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械构件的微动疲劳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机械构件的微动疲劳](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1135165.jpg)
- 何明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13668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机械构件的微动疲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微动磨损和微动疲劳1
1-1 引言1
1-2 学科的形成2
一、基本概念和术语2
二、学科的形成5
1-3 微动磨损的机理7
一、微动磨损机理诸观点8
二、微动磨损的初始阶段12
三、微动磨损的稳定阶段14
四、微动磨屑15
五、氧化的作用16
六、摩擦力和摩擦系数19
1-4 实验研究概述19
一、实验目的19
二、对实验设备的要求19
三、微动副和试验件21
1-5 各种参数对微动磨损的影响21
一、振幅的影响22
二、接触压力的影响23
三、频率的影响24
四、循环次数的影响24
五、环境温度的影响25
六、气体成分的影响26
七、环境湿度的影响27
八、接触处试件形状的影响27
1-6 实验举例28
第二章 微动疲劳31
2-1 一般概念32
一、研究内容32
二、微动疲劳和普通疲劳32
三、微动疲劳曲线34
2-2 微动疲劳的基本理论35
一、微裂纹的形成35
二、疲劳裂纹的形成38
三、疲劳裂纹的扩展41
四、两类微动疲劳门坎值42
实验的类型43
2-3 微动疲劳实验概述43
一、实验的目的和内容44
三、实验设备44
2-4 微动疲劳理论的实验验证47
一、微动疲劳的门坎值47
二、微动疲劳裂纹的形成50
三、微动疲劳裂纹的扩展58
一、滑动振幅65
2-5 影响微动疲劳的因素65
二、接触压力67
三、载荷频率68
四、气体环境和湿度69
五、外载大小和外载类型71
第三章 力学分析73
3-1 半空间体和半平面体受力时的应力分布73
一、半平面体边界上受集中力73
二、半空间体边界面的一直线上受法向均布载荷75
三、半平面体边界上受法向均布载荷76
四、半空间体受法向力77
3-2 接触问题79
一、接触于一点的两弹性体的挤压——赫芝问题79
二、两弹性球的接触81
三、球体与平面、球体与球座接触83
四、两圆柱体、圆柱体与平面接触83
一、法向压力和交变切向力共同作用时两弹性球的接触84
3-3 有切向力的接触84
二、二维弹性圆柱体接触88
3-4 几种结构模型的微动疲劳计算分析90
一、拉—压载荷91
二、弯曲载荷95
三、扭转载荷99
四、阻尼作用102
3-5 结构模型的实验研究103
一、拉—压实验104
二、弯曲实验106
3-6 小结107
第四章 微动疲劳的断裂力学分析109
4-1 微动疲劳中的应力强度因子109
4-2 微动桥式的研究模型115
一、研究方案116
二、试件的载荷116
4-3 应力强度因子计算119
一、桥足的压力分布119
二、应力强度因子120
4-4 短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修正和裂纹扩展速率124
一、应力强度因子修正124
二、裂纹扩展速率125
4-5 断裂力学预测微动疲劳寿命126
一、均方根法研究承受随机载荷的试件128
二、微动疲劳的Sr-N曲线131
三、裂纹扩展曲线135
四、桥足压力分布对微动疲劳寿命的影响137
五、桥足距对微动疲劳寿命的影响139
六、桥足载荷对微动疲劳寿命的影响140
4-6 小结141
第五章 燕尾榫联接的微动疲劳143
5-1 研究概况143
一、燕尾榫的微动损伤143
二、结构模型的设计准则144
三、结构模型和实验设备的逐步发展146
一、接触问题的有限元方法149
5-2 计算方法149
二、接触状态及其条件表达式150
三、有限元混合法151
四、计算程序158
5-3 盘上轴向开槽的燕尾榫联接的计算分析(底角45°)160
一、结构模型160
二、一对叶片的模型161
三、三对叶片的模型171
二、疲劳寿命176
一、试件和实验设备176
5-4 室温环境下的实验176
三、微裂纹及扩展断裂部位179
第六章 榫联接的进一步研究182
6-1 燕尾榫联接在高温环境中的微动疲劳特性182
一、计算分析183
二、实验187
三、小结189
6-2 底角不是45°的燕尾榫189
一、燕尾的形状——结构模型189
二、计算分析191
三、实验194
四、计算和实验结果分析194
五、小结195
6-3 叶片振动引起的微动疲劳195
一、计算分析196
二、实验198
四、小结199
三、计算和实验结果分析199
6-4 盘上周向开槽的燕尾榫200
一、结构模型200
二、计算分析201
三、周向和轴向开槽的燕尾联接比较205
四、减薄了的盘的计算分析206
五、实验及结果分析208
六、小结211
6-5 叶片和盘的枞树榫联接212
二、计算模型213
一、结构模型213
三、接触状态、应力和相对位移215
四、微动损伤参数FD219
五、综合参数FFD220
六、危险点221
七、实验概述222
八、实验结果223
九、小结224
参考文献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