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村医士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村医士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134964.jpg)
- 湖南医学院农村医士手册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59
- 标注页数:1220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11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村医士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爱国卫生运动的意义、内容、作法和经验1
爱国卫生运动的意义和成就1
第一篇 卫生防疫篇1
爱国卫生运动的内容、作法和基本经验2
第二章 除害7
第一节 灭鼠7
为什么要灭鼠7
鼠的生活习性8
灭鼠的措施8
第二节 灭臭虫10
蝇的生活习性11
灭蝇和防蝇的措施11
为什么要灭蝇11
第三节 灭蝇11
第四节 灭蚊14
为什么要灭蚊14
蚊的生活习性14
灭蚊和防蚊的措施15
第五节 灭钉螺18
为什么要消灭钉螺18
钉螺的生活习性18
灭钉螺的措施19
第六节 灭虱20
为什么要灭虱20
虱的生活习性20
灭虱和防虱的措施21
蚤的生活习性22
灭蚤和贴蚤的措施22
第七节 灭蚤22
为什么要灭蚤22
第八节 灭白蛉23
为什么亚消灭白蛉23
白蛉的生活习性23
灭蛉和防蛤的措施23
第九节 其他有害昆虫的防除24
灭蟑螂24
灭蜱24
灭恙虫24
第三章 农村的卫生宣教和卫生干部培训工作26
第一节 卫生宣传教育26
卫生宣传的意义26
卫生宣传的方法26
卫生宣传的基本要求26
培养方法27
第二节 农村卫生干部的培训27
培训不脱产卫生人员的基本经验28
第四章 传染病管理30
第一节 国家有关传染病管理的法令30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32
第三节 防疫措施33
传染病报告33
流行病学调查34
针对流行过程三个环节的具体措施37
针对傅染源的措施37
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45
针对易感受疾病的人们的措施48
第五章 环境卫生54
第一节 人民公社居民区规划的卫生要求和住宅卫生54
居民区规划的卫生原则54
居民区规划时必须收集的基本资料54
用地选择55
居民区规划的卫生措施55
功能分区及其合理配置56
一、住宅区56
二、中心区58
三、农业区58
给水和污物处理规划58
居民区的街道规划58
一、街道的方向59
二、街道的宽度59
三、街道的坡度59
居民区的绿化59
一、绿化的卫生意义59
二、公社居民区的绿化59
住宅卫生60
住宅建筑的一股卫生要求60
居民区的改建60
住宅的采光和照明61
住宅的通风62
住宅的采暖62
住宅的防潮63
第二节 给水卫生64
饮水的卫生要求和卫生评价64
饮水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标准64
水源的类型和卫生评价65
水源的调查和卫生评价66
水源的选择和防护69
水源的选择69
水源的防护和管理69
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73
水的沉淀74
水的混凝74
水的过滤75
水的消毒76
农村简易自来水厂78
天津市郊农村简易自来水厂78
江苏宝山县农村简易自来水厂80
第三节 污物的综合利用和处理81
污物的来源、分类和产量81
粪便垃圾的线合利用和处理82
粪便、垃圾的收集82
一、则所的建筑类型和卫生要求82
二、厕所的卫生管理88
三、牲畜栏的建筑类型和卫生要求89
四、禽舍92
五、垃圾箱92
六、沤肥水92
粪便、垃圾的运出92
粪便垃圾的综合利用和最后处理93
污水的综合利用和处理99
尸体的处理105
一、人尸的殓葬105
二、病畜尸体的处理106
第六章 营养卫生107
第一节 对食物的卫生要求和人类的营养需要量107
对食物的卫生要求107
人类的营养需要量109
第二节 食品卫生分论109
植物性食品109
谷类109
薯类110
豆类112
蔬菜和水果112
肉类114
苦杏仁114
动物性食品114
蛋品116
鱼类116
家禽:鸡、鸭、鹅等116
制订食谱的原则117
食用油脂117
第三节 食谱的制订117
制订食谱的意义117
第四节 营养调查118
营养调查的意义和内容118
膳食调查的方法119
营养调查资料的分析和总结120
第五节 对食堂的卫生要求124
对食堂建筑物的卫生要求124
食具和厨房用具的洗涤和消毒125
食物的贮存和运输125
对炊事员的卫生要求125
食品制造业126
第六节 饮食行业的卫生管理126
第七节 食物中毒(详第十三章第十节食物中毒)126
清凉饮食业126
熟食业126
食堂的清扫126
第七章 劳动卫生127
第一节 农业生产中的劳动保护127
认真贯彻劳逸结合的方针127
改善劳动条件,减轻体力劳动127
合理安排劳动力,改善劳动过程的组织128
其他措施129
第二节 工农业生产中的主要职业性毒害及其预防措施129
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130
高温和辐射热对人体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130
生产性灰尘的某些理化性质的卫生意义135
生产性灰尘135
