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鉴证实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郭洪荣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 ISBN:750920276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26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138页
- 主题词:企业-所得税-税收管理-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鉴证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一节 财产损失鉴证的目的1
1.1财产损失鉴证业务定义1
1.2财产损失鉴证的目的1
1.3《损失业务准则》关于财产损失鉴证业务的定义1
第二节 财产损失鉴证的目标2
2.1财产损失的真实性2
2.2财产损失的合法性3
2.3财产损失的合理性3
第三节 财产损失鉴证的范围3
3.1证据的范围3
3.2主体的范围3
3.2.1委托方企业4
3.2.2受托方企业4
第二章 鉴证方法与程序5
第一节 财产损失鉴证业务的准备工作要求5
1.1关于了解业务环境的规定5
1.2承接条件5
1.2.1属于企业财产损失鉴证项目5
1.2.2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6
1.2.3获取证据并出具报告7
1.2.4与委托人协商签订涉税鉴证业务约定书7
第二节 财产损失鉴证的鉴证对象7
2.1鉴证对象和鉴证对象信息的规定7
2.2鉴证对象的分类8
2.2.1内资企业一般财产损失的鉴证对象8
2.2.2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的鉴证对象8
2.2.3停止实物分房后的出售住房损失的鉴证对象8
2.3鉴证对象信息的分类8
2.3.1一般企业财产损失的鉴证对象信息8
2.3.2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的鉴证对象信息8
2.3.3停止实物分房后的出售住房损失的鉴证对象信息8
第三节 财产损失鉴证的评价标准9
3.1鉴证评价标准的规定9
3.2鉴证评价标准的分类9
3.2.1正式标准和非正式标准9
3.2.2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9
3.2.3财产损失鉴证的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9
3.3运用标准特征对鉴证标准的适用性进行评价10
3.3.1注册会计师鉴证标准的特征10
3.3.2注册税务师标准特征的含义与注册会计师鉴证准则不同10
3.3.3注册税务师标准特征的内容和适用要求与注册会计师鉴证准则不同10
3.4法定鉴证标准与其他鉴证标准的选择次序11
第四节 财产损失鉴证的证据11
4.1财产损失鉴证证据的规定11
4.2职业怀疑态度11
4.3财产损失鉴证证据12
4.3.1鉴证证据的定义和分类12
4.3.2一般企业财产损失认定的证据12
4.3.3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的认定证据13
4.3.4停止实物分房后的出售住房损失的认定证据14
第五节 重要性原则和法定性原则14
5.1审计重要性的含义14
5.2财产损失鉴证重要性的含义14
5.3重要性原则和法定性原则的选定次序15
第六节 证据的取得与评价分析16
6.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16
6.2财产损失鉴证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16
6.3执行鉴证业务的程序选择16
6.3.1内部控制的调查与初步评价16
6.3.2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17
6.3.3实质性测试17
6.3.4财产损失鉴证业务的程序选择17
6.3.5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18
6.4证据的取得与评价18
6.4.1会计核算证据的取得18
6.4.2纳税调整证据的取得18
6.4.3法定证据的取得18
6.4.4证据的可靠性。19
6.4.5鉴证证据的评价19
第三章 财产损失鉴证实务20
第一节 货币资产损失鉴证实务20
1.1鉴证标准20
1.2现金损失鉴证程序21
1.3坏账损失鉴证程序21
1.3.1证据的取得21
1.3.2会计核算证据分析评价22
1.3.3纳税调整证据分析评价22
1.3.4《坏账损失明细表》证据来源科目25
1.4鉴证说明编写要求25
1.4.1现金损失说明要点25
1.4.2坏账损失说明要点25
1.5案例分析26
1.6财务常识28
1.6.1现金28
1.6.2银行存款28
1.6.3应收票据使用28
第二节 存货损失鉴证实务29
2.1鉴证标准29
2.1.1内资企业存货损失的所得税处理29
2.1.2外资企业财产损失的范围29
2.1.3取消外资企业财产损失审批的后续管理30
2.2存货损失鉴证程序30
2.2.1证据取得30
2.2.2存货损失发生情况的鉴证30
2.2.3所有权的鉴证31
2.2.4取得存货初始计价差异事项的鉴证31
2.2.5存货减值准备31
2.2.6不允许税前扣除的存货损失31
2.3鉴证说明编写要求32
2.3.1盘亏的存货32
2.3.2报废、毁损的存货32
2.3.3被盗的存货32
2.3.4存货永久或实质性损害32
2.3.5不具备确认条件的财产损失32
2.4案例:有明显疑点的证据应核实补证32
2.5存货常识33
第三节 固定资产损失鉴证实务34
3.1鉴证标准34
3.1.1固定资产损失的定义34
3.1.2固定资产损失的认定证据34
3.1.3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损失的认定证据34
3.1.4被盗的固定资产损失的认定证据34
3.1.5永久或实质性损害的认定条件35
3.2固定资产损失鉴证程序35
3.2.1固定资产损失发生情况的鉴证35
3.2.2查验固定资产的所有权35
3.2.3取得固定资产初始计价四点差异事项的鉴证36
3.2.4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6
