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思想教育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武怀堂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夏出版社
- ISBN:7800530108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思想教育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心理和思想的概述1
一 什么是人的心理1
第一章 绪论1
二 什么是人的思想9
三 心理学与思想教育10
第二节 什么是思想教育心理学12
一 思想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12
二 思想教育心理学的特点和理论基础13
一 思想教育心理学的原则16
第三节 思想教育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16
二 思想教育心理学的方法18
第四节 学习思想教育心理学的意义22
一 学习思想教育心理学的一般意义22
二 学习思想教育心理学的特殊意义23
第二章 知觉及对人的认知27
第一节 知觉的概述27
一 知觉的基本含义27
二 知觉的基本种类28
三 知觉的基本特性30
第二节 对人的认知过程36
一 对人的认知的基本含义36
二 对人的认知所依赖的因素37
三 对人的认知经常出现的几种偏差38
四 培养良好的观察力,提高正确认知人的能力41
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44
一 思维的基本含义44
第三章 思维的过程及思维品质的培养44
二 思维的基本种类45
三 思维的基本形式46
四 思维的主要作用47
第二节 思想教育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48
一 思想教育的思维过程48
二 思想教育的思维方法51
第三节 解决思想问题的思维程序和创造性思维53
一 解决思想问题的思维程序53
二 创造性思维54
三 影响解决思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因素56
第四节 思维的品质及其培养59
一 思维品质的个别差异59
二 思想教育者应具备的思维品质62
三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63
第四章 注意的运用和训练65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65
一 注意的基本含义65
二 注意的生理机制66
三 注意的外部表现67
第二节 注意的种类及其产生的条件68
一 无意注意及其产生的条件68
二 有意注意及其产生的条件69
三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71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及其培养72
一 注意品质的个别差异72
二 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74
一 灵活运用无意注意规律75
第四节 注意在思想教育中的运用75
二 积极运用有意注意规律76
第五章 个性的形成和塑造78
第一节 个性的概述78
一 个性的基本含义78
二 个性的心理结构79
三 个性的形成和发展80
第二节 个性的基本特点82
一 共同性和个别性的统一82
二 积极性和消极性的统一83
三 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83
四 制约性和能动性的统一84
第三节 个性的塑造85
一 正确认识人的个性85
二 准确掌握人的个性87
三 积极塑造人的个性88
一 需要的基本含义89
二 需要的基本种类89
第一节 需要的概述89
第六章 需要的满足和调节89
第二节 根据需要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93
一 需要的客观性与思想教育94
二 需要的多样性与思想教育96
三 需要的联系性与思想教育98
四 需要的发展性与思想教育99
五 需要的反复性与思想教育100
六 需要的差异性与思想教育101
七 需要的中心性与思想教育102
八 需要的两重性与思想教育103
九 需要的制约性与思想教育105
第七章 动机的预测和激励107
第一节 动机的概述107
一 动机的基本含义107
二 动机的基本种类109
三 动机的基本特性111
一 引起动机的主要因素112
第二节 动机的产生和预测112
二 预测动机的基本途径115
第三节 正确动机的培养与激励118
一 提高目标引力118
二 增强外界压力119
三 加大内部动力120
一 兴趣的基本含义122
二 兴趣的主要作用122
第一节 兴趣的概述122
第八章 兴趣的培养和激发122
三 兴趣的形成和发展123
第二节 兴趣的分类及其个别差异125
一 兴趣的基本种类125
二 兴趣的个别差异127
第三节 良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130
一 搞好活动目的教育,培养和激发间接兴趣130
二 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培养和激发直接兴趣131
三 强化兴趣刺激物培养和激发稳定兴趣132
四 围绕中心兴趣,培养和激发广博兴趣133
五 运用兴趣迁移率,以趣导趣134
六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和激发健康兴趣135
第九章 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的确立136
第一节 理想及其心理分析136
一 理想的基本含义136
二 理想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137
三 理想形成的心理过程138
一 信念的基本含义139
二 信念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139
第二节 信念及其心理分析139
三 信念形成的心理过程140
第三节 世界观及其心理分析142
一 世界观的基本含义及其结构142
二 世界观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144
三 世界观形成的心理过程145
第十章 态度的测量和端正147
第一节 态度的概述147
一 态度的基本含义147
二 态度的基本结构148
三 态度的基本特点149
四 态度的主要作用151
五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152
第二节 态度的测量153
一 量表测定法154
二 自由反应法154
三 投射调查法155
四 设置情境法155
五 观察行为法155
一 态度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156
第三节 建立正确的态度体系156
二 影响态度的主要因素157
三 在思想教育中端正人们的态度160
第十一章 情绪、情感的特征和陶冶164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164