低温对人体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135
生产性灰尘进入人体的途径136
灰尘对人体的危害136
防尘措施137
职业性毒物138
毒物进入人体和从人体排泄的途径138
中毒的临床表现139
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139
职业中毒的诊断140
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140
第三节 工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外伤及其预防141
生产过程中产生外伤的基本原因141
预肪外伤的措施142
自然通风143
第四节 生产场所的通风和照明143
通风143
机械通风144
照明146
第五节 工业企业厂址的选择和厂房建筑的卫生要求147
厂址迭择的一股卫生原则147
厂房建筑的卫生要求147
厂区的平面配置147
简易纱布防毒口罩148
防尘口罩和防毒面具148
纱布口罩148
第六节 工农业劳动中的个人防护用具148
滤过式防毒画具149
工作服149
工作服的用途149
对常用的工作服的卫生要求149
对防护眼镜的卫生要求150
常用的防护眼镜150
工作服的保管150
防护眼镜150
常用的防护油膏151
第七节 妇女劳动卫生151
职业性毒害作用于妇女的特点151
职业性毒物152
不正常的休位152
重物的搬运152
妇女的劳动保护152
第八章 学校卫生153
第一节 校址选择和校舍建筑的卫生要求153
校址选择的原则153
教室的卫生要求153
操场的卫生要求154
校舍的改建154
第二节 课室桌椅和黑板的卫生要求155
课室桌椅155
黑板156
第三节 教学过程的卫生原则156
第四节 青少年相儿童的劳动教育和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157
劳动教育157
体育锻炼157
第五节 学校的卫生教育工作158
开展学校卫生教育工作的意义和目的158
小学卫生教育的内容158
开展学校卫生教育的方式和方法158
第六节 学校保健工作159
学校的保健组织和职责159
学校保健工作的内容160
托儿所和幼儿园的组织形式161
保健员(和保育员)的职责161
第一节 托儿所、幼儿园的保健组织和设拖161
第九章 托儿所、幼儿园的卫生保健161
托儿所和幼儿园的保教、保健人员的编制162
托儿所和幼儿园的保健设施162
第二节 托儿所、幼儿园的保健工作内容162
健康检查163
小儿营养和食谱163
婴幼儿一日生活制度164
预防和管理小儿急性博染病167
小儿多发病(小儿结核、肠寄生虫病和小儿消化不良等)的预防168
卫生宣教工作169
第三节 托儿所、幼儿园的各项卫生要求169
托几听、幼儿园地点的选择169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物的卫生要求和卫生管理169
小儿卫生制度170
儿童患病率的统计171
第四节 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健康情况相发病率的统计171
小儿健康情况的资料171
第五节 保育员的选择条件和卫生制度172
保育员的选择条件172
保育员的卫生制度172
第十章 卫生统计173
第一节 统计方法173
统计的基本步骤173
统计调查173
统计整理175
统计分析177
绝对数和相对数178
构成指标(比)179
频数指标(率)179
比较指标180
平均数180
统计图示法182
线图182
柱形图183
圆形图184
统计作图的一股规则184
死亡率185
婴儿死亡率185
第二节 卫生统计中常用的指标185
出生率185
人口统计常用的指标185
疾病统计常用的指标186
发病率186
特别发病率186
人口自然增加率186
发病专率187
患病率(疾病率)187
一时丧失劳动能力的发病率187
第二篇 医疗预防篇188
第十一章 症状诊断学188
发热188
水肿190
头痛192
腰痛194
昏迷195
惊厥198
咳嗽199
咯血200
胸痛201
呼吸困难201
发绀(青柴)203
心悸204
昏厥204
呕吐205
呕血和黑粪207
便血208
腹痛209
腹泻211
便秘214
黄疸216
腹水219
肝脾肿大220
血尿222
皮肤出血222
皮疹224
第十二章 传染病229
第一节 由呼吸道途径传播的传染病229
伤风(感冒)229
流行性感冒230
麻疹232
风疹236
水痘237
天花238
附 接种牛痘240
猩红热241
白喉242
百日咳246
流行性腮腺炎24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膜炎)250
第二节 由消化道途径传播的傅染病254
伤寒(附副伤寒)254
细菌性痢疾258
阿米巴性痢疾261
传染性肝炎264
霍乱269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271
蛔虫病274
蛲虫病276
姜片虫病278
縧虫病279
包虫病280
肺吸虫病281
中华分支睾吸虫病281
第三节 由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283
疟疾283
丝虫病288
黑热病292
回归热295
流行性出血热296
鼠疫297
流行性乙型脑炎298
森林脑炎301
斑疹伤寒304
恙虫病305
钩虫病306
第四节 山皮肤途径感染的传染病306
血吸虫病309
钩端螺旋体病317
布鲁氏菌病(波型热)318
炭疸320
狂犬病321
第五节 结核病322
喉结核322