3.2.5固定资产折旧以前年度纳税调整36
3.2.6损失金额的计算方法不同36
3.2.7不允许税前扣除的存货损失37
3.3鉴证说明编写要求37
3.3.1盘亏的固定资产37
3.3.2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37
3.3.3被盗的固定资产37
3.3.4固定资产永久或实质性损害37
3.3.5不具备确认条件的财产损失37
3.4案例:取证不当违规执法的后果38
3.4.1案情介绍38
3.4.2涉案证据39
3.4.3案情分析39
3.4.4鉴证结论41
3.5财务常识41
3.5.1固定资产的认定条件41
3.5.2固定资产初始计量41
3.5.3固定资产后续计量42
第四节 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资损失鉴证实务42
4.1鉴证标准42
4.2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资损失鉴证程序43
4.2.1证据的取得43
4.2.2会计核算证据分析评价43
4.2.3停建、废弃和报废、拆除的在建工程损失鉴证44
4.2.4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毁损的在建工程损失鉴证44
4.2.5在建工程减值准备44
4.3鉴证说明编写要求44
4.3.1停建、废弃和报废、拆除的在建工程44
4.3.2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毁损的在建工程44
4.3.3工程物资损失44
第五节 无形资产损失鉴证实务44
5.1鉴证标准44
5.2无形资产损失鉴证程序45
5.2.1无形资产损失发生情况的鉴证45
5.2.2所有权的鉴证45
5.2.3取得无形资产初始计价四点差异事项的鉴证45
5.2.4无形资产减值准备46
5.2.5无形资产摊销以前年度纳税调整金额46
5.2.6损失金额的计算方法不同47
5.2.7不允许确认财产损失的无形资产47
5.3鉴证说明编写要求47
第六节 投资损失鉴证实务47
6.1鉴证标准47
6.2投资损失鉴证程序48
6.2.1投资损失发生情况的鉴证48
6.2.2所有权的鉴证48
6.2.3计算投资损失应注意投资减值准备48
6.2.4不允许确认财产损失的投资48
6.3鉴证说明编写要求48
第七节 资产评估损失鉴证实务49
7.1鉴证标准49
7.2资产评估损失鉴证程序49
7.2.1资产评估损失发生情况的鉴证49
7.2.2所有权的鉴证49
7.2.3资产减值准备、折旧摊销等差异调整事项49
7.3鉴证说明编写要求49
第八节 其他财产损失鉴证实务50
8.1鉴证标准50
8.1.1搬迁、征用资产损失50
8.1.2担保资产损失50
8.1.3抵押资产损失50
8.2其他财产损失鉴证程序50
8.2.1其他财产损失发生情况的鉴证50
8.2.2所有权的鉴证50
8.2.3资产减值准备、折旧摊销等差异调整事项51
8.3鉴证说明编写要求51
第九节 资产永久或实质性损害的损失金额计算和证据的文件规定51
第四章 债务重组鉴证实务52
第一节 债务重组损失的鉴证要求52
1.1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52
1.2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52
1.3以债务转为资本清偿债务52
1.4修改条件债务重组52
1.5债权人计提坏账准备的可转回时间性差异53
第二节 债务重组损失的案例分析53
2.1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53
2.2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时债务人的处理53
2.3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时债权人的处理55
2.4以债务转为资本清偿债务56
2.5修改条件债务重组57
第五章 金融企业呆账损失鉴证实务59
第一节 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的鉴证标准59
1.1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的鉴证对象59
1.2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的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60
1.3呆账损失的申报期限及需报送的资料60
第二节 金融企业呆账损失鉴证程序61
2.1会计核算证据来源科目61
2.2不良贷款的纳税调整61
2.3呆账准备的纳税调整61
2.4呆账损失认定条件的差异调整61
2.5呆账准备提取范围差异调整62
2.6不允许税前扣除的呆账62
第三节 鉴证说明编写要求63
第六章 出售住房损失鉴证实务64
第一节 出售住房损失的鉴证标准64
第二节 出售住房损失鉴证程序64
2.1鉴证证据64
2.2出售住房损失发生情况的鉴证65
2.3查验住房的所有权65
2.4出售住房的减值准备65
2.5出售住房折旧以前年度纳税调整65
2.6损失金额的计算方法不同65
第三节 鉴证说明编写要求65
第七章 鉴证工作底稿和鉴证报告66
第一节 鉴证工作记录66
第二节 编制鉴证工作底稿66
第三节 复核鉴证工作底稿66
3.1扣除管理不同67
3.2投资损失处理方法不同67
3.3扣除时限不同67
3.4扣除范围不同67
3.5各类准备损失列支67
3.6损失金额的计算方法不同67
第四节 《损失业务准则》对鉴证报告的规定68
4.1鉴证报告的基本内容68
4.2鉴证报告的分类与适用68
第五节 出具签证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69
第八章 附?70
附件1:《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鉴证业务准则(试行)》指南70
附件2:鉴证报告说明编写要求97
附件3:工作底稿102
附件4: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3号115
附件5:国家税务总局令第4号123
附件6:国家税务总局令第6号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