106
18 认识媒介的八个原则115
19 媒介选择的或然率116
20 传播的偏向116
21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117
22 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120
23 第四权力121
24 媒介的功能122
第五章 传播材料和内容126
1 信息126
2 信息化131
3 信息社会132
4 噪音132
5 冗余132
6 熵133
7 信息论134
8 信息流理论/信息扩散理论136
9 信号137
10 符号137
11 语言符号139
12 非语言符号141
13 符号互动理论142
14 共同经验范围143
15 语义学143
16 抽象144
17 语言的特性145
18 语言的误用146
19 大众传播的内容147
20 易读性150
21 可获得性152
22 讯息152
23 文化153
24 选择节目的最小公分母原则和最低反对原则154
25 谣言154
第六章 受众155
1 受众155
2 信宿157
3 社会化158
4 解释学理论158
5 行为主义心理学159
6 认知心理学162
7 平衡理论162
8 对称理论164
9 调和理论165
10 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一贯性理论166
11 信息处理理论167
12 受众心理的特点170
13 使用与满足理论170
14 受众期望—价值理论178
15 媒介系统依赖理论179
16 受众使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动机181
17 受众的选择性心理181
18 解释受众选择性心理的五种理论183
19 受众的从众行为186
20 受众的逆反心理189
21 关于受众的观念的演变190
22 受众的价值193
23 受众的权利194
24 收视类型195
25 媒介暴力可能产生的效果196
26 沙发土豆198
27 亲社会行为202
28 媒介素养203
第七章 传播效果205
1 传播效果205
2 子弹理论209
3 宣传211
4 霍夫兰的美国陆军研究216
5 态度改变的功能取向222
6 态度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223
7 说服的技巧224
8 说服理论的新模式226
9 卡特赖特的劝服原则226
10 莱平格尔的说服模式227
11 间接效果理论228
12 有限效果理论230
13 德福勒心理动力学模式231
14 两级流动传播231
15 创新的扩散234
16 新闻的散布239
17 适度效果239
18 教养理论240
19 沉默的螺旋245
20 第三者效果248
21 媒介霸权理论249
22 议程设置的效果250
23 知识沟假说254
24 强大效果模式261
25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阶段261
第八章 传播的应用264
1 传播研究264
2 新闻采集与报道264
3 广告270
4 公共关系281
5 营销286
6 市场调查292
7 媒体经济学296
8 文化产业/意识工业300
第九章 媒介法规与伦理302
1 第一修正案302
2 信息自由法案303
3 诽谤303
4 隐私权304
5 保护新闻来源305
6 版权306
7 淫秽与色情307
8 《1996年电信法案》307
9 对媒介的非正式控制308
10 新闻传播的个人道德规范310
11 方针手册311
12 印刷媒介的组织方针311
13 美国电影协会评级系统311
14 意见调查员312
15 潜网312
16 普利策奖312
17 新闻的偏差313
18 新闻和编辑政策314
19 媒介与社会化314
20 大众娱乐理论318
21 大众社会318
22 作茧效应319
23 赋予社会地位319
24 信息主权320
25 文化霸权320
26 文化帝国主义321
27 文化商品化322
28 电子乌托邦323
第十章 传播学主要流派和大家324
1 经验学派324
2 批判学派326
3 法兰克福学派331
4 芝加哥学派333
5 解释学派338
6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338
7 哥伦比亚学派339
8 帕洛阿尔托学派340
9 人文主义理论341
10 功能分析理论341
11 技术决定论341
12 美国社会科学的根源341
13 最早关注传播问题的美国社会学家345
14 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349
15 威尔伯·L.施拉姆357
16 哈罗德·A.英尼斯358
17 罗伯特·K.默顿359
18 马歇尔·麦克卢汉360
19 沃尔特·李普曼361
20 利昂·费斯廷格362
21 诺伯特·维纳363
22 克劳德·E.申农364
23 沃伦·韦弗365
第十一章 传播学研究方法367
1 科学方法367
2 传播研究的分类367
3 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371
4 范式371
5 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特点371
6 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372
7 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层次372
8 传播学研究的一般程序373
9 假设374
10 归纳374
11 演绎375
12 归纳与演绎之间的联系375
13 因果关系376
14 测量376
15 抽样调查法380
16 问卷385
17 访谈法388
18 观察法390
19 实验法392
20 内容分析法394
21 统计396
22 调查研究报告399
附录 传播学基础与经典作品101部401
后记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