肺结核323
儿童时期常见的几种肺结核类型331
原发性肺结核(原发综合征)332
支气管淋巴结结核332
干酪性肺炎333
急性栗粒性结核病333
结核性脑膜炎336
结核性脑膜炎338
肠结核339
结核性腹膜炎341
肾和膀胱结核343
附睾结核344
女性生殖器结核345
颈淋巴结结核345
骨和关节结核346
皮肤结核347
第十三章 内科疾病(传染性疾病章所列疾病除外)350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350
急性支气管炎350
慢性支气管炎351
支气管哮喘351
支气管扩张症353
大叶肺炎354
肺脓肿356
胸膜炎和胸膜腔积液358
脓胸358
气胸360
第二节 消化系统疾病361
急性胃肠炎361
慢性胃炎363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364
胃神经官能病367
肝硬变368
门脉性肝硬变368
胆汁性肝硬变371
脾机能亢进372
第三节 心脏血管系统疾病373
风湿病(风湿热)373
风湿性心办膜病375
高血压质376
动脉粥样硬化379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381
梅毒性心血管病382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383
心力衰竭384
心律不齐(心律紊乱)389
?性心律不齐389
窦性心动过速390
额外收缩390
阵发性心动过速390
心房纤维性颤动391
心包炎392
急性心包炎392
心律不齐的针灸治疗392
心律不齐的中药治疗392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393
克山病394
第四节 泌尿系统疾病395
血管球陆肾炎395
急性血管球性肾炎395
慢性血管球性肾炎397
肾盂炎和肾盂肾炎398
尿毒症399
第五节 血液系统疾病400
贫血400
白血病402
急性白血病402
慢性白血病403
出血性疾病404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4
过敏性紫癜(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病)405
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和新陈代谢疾病406
单纯性甲状腺肿406
甲状腺机能亢进(巴色杜氏病)407
甲状腺机能减退409
克汀病409
粘液性水肿409
糖尿病410
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与酸硷中毒411
第七节 运动系统疾病414
风湿性关节炎414
风湿样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414
骨关节病416
大骨节病417
纤维组织炎418
三叉神经痛419
第八节 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病419
坐骨神经痛420
面神经瘫痪421
多发性神经炎422
中风423
癫癎426
神经衰弱428
癔病(歇斯医里)431
精神病及其一般处理原则433
第九节 物理因素所致疾病(非职业性者)435
中暑435
晕车和晕船435
溺水436
电击437
第十节 中毒性疾病(非职业性者)438
食物中毒438
腐蚀性药物中毒439
腐蚀性强酸中毒439
腐蚀性强硷中毒440
安眠药中毒440
农药中毒442
二二三(滴滴涕,DDT)和六六六中毒442
氧化苦(硝基氯仿)中毒443
1605和1059中毒443
水莽草(雷公藤)中毒446
重金属中毒447
急性汞中毒447
中暑448
第十一节 常见职业病和职业性毒害448
一氧化碳中毒(详本章第十一节)448
铅中毒(详本章第十一节)448
砷中毒(详本章第十一节)448
热射病449
热痉挛450
日射病451
矽肺451
一氧化碳中毒453
砷中毒455
铅中毒457
放射性物质的损害及其防护459
第十四章 儿科疾病464
第一节 小儿生长发育464
小儿年龄的分期及其特征464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465
智力和动作行为的发育465
牙齿的发育465
身长465
体重465
头部、胸部和腹部的发育465
体格的发育465
第二节 小儿喂养467
母乳喂养法467
哺乳法467
断乳467
代乳品468
豆浆468
人工喂养法468
鲜牛乳469
鲜羊乳470
奶粉470
混合喂养法470
辅助食物470
喉气管支气管炎471
第三节 呼吸系统疾病471
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471
小儿支气管炎473
小儿肺炎474
第四节 消化营养紊乱478
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埋特点478
急性消化不良(婴儿腹泻)478
脱水、酸中毒和液体疗法481
慢性营养紊乱(营养不良)484
营养不良性水肿486
第五节 维生素缺乏病487
维生素A缺乏症487
维生素B1缺乏症(脚气病)488
维生素B2缺乏症(核黄素缺乏症)489
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490
维生素D缺乏症(佝偻病)490
婴儿手足搐搦症492
第六节 新生儿疾病493
新生儿和早产儿的护理493
新生儿脱水热496
新生儿颅内出血496
新生儿硬皮症497
