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通史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人民通史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1155076.jpg)
- 张舜徽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6003241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53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通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文字4
(一) 远古汉字的发生与发展4
第五部分 学艺编4
(二) 汉字发展到很多以后,出现了“六书”的理论7
(三) 古代字书的源流和体例12
(四) 古代字书的旁支之一--音韵书18
(五) 古代字书的旁支之二--训诂书20
(六) 综述清代学者的成就24
(一) 记载文字的工具(甲骨、金石、竹木、缣帛和纸)25
二 书籍25
(二) 传播文字的工具(印刷术的发明)35
(三) 远古书籍的几种形式41
(四) 著作、编述、抄纂三者的区别44
(五) 古代书籍大部分是由集体写成的46
(六) 历代集体修书的事实48
(七) 历代集体校书的工作51
(八) 历代图书的编目和分类54
(九) 历代类书、丛书的纂辑58
(十) 历代图书的集中和散佚64
三 文学71
(一) 先秦文学71
甲 抒情作品71
乙 纪实作品74
丙 说理作品75
(二) 两汉文学77
(三) 魏晋南北朝文学79
(四) 隋唐文学83
(五) 宋元文学87
(六) 明清文学92
四 史学99
(一) 远古记事的原始形式和先秦史籍的出现99
(二) 百科全书式通史--《史记》奠定了中国史学的基础106
(三) 通史的续修工作111
(四) 仿效《史记》写作形式“具体而微”的纪传体断代史115
(五) 仿效《史记》写作形式“得其一体”的编年史和制度史127
(六) 史论、史评、史钞、史考等类书籍的相继出现132
五 方志学143
(二) 方志的地位和作用146
(三) 方志与沿革地理的关系149
(四) 方志中重要内容之一--地图152
(五) 方志中重要内容之二--图表155
六 文献学160
(一) 文献学的范围和任务160
(二) 文献整理的具体工作之一--抄写162
(三) 文献整理的具体工作之二--注解164
(四) 文献整理的具体工作之三--翻译166
(五) 文献整理的具体工作之四--考证170
(六) 文献整理的具体工作之五--辨伪172
(七) 文献整理的具体工作之六--辑佚175
七 哲学178
(一) 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概况178
(二) 周秦道家所阐明的人君南面术182
(三) 汉代学者多深通道家“无为”的要义187
(四) 古书所称“危微精一”,实即人君南面术191
(五) 两千余年间儒学分歧的原因与趋向195
八 宗教199
(一) 宗教的发生、发展和变化199
(二) 中国自有的宗教--道教201
(三) 由国外输入的佛教206
(四) 由国外输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213
(五) 封建统治者利用宗教麻醉人民218
九 音乐221
(一) 音乐的起源和原始社会的音乐221
(二) 奴隶社会的音乐(上)222
(三) 奴隶社会的音乐(下)226
(四) 封建社会的音乐(上)230
(五) 封建社会的音乐(下)233
(六) 宫廷雅乐的作用和影响236
十 书画239
(一) 原始社会的书画239
(二) 奴隶社会的书画240
(三) 封建社会的书画一(秦、汉)243
(四) 封建社会的书画二(魏、晋、南北朝)246
(五) 封建社会的书画三(隋、唐、五代)249
(六) 封建社会的书画四(宋、元、明、清)251
(七) 历代书画家的继承与创新255
一 政治263
姬旦263
第六部分 人物编263
管夷吾264
公孙侨266
邓析268
李悝269
西门豹270
申不害272
赵武灵王273
公孙鞅274
范雎276
李斯277
萧何279
诸葛亮280
谢安283
王猛284
魏徵286
松赞干布(附文成公主)287
王安石289
耶律楚材291
张居正293
林则徐296
二 军事300
孙武300
吴起302
孙膑304
卫青305
霍去病306
赵充国308
祖逖309
李纲310
成吉思汗313
戚继光314
努尔哈赤317
三 英杰320
苏武320
张骞321
王昭君323
班超324
岳飞325
文天祥328
于谦330
史可法333
郑成功335
夏完淳337
谭嗣同340
秋瑾341
四 哲学343
老聃343
庄周345
墨翟346
荀况348
韩非349
司马谈351
王充353
鲍敬言354
范缜356
柳宗元358
张载359
李贽361
王夫之362
廖燕364
戴震365
龚自珍367
魏源369
康有为371
严复373
五 教育375
孔丘375
孟轲378
董仲舒379
马融381
邴原382
王通383
胡瑗384
朱熹385
陆九渊387
王守仁388
孙奇逢390
张履祥391
颜元(附李塨)392
江永394
张之洞395
扁鹊397
六 医学397
淳于意398
涪翁(附程高、郭玉)399
张仲景400
华佗401
王叔和402
陶弘景403
钱大昕403
孙思邈404
王惟一406
刘完素(附张从正)407
宋慈410
李时珍412
(一) 方志的源流和体例413
傅山413
徐大椿415
王清任416
七 科学418
张衡418
马钧419
祖冲之421
贾思勰422
苏颂423
沈括424
李诫426
郭守敬427
王祯429
朱载堉430
徐光启431
宋应星433
王锡阐434
梅文鼎435
明安图436
王贞仪437
李善兰438
华蘅芳439
公输般441
八 工技441
李冰442
赵过443
蔡伦444
宇文恺445
李春446
喻皓447
毕升448
黄道婆449
潘季驯451
史游453
九 字学453
许慎454
徐铉(附徐锴)455
桂馥456
段玉裁457
吴大澂458
孙诒让459
十 文学462
屈原462
贾谊464
陶渊明465
李白466
杜甫467
白居易468
韩愈469
欧阳修470
苏轼471
陆游472
辛弃疾473
关汉卿474
王实甫475
施耐庵477
罗贯中478
曹雪芹479
十一 史学481
司马迁481
班固483
荀悦484
常璩485
刘知几486
杜佑487
司马光488
郑樵490
袁枢491
马端临492
黄宗羲493
章学诚494
十二 文献学496
刘向(附刘歆)496
郑玄497
陆德明498
胡应麟499
顾炎武501
王念孙502
纪昀504
十三 地理学506
裴秀506
郦道元507
贾耽508
朱思本509
郑和511
罗洪先512
徐霞客513
顾祖禹(附刘献廷)514
十四 宗教516
法显516
鸠摩罗什517
玄奘518
鉴真519
十五 书法521
王羲之(附王献之)521
欧阳询522
颜真卿522
柳公权523
蔡襄524
黄庭坚524
赵孟頫525
米芾525
康里巙巙526
文徵明526
伊秉绶527
何绍基527
十六 绘画529
顾恺之529
展子虔530
王维530
韩斡531
顾?中532
李公麟532
张择端533
沈周533
徐渭534
朱耷535
原济535
华?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