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苏联史纲 1953-1964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苏联史纲 1953-1964](https://www.shukui.net/cover/32/31161116.jpg)
- 陈之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24553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2页
- 主题词:现代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苏联史纲 1953-1964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从马林科夫到赫鲁晓夫1
第一节 最初的五个月1
新领导班子的建立1
反对贝利亚的斗争5
集体领导体制15
第二节 马林科夫政府的内外政策18
马林科夫在最高苏维埃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18
内政:为了经济的高涨23
外交:在缓和中求发展27
马林科夫辞职31
第三节 赫鲁晓夫执政37
从农业打开通向最高权力之路43
赫鲁晓夫在权力斗争中取胜的原因47
第二章 苏共二十大和50年代后半期的政治生活47
第一节 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47
大会的准备和召开50
大会的主要内容56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62
大会以后的情况67
第二节 苏共党内的新斗争67
苏共领导机构内部矛盾的明朗化70
1957年6月18日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70
1957年苏共中央六月全会74
第三节 赫鲁晓夫权力的进一步巩固82
反对朱可夫的斗争82
苏共第二十一次非常代表大会88
第三章 50年代后半期的农业问题94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进展和问题94
垦荒运动94
畜牧业、玉米和赶超美国99
农业管理方面的改革106
第二节 农业机器拖拉机站的改组109
农业机器拖拉机站管理体制的弊病109
农业机器拖拉机站改组的经过112
农业机器拖拉机站改组后的情况115
第三节 义务交售制的变革与取消119
义务交售制存在的问题119
义务交售制变革与取消的过程121
义务交售制取消的后果124
第四节 对赫鲁晓夫农业体制改革的评价128
改革的积极意义128
改革的局限性132
第四章 50年代后半期的工业问题135
第一节 苏联工业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135
苏联工业发展的成就和问题135
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客观前提的成熟141
第二节 工业和建筑业改组146
改组的原则和设想148
改组的第一阶段(1957—1958年)154
改组的第二阶段(1959—1961年)157
改组的收缩与失败的原因162
第三节 50年代后期工业生产状况162
工业发展速度165
工业结构和投资政策168
生产力布局的变化170
第五章 60年代上半期的政治经济170
第一节 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170
大会的召开和主要议程170
苏共新纲领172
对斯大林的再批判182
第二节 经济上的问题与对策187
速度降低,结构畸形,效益不高187
按生产原则改组各级党的领导机构195
“利别尔曼建议”的讨论与试验200
1963年的农业灾难203
第三节 赫鲁晓夫下台208
改革的失误与积怨208
罢免赫鲁晓夫的密谋活动213
1964年10月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和中央全会218
第六章 民族政策与民族问题222
第一节 民族政策的调整222
为部分被流放的少数民族恢复名誉226
扩大少数民族地区的自主权230
其他方面推行的灵活、宽松的民族政策233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教事业的发展233
苏联政府经济政策的推动235
加盟共和国工业的发展237
加盟共和国农业的发展239
加盟共和国文教事业的发展242
第三节 民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42
经济政策方面的失误243
大俄罗斯主义得不到抑制246
宗教政策的失误246
移民政策的消极影响246
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被降格247
民族理论上的失误249
第四节 地方民族主义的上升251
地方民族主义的主要表现251
地方民族主义上升的原因254
第七章 对外政策与国际关系257
第一节 解决战后遗留问题的政策259
奥地利问题的解决259
1955年四大国首脑日内瓦会谈260
苏日复交261
柏林危机(1958—1961)262
第二节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265
与联邦德国建交265
与英、法等国关系的改善266
与美国关系中的问题269
苏联的军事战略和裁军政策275
第三节 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278
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278
与南斯拉夫关系的恢复和发展279
1956年10月苏波会谈282
苏联与匈牙利事件285
苏中关系289
第四节 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294
向南亚、东南亚国家提供援助296
插足中东、并向非洲国家渗透299
第八章 文教科技事业的发展306
第一节 思想文化策的调整和“解冻”思潮的兴起306
苏共发展文化的指导方针306
思想文化政策的调整308
“解冻”思潮的兴起和曲折发展312
第二节 教育事业的发展316
1958年教育改革316
中等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319
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的发展322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进步323
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323
科学技术取得进展的原因326
科学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28
第四节 文学艺术领域的新变化329
文学创作的繁荣和多样化329
戏剧、电影艺术的成就333
大事年表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