新生儿败血病498
第七节 其他499
尿布疹(尿布皮炎)499
小儿惊厥的处理500
第十五章 外科疾病502
第一节 一般外科疾患502
感染502
疖502
痈503
脓肿504
蜂窝织炎505
丹毒和类丹毒506
淋巴结炎507
血栓性静脉炎507
淋巴管炎507
手部和足部的感染508
破伤风512
气性环疽514
急性乳房炎514
全身脓性感染515
外伤516
外伤性休克516
出血和止血518
其他常见的外科疾患519
热烧伤和化学性烧伤519
冻伤、冻疮、冻僵523
蛇咬伤和昆虫螫伤525
下肢静脉曲张526
慢性溃疡527
痔528
肛门裂530
肛门直阳周围脓肿和肛门瘘530
脱肛533
直阳息肉534
第二节 神经外科534
脑震荡和脑挫伤534
硬脑瞠外血肿535
颅底骨折535
脊髓损伤536
周围神经损伤537
胸部闭合性损伤538
创伤性气胸和血胸538
第三节 胸部外科538
第四节 腹部外科541
腹疝(腹外疝)541
急性阑尾炎544
肠梗阻546
胃和十二指阳溃疡急陆穿孔549
急性瞠膜炎549
胆囊炎550
胆石症551
胆道蛔虫病552
肝脓肿553
急性胰腺炎553
腹部闭合性损伤554
外科急性腹痛的鉴别诊断555
第五节 骨科558
骨折559
上肢骨折562
下肢骨折566
脊柱骨折567
肋骨骨折567
脱位568
换伤571
损伤性腰痛572
急性腰扭伤573
慢性腰劳损574
腰准间盘破裂髓核突出症574
化脓性骨髓炎575
化脓性关节炎576
第六节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576
泌尿生殖系炎症576
膀胱炎577
尿道炎577
睾丸炎578
包皮龟头炎578
附睾炎578
泌尿系统结石病579
肾和输尿管结石579
膀胱结石580
尿道结石581
泌尿系统创伤581
肾脏损伤581
膀胱损伤582
尿道损伤583
尿豬留的处理583
血尿的鉴别和处理584
其他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585
睾丸鞘膜水囊肿585
精索静脉曲张586
包茎和嵌顿包茎586
第十六章 瘤588
第一节 瘤的概念588
身体表面常见的瘤589
乳头状瘤589
皮脂腺囊肿589
腱鞘囊肿589
第二节 身体各部常见的瘤589
纤维瘤590
脂肪瘤590
血管瘤590
头颈部常见的瘤590
鼻咽癌590
腮腺混合瘤591
淋巴肉瘤591
甲状腺瘤592
胸部常见的瘤592
乳房瘤592
一、乳房纤维腺瘤593
二、乳癌593
三、乳房肉瘤593
肺癌593
食管癌594
腹部常见的瘤594
胃癌594
肝癌595
结肠癌和直肠癌596
骨瘤596
生殖器官常见的瘤597
卵巢囊肿597
骨的恶性瘤597
骨的良性瘤598
子宫肌瘤598
子宫颈癌599
阴茎癌600
第十七章 产科和妇科疾病601
第一节 产科601
生理产科601
女性内外生殖器的解剖学601
妊脤的诊断603
孕期检查和孕期卫生605
正常分娩的临床经过和处理610
产后护理615
病理产科619
妊赈中毒症619
先兆子癇621
妊娠水肿621
妊娠高血压621
晚期妊娠中毒症621
子癎622
妊娠期的重要并存病624
心脏病624
高血压病624
肺结核病624
骨质软化病625
妊脤期间子宫出血626
流产626
异位妊脤(子宫外孕)627
葡萄胎(又名水泡状胎块)629
前置胎盘630
正常位置胎盘早期分离630
枕后位632
胎位异常632
臀位633
横位636
双胎637
脐带脱垂638
羊水过多638
子宫阵缩乏力639
骨盆狭窄640
子宫破裂642
产后流血643
产褥感染645
第二节 妇科疾病646
妇科病史和检查646
女性生殖器炎症646
阴道炎647
女阴炎647
子宫颈炎648
盆腔炎症649
月经失调651
闭经651
女性生殖器瘤651
机能性子宫出血652
痛经653
子宫脱垂653
不孕症655
白带656
第三节 避孕方法657
药物避孕法657
器具避孕法658
节育环658
第一节 眼的解剖生理概要659
第十八章 眼科659
第二节 眼的届光和调节661
第三节 眼睑疾病663
睑绿炎(俗称红眼边)663
睑腺炎664
睑板腺囊肿664
睑外翻664
睑内翻和倒睫665
第四节 慢性和急性泪囊炎665
第五节 眶蜂窝织炎666
第六节 结膜疾病667
急陆结膜炎(俗名火眼)667
慢性结膜炎668
沙眼668
泡性角膜结膜炎671
结膜干燥(包括角膜软化症)672
翼状胬肉(俗名攀筋)673
角膜溃疡674
第七节 角膜疾病674
间质性角膜炎677
第八节 色素膜疾病678
虹膜睫状体炎678
化脓性色素膜炎和全眼球脓炎680
第九节 白内障681
第十节 青光眼682
脉络蟆视网膜炎684
第十一节 眼底疾病684
视网膜脱离685
视神经炎685
第十二节 眼球外伤685
机械性外伤685
眼球钝伤685
眼锐利性外伤686
烫伤和化学腐蚀伤686
辐射性伤(电光性眼炎)687
第十三节 视力障碍的鉴别诊断687
第十九章 耳鼻咽喉科疾病689
第一节 耳鼻咽喉解剖生理概要689
第二节 耳部疾病691
外耳道疖691
外耳道异物693
耵聹栓塞693
慢性卡他性中耳炎694
外耳道乳头状瘤694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694
卡他性中耳炎694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695
化脓性中耳炎695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697
急性乳突炎699
乙状竇血栓性静脉炎700
硬脑膜外脓肿700
耳源性颅内并发病700
耳源性脑膜炎701