一 情绪和情感的基本含义164
二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165
三 情绪和情感的具体表现166
四 情绪和情感的主要作用170
一 心境及其培养教育172
第二节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与培养教育172
二 激情及其培养教育174
三 应激及其培养教育176
四 道德感及其培养教育177
五 理智感及其培养教育179
六 美感及其培养教育180
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的特征与教育182
一 情绪和情感的情境性与以境育情182
二 情绪和情感的感染性与以情育情183
三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与以需育情184
四 情绪和情感的差异性与以人育情186
五 情绪和情感的社会性与以时育情188
六 情绪和情感的理解性与以知育情189
第四节 正确认识并战胜挫折190
一 挫折的基本含义190
二 挫折的基本原因191
三 挫折的容忍力193
四 挫折后的防卫反应195
五 战胜挫折的基本方法200
第十二章 意志的磨炼和培养202
第一节 意志的概述202
一 意志的基本含义202
二 意志与认识、情绪和情感的关系203
三 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203
四 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206
一 采取决定阶段的意志活动207
第二节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207
二 执行决定阶段的意志活动209
第三节 意志品质的个别差异210
一 意志的自觉性与动摇性210
二 意志的果断性与优柔性211
三 意志的自制性与冲动性212
四 意志的坚韧性与执拗性213
第四节 培养良好意志的基本途径214
一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进行意志品质教育215
二 发展健康的情绪和情感,树立榜样215
三 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加强体育锻炼216
四 在克服困难过程中培养,从千百件小事做起217
第十三章 气质的诱导和利用219
第一节 气质的概述219
一 气质的基本含义219
二 气质的生理基础220
三 气质类型的特征222
第二节 气质的测查和鉴别224
一 测查和鉴别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24
二 测查和鉴别的主要内容和方法225
三 测查和鉴别应注意的主要问题229
第三节 正确认识和对待不同气质的同志230
一 正确认识人的气质230
一 表扬和批评的基本含义232
二 正确对待不同气质的同志233
第十四章 性格的鉴定和锤炼237
第一节 性格的概述237
一 性格的基本含义237
二 性格的基本特点238
三 性格与其它心理现象的关系241
第二节 如何了解和掌握人的性格242
一 性格的基本类型242
二 性格的主要特征245
三 性格的具体表现249
四 优劣性格的鉴定251
一 性格形成的基本条件253
第三节 性格的形成与培养教育253
二 培养与矫正性格的基本方法257
第十五章 青年的心理特点和培养教育260
第一节 掌握青年的一般心理特点开展积极的思想教育260
一 青年的自我意识与思想教育260
二 青年的独立性、自尊心与思想教育263
三 青年的观察力、想象力与思想教育264
四 青年的记忆力、思维力与思想教育266
五 青年的情绪、情感与思想教育267
六 青年的意志、性格与思想教育269
七 青年的需要、兴趣与思想教育272
八 青年的性意识与思想教育272
一 城镇青年的心理特点与思想教育273
第二节 针对青年的不同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273
二 农村青年的心理特点与思想教育275
三 少数民族青年的心理特点与思想教育276
四 独生子女青年的心理特点与思想教育277
五 干部家庭青年的心理特点与思想教育278
六 先进青年的心理特点与思想教育279
七 后进青年的心理特点与思想教育282
第十六章 健康心理的促进和发展286
第一节 心理卫生的概述286
一 心理卫生的基本含义286
二 心理卫生的基本内容287
三 心理卫生的主要作用289
四 心理卫生与思想教育的关系291
第二节 矫正不良心理促进身心健康292
一 心理是否异常的划分标准292
二 心理健康者的主要特点295
三 不良心理的矫正296
一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99
第三节 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299
二 正视自我,接受现实的自我300
三 确定适度的抱负水平300
四 培养健康的情绪和情感301
五 防止和克服心理冲突301
六 积极参加各种活动301
七 有规律地生活302
第十七章 谈话的心理分析303
第一节 谈话的概述303
一 谈话的基本含义303
二 谈话的基本种类304
三 谈话的主要作用306
第二节 谈话对象的心理状态307
一 谈话前的心理状态307
二 谈话后的心理反应309
三 影响谈话对象心理状态的因素311
第三节 取得最佳谈话效果的条件314
一 准备充分,时机适当314
三 以情动人,以理服人316
二 态度诚恳,启发自觉316
四 因人而异,方法灵活319
第十八章 表扬和批评的心理分析322
第一节 表扬和批评的概述322
二 表扬和批评的基本形式322
三 表扬和批评的心理依据324
四 表扬和批评的心理效应324
第二节 如何实施有效的表扬和批评326
二 表扬和批评的过程要说理327
一 表扬和批评的态度要真诚327
三 表扬和批评的时机要恰当328
四 表扬和批评的分寸要适中328
五 表扬和批评的方式要有别329
六 表扬和批评的方法要多样329
八 表扬和批评的标准要严格330
九 表扬和批评者应该有威信331
一 能力的基含本义332
第一节 能力的概述332
第十九章 思想教育者的能力及其提高332
二 能力的基本种类333
三 能力的个别差异335
四 能力的鉴别方法337
第二节 思想教育者的能力结构341
一 敏锐的观察能力343
二 较强的分析能力344
三 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345
四 善于协调的组织能力345
五 一定的自制能力346
六 开拓创新的能力347
七 良好的表达能力348
第三节 思想教育者能力的形成与发展349
一 良好的先天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349
七 表扬和批评的人数要得当350
二 努力学习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条件350
三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351
四 积极参加思想教育的实践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根本途径354
后记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