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采油物理原理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采油物理原理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1162693.jpg)
- (美)麦斯盖特(M.Muskat)著;俞志汉,李奉孝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15037·2051
- 出版时间:1979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采油物理原理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本书讨论的主要内容1
1-2 油潴2
1-3 含油岩石的特性4
1-4 油潴的边界7
1-5 油潴的构造分类11
1-6 油潴采油工艺12
第二章 油层流体的物理性质和动态14
2-1 单组分系统15
2-2 天然气纯碳氢化合物的压缩系数18
2-3 压缩系数的物理性质和范德瓦方程式21
2-4 双组分系统24
2-5 临界区域附近双组分系统的动态和衰退现象27
2-6 双组分系统的组成对相变化的影响33
2-7 多组分系统及其总的特性40
2-8 油气混合物的体积变化47
2-9 复杂碳氢化合物的相变化和平衡常数57
2-10 平衡常数的应用67
2-11 石油和天然气的粘度71
2-12 油层中液体的表面张力77
2-13 油田水81
2-14 结束语82
第三章 含油岩石的性质及其与石油采收率的关系,岩心分析88
3-1 地下岩石中液体的含量88
3-2 含盐性91
3-3 “泥质”砂层的渗透率91
3-4 油、水饱和率资料解释94
3-5 岩石的束缚水饱和率102
第四章 非均质液体流动理论的动力学基础109
4-2 两相系统的“渗透率-饱和度”关系;气-液混合物113
4-3 两相系统的“渗透率-饱和度”关系;不可混的液体120
4-4 三相系统的“渗透率-饱和度”关系122
4-5 “渗透率-饱和度”曲线的物理解释124
4-6 “渗透率-饱和度”关系曲线的意义;平衡饱和度133
4-7 流动方程式138
4-8 毛细管现象;毛细管压力,排挤压力和运移压力140
4-9 天然气和液体在地层中的分布147
4-10 毛细管现象的动力学效应155
4-11 结束语159
第五章 非均质液体恒定流动系统;采油指数(产油率)166
5-1 线性系统(单向流动系统)167
5-2 径向流动;不流动的水相169
5-3 两相液体的径向流动;没有游离气的流动174
5-4 三相径向流动177
5-5 产油率(采油指数),理论探讨180
5-6 产油率的矿场量测183
5-7 产油率测定值的应用189
5-8 结束语191
第六章 普通油潴力学194
6-1 油层能量的分类和采油机理194
6-2 油层驱动方式的一般特性199
4-1 渗透率的概括概念199
6-3 水能驱动202
6-4 气能驱动205
6-5 物质平衡原理和基本方程式207
6-6 物质平衡方程式的应用--在无边水进入时213
6-7 物质平衡方程式的应用--水部分驱油时218
6-8 结束语224
第七章 气驱油层228
7-1 引言228
7-2 溶解气驱地层中发生的各种过程的主要方程式229
7-3 溶解气驱油潴采油的理论过程235
7-4 溶解气驱油潴中地层流体和岩石的性质对采油过程的影响239
7-5 有气顶但无重力排泄的油潴251
7-6 溶解气驱油田中生产指数和产量的递降254
7-7 气驱地层注气和维持地层压力261
7-8 起始条件对注气效率的影响267
7-9 计算气驱油潴中采油过程的物质平衡方法274
7-10 气驱地层中产量递降的矿场实际数据276
7-11 气驱地层驱动方式的现场观察279
7-12 矿场注气经验284
7-13 注气概述289
7-14 重力排泄的一般概念293
7-15 重力排泄和气顶膨胀下的采油过程297
7-16 重力排泄时油潴驱动方式的矿场实际观察303
7-17 部分水驱的油潴308
7-18 结束语320
第八章 水压驱动油潴333
8-1 引言333
8-2 水压驱动地层中水移动作为简单稳定流来处理335
8-3 供不系统中液体的弹性概念341
8-4 由无限大水潴供水的水压驱动系统中的压力变化346
8-5 在油水环形接触面上压力已定且径向对称的无限大含水层354
8-6 具有环形油水边界和径向对称的有限大的水潴362
8-7 非径向对称的水压驱动系统370
8-8 电分析仪372
8-9 东得克萨斯油田378
8-10 司马考伟尔碳酸盐油田382
8-11 用注水法维持地层压力。米德维油田386
8-12 水压驱动方式的补充例子388
8-13 具有底水压头的油潴;物理概念390
8-14 具有底水压头的油潴;解析表示式和井的生产率394
8-15 具有底水压头的油潴;驱油效率;油水比398
8-16 底水压头驱动储油层中各向异性介质的渗透率和布井的作用407
8-17 某些水压驱动的实际问题411
8-18 结束语418
第九章 二次采油法427
9-1 引言427
9-2 分析法和模拟法研究二次采油系统的局限性432
9-3 注水井的不稳定时期433
9-4 注水井的干扰438
9-5 油层注水的矿场经验446
9-6 注水实践和采用注水的条件450
9-7 地层注气二次采油法及一些理论见解457
9-8 地层注气的矿场经验462
9-9 地层注气实践465
第十章 凝析气藏472
10-1 引言472
10-2 凝析气藏中碳氢化合物的特性472
10-3 凝析气藏的枯竭过程476
10-4 地层中气体的循环--概论485
10-5 分析性地求气体循环时的清扫效率486
10-6 电位测量模型的原理495
10-7 气体循环系统中渗透率不均匀的影响499
10-8 凝析气藏的矿场实际观察511
10-9 凝析气藏的实际开发情况516
10-10 结束语526
第十一章 井的布置、石油采收率和可采储量535
11-1 引言535
11-2 井的布置536
11-3 布井的物理观点和水压驱动系统540
11-4 气驱油田的布井和物理可能总采收率543
11-5 气驱油田中的经济可能总采收率和布井545
11-6 布井与石油采收率关系的矿场观察551
11-7 井的干扰现象555
11-8 石油采收率与可采储量563
11-9 气驱地层的石油采收率565
11-10 水压驱动地层的石油采收率568
11-11 重力排泄时的石油采收率572
11-12 可采储油量574
11-13 采油物理的几个主要任务578
11-14 结束语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