耳病性眩晕(美尼攸氏病)702
耳源性脑脓肿702
耳聋防治问题703
第三节 鼻部疾病704
鼻前庭炎704
鼻前庭疖704
鼻腔异物704
鼻骨骨折705
鼻出血706
慢性单纯性鼻炎708
急性鼻炎708
鼻慢性炎症708
肥厚性鼻炎709
萎缩性鼻炎709
鼻旁窦炎710
急性鼻旁窦炎710
慢性鼻旁窦炎711
腺样体增殖(即咽扁桃休肥大)713
咽炎713
急性咽炎713
慢性咽炎713
第四节 咽喉部疾病713
扁桃体炎714
急性扁桃体炎714
慢性扁桃体炎715
咽后脓肿716
扁桃体周围脓肿716
急性喉炎717
喉炎717
慢性喉炎718
喉、气管和支气管异物718
鼻咽癌719
第二十章 皮肤性病科疾病720
第一节 皮肤病720
脓疱病720
湿疹721
接触性皮炎(琵性皮炎)722
水田皮炎723
药物性皮炎(药疹)724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或“鬼风疙瘩”)725
结节性红斑726
皮肤真菌病726
发癣(白癣)726
黄癣(俗称“癞子”或“鬎鬁头”)727
体癣728
股癣728
手足癣728
麻风病729
花斑癣(汗斑)729
迭瓦癣729
单纯性疱疹732
带状疱疹733
疥疮733
红色粟粒疹(痱子)734
牛皮癣(银屑病)735
神经性皮炎(慢性单纯性苔癣)736
皮脂溢性皮炎737
白癜风737
斑秃(俗名“鬼剃头”)738
鸡眼739
皸裂739
梅毒740
第二节 性病740
淋病745
第二十一章 口腔科疾病748
第一节 口齿的解剖生理概要748
第二节 龋齿750
第三节 齿髓炎751
第四节 牙周膜炎752
第五节 冠周炎753
第六节 口腔炎754
溃疡性龈炎或口炎(奋森氏龈炎或口炎)754
滤泡性口炎754
雪口症(鹅口疮)754
第七节 牙周病755
第八节 颌面损伤755
颌面软组织创伤755
牙齿和颌骨的创伤756
牙损伤756
颌骨骨折756
病史采集和记录757
病史内容757
第一节 病史757
第三篇 操作技术篇757
第二十二章 诊断技术757
第二节 体格检查759
一般体格检查的格式760
一般状态险查761
头颅和头部器官检查766
颈部橡查768
胸部检查768
腹部检查780
脊柱和四肢检查784
外生殖器和肛门检查784
神经反射险查785
小儿病史和体格检查的特点788
第三节 化验检查790
血液检查790
血红蛋白测定790
红血球计数791
白血球计数794
血涂片检查795
微丝蚴检查法797
红血球沉降率的测定798
血小板计数799
血凝固时间的测定800
出血时间的测定800
血块收缩时间的测定801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合试验801
尿常规检查803
血清球蛋白沉淀试验(水试验和甲醛试验)803
尿捡查803
尿中胆红弃和尿胆素原检查806
尿酮体检查807
肾机能试验808
一、尿浓缩和稀释试验808
尿二杯试验808
二、酚红试验810
粪便检查811
粪便常规检查811
粪便虫卵浓集法和幼虫孵化法813
匿血试验815
痰的检查815
脑脊液险查816
渗出液和漏出液俭查方法818
脓液和分泌物涂片俭查820
精液险查820
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822
青蛙试验823
常用染色法824
第四节 诊断性操作825
皮内注射825
过敏试验826
结核菌素试验827
静脉穿刺术828
静脉压测定829
止血带试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830
胸摸腔穿刺术831
腹膜腔穿刺术832
腰推穿刺术834
关节腔穿刺术836
脊椎棘突穿刺术837
髂嵴穿刺术838
直肠手指颇查和直肠镜险查839
妇科睑查841
活组织采取法843
阴道后穹窿穿刺术844
阴道细胞标本的采取法844
视力和色觉检查845
耳鼻喉诊断操作845
耳镜检查法845
听觉检查法846
间接喉镜俭查法847
前鼻镜检查法847
后鼻镜检查法847
肌肉注射849
第二十三章 治疗技术849
皮下注射849
第一节 常用治疗技术849
皮下输液术850
静脉输液术852
静脉切开术853
输血术855
动脉输血术859
骨髓输液术861
鼻灌洗法862
洗眼法862
结膜下注射862
耳吹张法(咽鼓管吹张法)863
耳灌洗法863
上颌窦穿刺法864
蒸汽吸入法865
氧气吸入法865
顺位引流法867
支气管内药物滴入法(气管穿刺滴入法)867
人工气腹术868
肝穿刺抽脓术870
鼻饲法871
洗胃法872
灌肠法873
不保留灌肠法873
保留灌肠法874
肛管排气法874
导尿术875
膀胱冲洗排尿法875
阴道灌洗法876
封闭疗法877
局部封闭(病灶周围封闭)877
套式封闭(骨膜周围封闭)877
腰封(肾周围脂肪囊封闭)878
颈封(颈交感神经封闭)879
静脉封闭880
骶前封闭880
神经周围封闭881
直流电疗法和直洗电离子导入法881
外科无菌手术883
手术前的皮肤准备885
麻醉术885
局部麻醉885
一、表面麻醉887
二、局部浸润麻醉887
三、局部区域阻滞麻醉(区域阻滞)888
四、神经阻滞麻醉889
五、局部静脉麻醉889
脊椎麻醉(腰麻)892
吸入麻醉895
耳针麻醉897
静脉麻醉898
肌肉麻醉899
人工冬眠疗法900
换药903
綳带包扎法905
敷料的制备910
冷热敷法910
得疮的预防和护理913
口腔护理913
外科小手术914
脓肿抽吸和切开排脓术914
一、脓肿抽吸术914
第二节 各科小手术914
二、切开排脓术915
(一)浅部脓肿916
(二)滦部脓肿916
(三)脓性颌下炎917
(四)乳房脓肿917
(六)脓性指头炎919
(五)痈919
