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乡村改革与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乡村改革与发展
  • 金太军,张劲松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805708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乡镇-地方政府-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乡村改革与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乡镇机构改革的比较分析4

乡镇机构的现状及其改革的意义4

乡镇行政体制发展的历史回顾4

乡镇建制的历史回顾4

我国历史上中央政府对国家财力控制的有限性10

20世纪国家政权的现代化与乡镇行政体制的形成12

新中国成立后乡镇行政体制的变迁14

乡镇行政机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8

新农村建设下乡镇行政机构改革的必要性27

新农村建设对乡镇机构改革提出的新要求27

新农村建设下乡镇机构改革的要点分析31

苏南和苏北若干乡镇机构改革比较分析39

乡镇机构改革的生态学比较分析39

比较分析的行政生态学理论工具39

乡镇社会——经济——自然条件比较分析41

乡镇机构设置——政府能力比较分析46

乡镇机构改革两种制度变迁路径的比较分析51

苏北乡镇机构改革恶性循环路径分析51

苏南乡镇机构改革良性循环路径分析54

发达地区的乡镇机构改革实践的比较分析58

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实践的生态学比较分析58

发达地区乡镇社会——经济——自然条件比较分析58

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发达状况导致强政府强社会67

发达地区乡镇政府机构设置——政府能力的比较分析75

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的路径分析83

发达地区乡镇市场成熟与乡镇机构改革的互动84

发达地区乡镇政府有限性地位的确立与乡镇市民社会的互动85

发达地区乡镇政府改革目标与明晰的产权关系之间的互动87

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的重点、难点分析90

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重点的比较与梳理91

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难点的比较与梳理98

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机构改革实践的比较分析101

欠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实践的生态学比较分析101

欠发达地区乡镇社会——经济——自然条件比较分析101

社会——经济——自然条件落后状况导致强政府弱社会111

欠发达地区乡镇政府机构设置——政府能力的比较分析115

欠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的恶性循环路径分析122

欠发达地区乡镇市场不成熟与乡镇机构膨胀122

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机构膨胀与产权关系124

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政府财政危机与机构改革127

欠发达地区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难点分析129

欠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重点的比较与梳理129

欠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难点的比较与梳理142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实践的比较分析150

两类地区乡镇机构改革实践的生态学比较分析150

两类地区乡镇的政府能力差异比较分析150

两类地区乡镇的市民社会力量差异比较分析157

两类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的路径比较分析162

两类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的重点、难点比较分析167

两类地区乡镇政权都存在着内卷化现象167

乡村债务强化了欠发达地区乡镇政权的内卷化171

两类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突破口的比较174

下篇 多视角下的乡村发展研究185

义务教育投入与乡村发展185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历史嬗变与现实反思185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发展阶段185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现状的审视187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国家的义务191

农民成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实质主体的过程191

以农民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的困境192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主体的政策分析197

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投入主体政策的积极影响198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政策的问题分析199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政策建议204

以国家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的构建204

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的政策建议208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理性选择210

增加农民收入与乡村发展217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体制性障碍217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体制性障碍之一:政府失灵217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体制性障碍之二:市场失灵223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体制性障碍之三:政府与市场交叉失灵228

小结235

增加农民收入的博弈分析236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农民增收方面的博弈237

政府与农民在农民增收方面的博弈238

国内农民与国外竞争者在农民增收方面的博弈241

纳入全球化体系后增加农民收入与乡村发展244

纳入全球化体系后乡镇政府的错位、失衡和两难244

乡镇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整体构想253

乡镇政府增加农民收入政策的具体设计260

农民工利益保障与乡村发展266

农民进城打工与乡村发展266

遭遇到WTO挑战后衰败的农村迫使农民外出打工寻找出路268

城乡治理的两极化是影响乡村发展的深刻的社会根源278

城市与农村在争夺社会资源中的博弈导致农民进城务工279

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权益保障与乡村发展282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政策的内容283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政策执行的困境285

保障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权益的措施291

公共危机背景下的农民工权益保障与乡村发展293

公共危机发生的频繁性及将农民工纳入危机管理体制的意义294

公共危机发生后影响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因素295

公共危机发生后农民工权益失去保障的原因297

公共危机发生后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途径299

农民政治参与乡村发展306

让农民参与到乡村发展中来306

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与乡村发展的对立309

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对乡村发展的消极影响309

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诱因分析310

农民政治参与冷漠的深层原因剖析315

利益视角下的农民政治冷漠分析315

经济、制度和心理视角下农民政治冷漠的原因透视321

农民政治参与冷漠的消极效应326

完善农民对乡村事务参与的措施330

实现农民参与乡村事务的有序化330

推动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335

以农民利益为核心推进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339

消解农民政治参与的冷漠342

构建公共财政体制与乡村发展347

传统集权型财政体制的弊端347

传统集权型财政体制对农村资源的汲取348

传统集权型的财政体制对减轻农民负担的制度锁闭352

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以减轻农民负担354

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的诱致性制度变迁355

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的强制性制度变迁356

构建适应乡村发展需要的公共财政制度360

适应减轻农民负担需要的公共财政制度构建360

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365

主要参考文献3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