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1141885.jpg)
- 杨春贵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12547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528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 邢贲思1
绪论1
第一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和发展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2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9
三、对共产主义的经济学、哲学论证和异化劳动学说18
四、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和“新唯物主义”的构建24
五、唯物史观与工人运动的结合35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革命时期的运用和发展40
一、对1848年革命经验的哲学总结41
二、对1871年巴黎公社经验的理论概括46
三、在反对各种机会主义思潮的斗争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挥52
第三章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验证和发展62
一、《资本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验证和发展63
二、对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和阐发82
三、《资本论》中关于人的学说88
第四章 恩格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构建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99
一、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性质以及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101
二、阐发辩证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104
三、阐明辩证逻辑与认识论107
四、论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些重要原理112
五、阐释作为自然、社会与思维运动共同规律的辩证法115
一、马克思晚年对东方古代社会的研究120
第五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晚年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120
二、恩格斯对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126
三、恩格斯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129
四、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说明和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阐述133
五、恩格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新阐发140
第六章 欧洲各国无产阶级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147
一、狄慈根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探索147
二、拉法格对唯物史观和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论证154
三、拉布里奥拉对唯物史观的阐发158
四、梅林对唯物史观的捍卫和对哲学史的研究162
五、考茨基对唯物史观的宣传和解释165
第二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传播和发展171
一、普列汉诺夫是在俄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172
第一章 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172
二、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贡献175
三、普列汉诺夫对唯物辩证法的贡献180
四、普列汉诺夫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185
第二章 列宁在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过程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述194
一、批判民粹派的主观社会学,阐发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195
二、批判“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的客观主义,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199
三、批判经济派的自发论,阐述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等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2
四、批判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组织路线、阐述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中的若干辩证关系206
第三章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展211
一、发展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212
二、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原理216
三、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丰富和发展219
四、阐明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重要地位222
五、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相统一的原理224
第四章 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的阐述和发展229
一、阐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230
二、阐述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235
三、阐述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统一的原则239
四、揭示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242
五、阐述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系246
第五章 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哲学总结251
一、关于国家与革命的理论252
二、关于过渡时期阶级斗争的学说255
三、正确处理经济和政治之间的关系260
四、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指导思想265
五、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的伟大事业273
六、对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探讨及其方法论原则279
第六章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282
一、布哈林和德波林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282
二、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阐述289
三、50年代以来苏联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302
第三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31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313
一、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理论的宣传314
二、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323
三、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331
四、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337
第二章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系统化34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346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352
三、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系统化357
第三章 毛泽东哲学思想在各个领域的运用和发展378
一、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的完善378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全面形成387
三、对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系统阐述394
四、以领导方法、工作方法的新发挥398
五、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成熟与完备402
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创立411
第四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毛泽东哲学思想411
二、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的新阐发420
三、毛泽东在哲学上的失误433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新发展442
一、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和发展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443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在实践中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452
三、坚持生产力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破除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461
四、坚持唯物辩证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472
附录:当代国外“新马克思主义”哲学484
一、早期“新马克思主义”485
二、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497
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512
后记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