(七)化脓性腱鞘炎920
(八)手掌滦部蜂窝织炎和脓肿920
三、组织的切开、缝合和止血术921
四、扩创术925
五、小瘤切除术929
六、骨折手法复位、皮肤牵引和石膏固定术929
七、输精管结扎术934
八、包皮环切术935
九、植皮术935
十、肋间关闭引流术939
十一、阑尾切除术941
十二、腹役沟斜疝修补术944
产钳术947
妇产科小手术947
胎儿吸引器助产术948
会阴剪开和缝合术950
倒转术951
一、外例转术951
二、内倒转术952
三、两极倒转术952
臀位牵引术954
手法剥离胎盘术956
穿颅术957
断头术958
子宫颈扩张和刮宫术959
引产术961
眼科小手术962
倒睫手术962
一、电解倒睫962
二、皮肤切除法962
三、何兹氏手术963
四、睑板后面切断术964
睑板腺囊肿切开刮除术965
沙眼滤泡压出术965
耳鼻咽喉科小手术966
扁桃体周围脓肿切开术966
拔牙术967
咽后脓肿切开术967
口腔科小手术967
第三节 针灸、电针疗法、耳针疗法972
针灸972
针灸治病的原理972
一、十四经的名称973
二、十四经的循行顺序973
腧穴974
一、一股的取穴法974
二、十四经睑穴和经外奇穴的取穴、主治和针灸法976
2.针的各部分名称和修针藏针法1002
针灸术1002
1.针的种类和针的质料1002
一、针术1002
3.施术时病人的体位1003
4.施针时的操作过程1003
5.手法的基本操作1004
6.补泻法1007
7.进针的方向、深浅和时间1008
8.晕针1008
9.滞针和弯针1009
2.艾灸的原料1010
1.灸的种类1010
二、灸术1010
10.折针1010
3.艾绒的制法1011
4.艾卷灸的制法和操作1011
5.艾炷灸的制法和操作1011
6.施灸时的注意事项1011
配穴处方的规律1012
电针疗法1014
电针机的构造原理1014
电针机产生故障的原因和保护1015
感应电和脉动电的生理作用1015
使用方法1015
电针治疗前的准备工作1016
电针治疗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016
疗程1017
耳针疗法1017
原理的探讨1017
电针治疗的反应和处理1017
耳部反应区的划分1019
耳部反应点的探查1019
耳针针刺方法1019
气功的种类和具体操作方法1020
一、内养功的具体操作法1020
气功疗法的概念1020
第四节 气功疗法1020
耳针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020
二、强壮功的具体操作法1022
练功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1023
气功疗法的适应证1023
气功疗法的辅助疗法1024
第五节 太极拳1024
太极拳的生理机制1024
太极拳体育运动所具有的特点1024
太极拳锻练方法上的要求1025
大极拳的适应范围1025
第六节 拔火罐1050
火罐的种类1050
火罐的禁忌1051
拔火罐的程序1051
拔火罐的方法1051
火罐的适应证1051
常用的基本手法1052
第七节 按摩疗法1052
临床实施和注意事项1053
按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053
第二十四章 卫生检查法1054
第一节 饮用水的简易卫生分析1054
水样的采集1054
水的简易卫生分析法1055
水的物理性质检查1055
水的化学性质检查1055
第二节 饮水的漂白粉消毒法1058
加氯量的测定1058
余氯量的测定1059
消毒方法1060
第三节 气象条件的测定方法1062
气温的测定1062
气湿的测定1063
气流的测定1064
辐射热的测定法1068
第四节 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测定法1071
一氧化碳的测定法1071
二氧化疏的测定法1073
二氧化碳的测定法1073
第二十五章 急救1074
第一节 特殊急救项目1074
电击(详第十三章第九节)1074
溺水(详第十三章第九节)1074
窒息1074
昏厥1074
大出血1075
外伤性休克(详第十五章第一节)1075
中暑(详第十三章第十一节中暑)1076
蛇咬伤(详第十五章第一节)1076
第二节 常见中毒急救(详第十三章第十节中毒性疾病和第十一节常见职业病和职业性毒害)1076
第三节 急救技术1076
针灸1076
氧气吸入法(详第二十三章第一节)1076
人工呼吸法1076
排痰法1078
气管切开术1078
第四节 常用急救药物和器械1081
心室内注射法1081
洗胃法(详第二十三章第一节)1081
第二十六章 处方和用药的一般知识1082
第一节 选药原则和用药时应注意的事项1082
选择药物的一般原则1082
用药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1082
第四篇 药物篇1082
第二节 处方和处方时应注意的事项1084
处方1084
处方时应注意的事项1084
第三节 药物的制剂1085
常用制剂1085
几种常用制剂的调配法1086
药物的保管1088
第四节 配伍禁忌1089
第二十七章 治疗寄生虫病的药物1092
第一节 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1092
酒石酸锑钾(吐酒石)1092
酒石酸锑钠1093
南瓜子1093
第二节 治疗黑热病的药物1093
葡萄糖酸锑钠1093
卡巴胂1094
海群生1094
戊烷脒1094
第三节 治疗丝虫病的药物1094
第四节 治疗疟疾的药物1095
奎宁1095
阿的平1095
氧弧(百乐君)1096
