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哺乳动物野外研究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哺乳动物野外研究方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1145000.jpg)
- 盛和林,徐宏发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750380811X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哺乳动物野外研究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野外考察准备工作1
第一节 课 题设计1
一、立题1
二、立题的意义和科学依据2
三、掌握国内外研究动态3
第二节 选点5
一、典型的景观或生境5
二、研究对象的数量5
三、交通比较方便,有基本的工作条件5
第三节 资料、工具的准备6
一、资料准备6
二、采集工具的准备8
第四节 有关仪器及使用方法13
一、望远镜13
二、夜视仪14
三、无线电遥测仪18
第二章 生境的描述与分析26
第一节 我国生境的主要类型26
第二节 生境的自然地理和文化历史概况28
一、地理位置28
二、地质、地形、气候和水热条件29
三、植被与动物群30
四、文化历史和社会经济状况30
第三节 生境的分析方法31
一、植被定量分析方法33
二、兽类隐蔽所的调查46
三、兽类可利用的食物生物量和水源调查48
四、生境质量的分析与评价50
第三章 兽类的识别58
第一节 与识别有关的形态简述59
一、体形59
二、毛被60
三、头骨和牙齿60
第二节 兽类的识别和检索64
一、中国哺乳动物分目鉴别64
二、食虫目科的鉴别66
三、翼手目科的鉴别71
四、灵长目科及属的鉴别77
五、食肉目科的鉴别79
六、鳍脚目科的鉴别91
七、鲸目科的鉴别92
八、奇蹄目马科种的鉴别94
九、偶蹄目科的鉴别95
十、兔形目科及兔科种的鉴别104
十一、啮齿目科的鉴别107
第三节 直接和间接观察识别122
一、直接观察123
二、活动痕迹的识别124
第四章 兽类习性和行为的研究方法134
第一节 兽类的食性分析134
一、食性的类型135
二、食性的变异136
三、食性的分析方法137
第二节 兽类活动规律的研究方法161
一、直接观察法161
二、标志重捕法169
三、无线电遥测法169
四、同位素和荧光物质示踪法171
五、昼夜和季节活动175
六、领域和家域178
七、集群、扩散及迁移184
第三节 动物的交往和行为189
一、社群等级序位189
二、结合指数194
三、友好关系的维持195
四、繁殖行为196
五、通讯行为199
第五章 种群生态研究方法204
第一节 性别鉴定和怀孕率204
一、性别鉴定方法204
二、繁殖力和怀孕率207
第二节 年龄鉴定方法210
一、牙齿判别年龄法210
二、体重和体长与年龄的关系218
三、阴茎骨与年龄的关系219
四、眼球晶体与年龄的关系220
五、角与年龄的关系221
第三节 兽类的数量统计223
一、数量统计的意义及原理223
二、直接计数法227
三、捕捉统计法236
四、相关指标转换法257
五、相对数量表示法261
第四节 种群数量变动与分析264
一、种群性比264
二、种群年龄分布266
三、出生率与死亡率268
四、生命表272
五、种群重建法280
六、种群周期性波动和中长期预测294
第六章 兽类标本的采集与制作297
第一节 动物的测量298
一、标签298
二、兽类外形和头骨的测量298
第二节 标本的剥制302
一、皮肤的剥离302
二、防腐处理307
三、标本的制作和保存308
四、皮张标本的保存312
第三节 骨胳标本及浸制标本313
一、骨胳标本的制作313
二、浸制标本315
第七章 野外资料的数据处理317
第一节 数据处理的作用和基本准则317
一、数理统计的作用317
二、数理统计的基本准则317
第二节 数据整理319
一、数据整理的目的319
二、原始数据的可靠性审核320
三、数据的归类和分组321
四、数据的标准化326
第三节 平均数、标准差与置信区间327
一、平均数和标准差327
二、标准误和置信区间330
第四节 概率和理论分布333
一、概率的基本概念333
二、理论分布334
第五节 样本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338
一、样本大小相同的组间均数比较339
二、样本大小不同的组间均数比较341
三、成对均数的比较343
四、样本间百分率的比较344
第六节 方差分析346
一、单因素方差分析347
二、双因素方差分析351
第七节 相关与回归354
一、相关程度的度量354
二、直线回归356
三、可以转化为直线方程的曲线回归362
第八章 学术论文的写作364
一、论文写作的准备365
二、论文的写作367
参考文献372
附录1 t值简表376
附录2 F值表0.05概率点377
附录3 F值表0.01概率点378
附录4 相关系数表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