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东文化地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司徒尚纪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09816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3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广东文化地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广东文化形成因素1
一、地域条件1
二、环境感应5
三、政治制度和行政建置7
四、民族和人口迁移10
五、技术进步12
六、经济规律14
七、心理素质16
八、历史积累19
第二章 广东文化起源、发展和传播22
第一节 先秦岭南原始文化22
一、南越文化起源23
二、南越文化特质25
三、外来文化对南越文化的影响27
第二节 秦汉六朝汉文化在岭南传播32
一、秦有组织的汉文化输入33
二、汉文化在南越国扎根生长34
三、六朝移民高潮带来汉文化传播转机37
第三节 隋唐五代岭南文化持续不平衡发展39
一、汉俚文化融合深化39
二、开疆文化的贡献40
三、海外文化移入41
四、文化发展反差42
五、南汉文化建树44
第四节 宋元汉文化成为岭南文化主体45
一、两宋移民高潮与三大民系形成45
二、少数民族汉化及其传统文化区形成47
三、农业土地利用改观的文化意义49
四、城镇建筑文化走向成熟50
五、文教肇兴和流寓人物对传播汉文化的贡献51
第五节 明清岭南文化原型建立和勃兴53
一、土地利用景观基本定型53
二、花繁果硕手工业文化意义54
三、城镇勃兴和建筑高潮带来文化巨变56
四、西方文化滥觞58
五、丰富多采的学术文化60
第六节 近现代岭南文化的蜕变与新生61
一、传统农业土地利用改组62
二、近代工业文明建立63
三、城镇文化景观的革新64
四、新制度和观念文化兴起65
五、华侨文化形成和参与67
六、近代岭南文化对外传播68
七、现代振兴和转捩点上的岭南文化70
第三章 农业土地利用景观与分布76
第一节 稻作文化景观与分布77
一、稻作文化在岭南发生和演变77
二、稻作文化地域分布81
三、稻作文化主要景观类型82
第二节 旱作文化景观与分布96
一、薯类的传播和分布96
二、小麦引种98
三、其他旱作引种和推广99
第三节 经济作物文化景观及其地域组合101
一、糖蔗文化景观及其类型分布101
二、以桑基为中心的基塘文化景观105
三、果园文化地位与景观分布108
四、茶园与山区土地利用112
五、城郊园艺文化景观114
第四节 热带作物园景观116
一、本土热带作物园景观116
二、外来热带作物园景观118
第五节 生态农业兴起122
第四章 聚落与文化景观130
第一节 农业聚落类型及其文化景观130
一、农业聚落地域分布及其布局形态130
二、农业聚落文化景观135
第二节 城镇聚落分布及其文化景观151
一、城镇聚落型与分布151
二、城镇聚落文化景观157
第三节 城市聚落分布及其文化景观159
一、城市聚落分布与类型160
二、城市聚落文化景观161
第五章 方言地理分布与文化景观172
第一节 方言区形成的历史空间过程172
一、墨渍式移民与粤语方言区的形成173
二、板块转移式和闭锁式移民与客家、闽南以及少数民族方言区的形成175
三、杂居式移民与交错型方言区的形成179
第二节 方言的地区分布和景观180
一、粤语方言的分布及其文化景观181
二、客家方言的分布及其文化景观185
三、闽南方言的分布及其文化景观188
四、汉语其他方言的分布及其文化景观191
五、少数民族语言的分布及其文化景观195
六、方言的相互影响和景观扩散197
第六章 风俗文化景观与群落201
第一节 汉区风俗文化景观202
一、岁时风俗202
二、婚嫁风俗216
三、丧葬风俗222
四、饮食风俗229
五、乐俗文化236
第二节 汉区风俗文化群落246
一、广府风俗文化群落247
二、客家风俗文化群落252
三、福佬风俗文化群落254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风俗文化群落257
一、黎族风俗文化群落257
二、苗族风俗文化群落260
三、瑶族风俗文化群落261
四、壮族风俗文化群落264
五、畲族风俗文化群落265
六、回族风俗文化群落267
第七章 宗教文化景观与地理分布272
第一节 佛教文化景观与分布273
一、佛教在广东的历史传播273
二、佛教群体分布277
三、佛教建筑文化景观278
四、佛教寺院音乐283
第二节 道教文化景观与分布284
一、道教在广东神仙系统及其历史分布285
二、道教主要文化景观与分布290
第三节 儒教文化景观与分布294
一、儒教建筑文化景观294
二、儒教文化景观分布297
第四节 伊斯兰教文化景观与分布299
一、伊斯兰教文化在广东的传播300
二、伊斯兰教文化景观302
第五节 天主教和基督教文化景观与分布306
一、天主教和基督教在广东扩布306
二、天主教和基督教分布格局与文化景观310
第八章 地名文化探源317
第一节 广东历史政区地理与地名317
第二节 移民与地名324
第三节 民族地理与地名329
一、表示自然地理的壮语地名330
二、表示人文地理的壮语地名333
第四节 图腾文化与地名342
第五节 历史经济地理与地名347
第六节 从文化层次参证地名结构353
第九章 人才的产生、分布和流动361
第一节 人才产生的历史过程和动因361
第二节 人才的区域分布368
第三节 人才在广东的流动和走向374
第十章 文化区划379
第一节 区划的基本原则及区划体系379
第二节 文化区划分论381
一、粤中广府文化区(Ⅰ)381
Ⅰ—1珠江三角洲广府文化核心区382
Ⅰ—2西江广府文化亚区390
Ⅰ—3高阳广府文化亚区392
二、粤东福佬文化区(Ⅱ)394
Ⅱ—1潮汕福佬文化核心区394
Ⅱ—2汕尾福佬文化亚区397
三、粤东北—粤北客家文化区(Ⅲ)399
Ⅲ—1梅州客家文化核心区399
Ⅲ—2东江客家文化亚区404
Ⅲ—3粤北客家文化亚区406
四、琼雷汉黎苗文化区(Ⅳ)410
Ⅳ—1琼雷汉文化亚区411
Ⅳ—2五指山黎苗文化亚区414
附录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