圆气孤(退疟净、新乐君)1096
氯喹啉1096
扑疟喹啉(扑疟母星)1096
盐酸依米丁(吐根硷)1097
伯氨喹啉1097
第五节 治疗阿米巴病的药物1097
常山1097
喹碘方(药特灵)1098
二碘喹啉1098
卡巴肿1098
阿的平1098
治疗蛔虫病的药物1099
第六节 治疗蠕虫病的药物1099
山道年1099
白头翁1099
大蒜1099
氯喹啉1099
鸦胆子1099
己基间苯二酚(己雷琐辛)1100
哌哔嗪1100
使君子1100
苦楝根皮1100
治疗钩虫病的药物1101
四氯乙烯1101
澳萘酚(1-溴-2萘酚)1101
雷丸1102
治疗蛲虫病的药物1102
槟榔1102
南瓜子1102
治疗縧虫病的药物1102
酚乙胺(灭虫宁)1102
治疗姜片虫病的药物1103
治疗中华分支睾吸虫病的药物1103
治疗肺吸虫病的药物1103
第二十八章 抗微生物的药物1104
第一节 磺胺类药物1104
磺胺(数苯磺胺)1104
磺胺噻唑1104
磺胺嘧啶1105
琥珀酰磺胺噻唑和羧苯甲酰磺胺噻唑1106
磺胺醋酰(磺胺乙酰)1106
磺胺脒(磺胺弧)1106
磺胺甲基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1106
青霉素(盘尼西林)1107
第二节 抗菌素1107
红霉素1108
链毒素1108
双氢链霉素1109
氯霉素1109
合霉柔1110
金霉素(氯四圜素)1110
第三节 黄连素、大蒜和其他抗菌药1111
大蒜1111
黄连素(小蘗硷)和含黄连素的药物1111
四圜素1111
土霉素(地霉素,氧四圜紊)1111
马齿苋1112
金银花(忍多花)1112
野菊花1112
硝基呋喃腙(呋喃西林、呋哺新)1112
连翘1113
黄芩1113
第四节 治疗结核病的药物1113
异菸(雷米封)1113
氨硫脲1114
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1114
对氨水杨酸(对氨柳酸)1114
胆盐1115
第五节 治疗麻风的药物1115
氨苯砜1115
苯丙砚(扫风壮)1115
大风子油1116
苍耳1116
第六节 治疗梅毒的药物1116
青霉素1116
新肿凡纳明(九一四)1116
碘化物1117
硷式水杨酸铋(次水杨酸铋)1117
盐酸二氯苯胂1117
第二十九章 外用药1118
第一节 一般消毒防腐药1118
乙醇(酒精)1118
酚(石炭酸)1118
来苏儿(煤酚皂溶液)1118
含氯石灰(漂白粉)1118
攸琐尔(含氯石灰硼酸溶液)1118
碘酊(碘酒)1118
复方碘溶液(卢戈氏溶液)1118
高锰酸钾(灰锰氧)1118
鱼石脂1119
氨溶液1119
硼酸1119
辐尔马林(甲醛溶液)1119
过氧化氢(双氧水)1119
红汞1119
雷瓦诺尔1119
升汞(氯化高汞)1119
甲紫1119
硝酸毛果芸香硷1120
狄奥宁(盐酸乙基吗啡)1120
氢溴酸后马托品1120
硫酸阿托品1120
天仙子1120
水杨酸毒扁豆硷1120
第二节 眼科常用的外用药物1120
蒲公英1120
蛇床子1120
抗菌素1121
硫酸锌1121
硫酸铜1121
硝酸银1121
蛋白银1121
磺胺类药物1121
黄氧化汞(黄降汞)1122
荧光素1122
第三节 耳鼻咽喉科常用的外用药物1122
第四节 皮肤科常用的外用药1123
五甲烯四氮唑(卡地闪佐)1124
第三十章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1124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1124
尼可利米(可拉明)1124
咖啡因1124
印防己毒素(苦味毒)1125
樟脑1125
士的宁(番木?硷)1125
乙醚1126
硫喷妥纳1126
第二节 全身麻醉药1126
北五味子1126
巴此妥(佛罗拿)1127
苯巴此妥(鲁米那)1127
阿米妥(异戊巴比妥)1127
第三节 安眠药1127
戊巴比妥钠1128
司可巴此妥钠(司可那)1128
眠尔通1128
水合氯醛1128
副醛1128
溴化物1129
第四节 镇静药1129
氯丙嗪(气流二苯胺,氯普鲁马臻,阿密纳金)1130
苯巴比妥和其它安眠药1130
酸枣仁1130
第五节 抗癫癇药1130
苯妥荚钠(地仑丁)1130
苯巴比妥1131
溴化物1131
第六节 抗惊厥药1131
盐酸吗啡1132
阿片1132
第七节 镇痛药1132
利多尔(多兰汀)1133
可待因1133
延胡索1133
汉防己1133
第八节 退热药1134
阿斯匹林(乙酰水杨酸)1134
复方阿斯匹林片(APC片)1134
水杨酸钠(柳酸纳)1134
柴胡1135
安乃近(罗瓦尔精)1135
安替比林1135
非那西汀1135
匹拉米洞1135
第三十一章 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的药物1136
第一节 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的药物1136
肾上腺素1136
正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1136
盐酸麻黄硷(麻黄素)1137
硫酸阿托品1137
颠茄浸膏1138
水扬酸毒扁豆硷(依色林)1138
颠茄酊1138
氢溴酸东莨菪硷1138
新斯的明(普罗色林)1139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1139
盐酸普鲁卡因(奴佛卡因)1139
盐酸对卡因(潘妥卡因)1140
盐酸苏夫卡因(奴泼卡因,泼卡因)1140
氯乙烷1140
第三节 皮肤粘膜刺激药1140
远志1142
桔梗1142
杜佛氏散(复方吐根散)1142
磷酸可待因1142
复方甘草合剂(棕色合剂)1142
第一节 祛痰止咳药1142
第三十二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1142
肾上腺素1143
氨茶硷1143
麻黄硷1143
异丙基去甲肾上腺素1143
第二节 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1143
贝母1143
第三十三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1144
第一节 鲢胃和助消化药1144
复方龙胆酊(苦味酊)1144
马钱子酊(番木?酊)1144
稀盐酸1144
胃蛋白酶1144
胰酶1144
表飞鸣(乳酶生)1144
生姜1144
碳酸钙1145
氧化镁1145
第二节 制酸药1145
碳酸氢钠(小苏打)1145
东萸菪硷1146
半夏1146
溴化钠或溴化钾1146
氯丙嗪1146
颠茄酊1146
苯巴比妥1146
第三节 止吐药1146
乌贼骨粉1146
氢氧化铝1146
西匹氏散1146
第四节 泻药1147
硫酸镁(硫苦,泻盐)1147
硫酸钠(芒硝)1147
蓖麻油1147
大黄1147
美鼠李皮1147
酚酞1147
复方樟脑酊1148
第五节 止泻药1148
药用炭(活性炭)1148
硷式碳酸铋(次碳酸铋)1148
鞣酸蛋白1148
胖大海(通大海)1148
双醋酚汀1148
牵牛子1148
氯化铵1149
第三十四章 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1149
第一节 治疗新力衰竭的药物1149
洋地黄1149
毒毛旋花子苷K1149
第二节 血管扩张药1150
硝基甘油1150
亚硝酸异戊酯1150
夹竹桃1150
羊角坳苷1150
氨茶硷1151
第三节 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1151
蛇根草(萝芙木)1151
国产萝芙木1151
大翘猪毛菜1152
臭梧桐1152
硫酸镁1152
路丁(芸香苷)1152
枸瞄酸铁铵1153
碳酸亚铁1153
硫酸亚铁1153
第三十五章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1153
第一节 治疗贫血的药物1153
肝制剂1154
维生素B121154
叶酸1154
何首乌1154
阿胶1154
当归1155
第二节 止血药1155
维生素K1155
维生素C(抗环血酸)1155
白芨1156
三七1156
仙鹤草素1156
地榆1156
第三十六章 抗过敏药物1157
盐酸荣海拉明1157
氯化钙1157
葡萄糖酸钙1158
乳酸钙1158
肾上腺素1158
麻黄硷1158
利尿素(水杨酸钠柯柯硷)1159
氨茶硷1159
车前1159
氯化铵1159
第一节 利尿药1159
第三十七章 作用于水代谢的药物1159
汞撒利(洒利汞)1159
木通1160
浑泻1160
茯苓1160
猪苓1160
醋唑磺胺1160
克尿塞1160
第二节 氯化钠和葡萄糖1161
氧化钠1161
葡萄搪1161
脑垂体后叶注射液1162
第三十八章 子宫收缩药1162
麦角1162
益母草1163
奎宁1163
第三十九章 维生素1164
维生素A1164
维生素D1164
鱼肝油制剂1164
硫胺(维生素B1)1164
核黄素(维生素B2)1164
乳清酸1165
硫辛酸1165
吡多醇(维生素B6)1165
菸酸(菸硷酸)和菸酰胺1165
维生素B151166
干酵母1166
维生素C1166
生育酚(维生素E)1166
维生素K1166
第四十章 激素制剂1167
第一节 性激素1167
己烯雌酚1167
孕酮1167
睾酮1167
氢考地松1168
促肾上晾皮质激素1168
第二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168
肾上腺皮质激素(考地松)1168
去氢考地松和去氢氢化考地松1169
第三节 胰岛素1169
磺丁脲和甲磺丁脲1169
第四节 甲状腺和抗甲状腺药物1170
甲状腺1170
碘1170
丙基硫氧嘧啶1170
小儿消炎片(散)1171
小儿退热片1171
小儿止咳糖浆1171
小儿疟疾片1171
第四十一章 疫苗和抗毒素1171
人丹1171
第一节 常用西药成药1171
第四十二章 常用成药1171
十滴水1171
清凉油1172
驱蛔虫片1172
调经片1172
复方奎宁注射液(福白龙)1172
解热止痛片1172
补血片1172
眼药水1172
胃痛片1172
消炎片1172
冻疮膏1172
匹咖卡固注射液1172
止咳祛痰片1172
止疟片1172
止痢片1172
小儿健身片1172
神曲1173
红膏药1173
卧龙丹1173
五积散丸1173
六一散1173
第二节 常用中药成药1173
午时茶1173
羚翘解毒丸1174
紫金锭1174
雷击散1174
藿香正气丸1174
第四十三章 小儿用药的剂量1175
第一节 小儿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1175
第二节 小儿常用药物剂量表1176
一、主要食物成分表1192
附录1192
二、托儿所、幼儿园儿童保健记录单1199
三、正常儿童的体重、身长数值1203
四、各种临床检验的正常数值1204
五、简易检验室的配备1206
六、小手术室的配备1208
七、产房的设备1211
八、医生出诊箱的配备1212
九、公制计量单位及其和其他常用计量的折算1213
十、摄氏和华氏温度换算法和对照表1214
补充项目 输卵管结扎术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