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西斯体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西斯体制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1166001.jpg)
- 朱庭光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19185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741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7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西斯体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序论[朱庭光]1
第一编 德国法西斯体制49
第一章 纳粹体制的确立49
第一节 纳粹主义的产生和纳粹党的崛起49
纳粹主义兴起的社会历史根源50
纳粹党和希特勒54
纳粹党与传统权势集团的勾结58
第二节 纳粹政权的建立63
大危机与希特勒执政63
权力再分配的斗争70
统治德国的权势集团新组合76
第三节 纳粹体制的思想理论基础81
种族主义的“民众共同体”82
超人统治的“领袖原则”87
国家全面控制的“一体化”92
暴力强制的“权力意志”97
第二章 纳粹政治体制101
第一节 权力结构103
“领袖国家”104
“一党专政”与“党国一体”111
单一制中央集权国家122
司法系统129
第二节 监控与镇压体系129
党卫队与党卫队保安处134
盖世太保与德国中央保安局140
集中营制定148
第三节 军队体系152
希特勒对国防军的控制153
领率机关与指挥体制157
武装党卫队与军事情报局162
第三章 纳粹经济体制170
第一节 形成与演变过程170
纳粹党的经济主张和思想171
“沙赫特时代”176
第二个“四年计划”182
“施佩尔时代”186
第二节 经济结构190
所有制关系190
工业194
农业199
金融202
第三节 国家干预机制205
国有化与再私有化206
公共工程与军事订货209
为国家筹措资金的金融政策211
强化集中与垄断213
干预投资215
管制价格、工资和劳动力216
管制外汇与外贸220
第四章 纳粹文教体制和社会控制机制224
第一节 文化体制225
所谓“德意志文化”225
纳粹宣传思想与手段229
文化控制与宣传机构234
文化荒漠239
纳粹教育思想与主管机构244
第二节 教育体制244
大学248
中小学253
校外教育与特种学校257
第三节 社会控制和迫害263
纳粹社会政策思想和社会组织网络263
社会笼络和社会心理拉平268
基督教会275
种族灭绝281
第二编 意大利法西斯体制289
第一章 极权主义政治体制289
赢得权势集团的进一步支持290
第一节 极权制的确立290
以暴力恐怖推行一党专政293
法西斯党内的两派斗争301
清洗极端派305
党和国家最高权力合一310
极权制立法315
第二节 国家法西斯党的理论与机构320
极权主义国家观320
极端民族主义的扩张理论324
领袖主宰制329
党的组织系统及附属组织334
国家安全志愿民兵338
第三节 国家机构和王权341
内阁的组成与成员更迭341
徒有虚名的众参两院344
秘密警察--奥夫拉348
令人生畏的特别法庭351
外强中干的法西斯军队354
国王的权力和影响357
第二章 经济领域的国家干预制365
第一节 法西斯政权建立前的意大利经济365
法西斯当政前的经济概况36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萌芽及一战期间的发展370
法西斯党经济主张的变化374
德·斯特法尼的“新经济进程”377
第二节 从自由经济到国家干预377
对金融业开始实施国家干预381
干预农业的三大“战役”383
对劳资关系和劳动工资的国家控制387
第三节 全面确立国家干预制390
大危机与施行“急救手术”390
国家干预机构的建立396
伊利模式国家垄断资本集团400
第三章 法西斯职团国家407
第一节 职团制的确立407
法西斯党执政前的职团运动408
法西斯职团主义的思想内核412
建立职团制的步骤415
第二节 纵横交错的职团组织体系421
职团评议会422
内阁职团部与职团425
劳动法庭430
第三节 职团国家的实质及其影响434
将极权统治推向顶峰434
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渠道437
职团国家与战争440
职团制的国际反响442
第一节 教育改革与法西斯化445
第四章 教育体制的法西斯化445
教育体制改革的提出446
真蒂莱及其教育思想449
教育法西斯化的主导思想453
第二节 教育法西斯化的过程和内容456
教育体制改革的开端457
学制改革461
调整机构和教育法西斯化466
其他重大举措470
第三节 课外训练472
训练宗旨与组织472
军事训练和体育训练477
假期服役训练与辍学训练480
第三编 日本法西斯体制485
第一章 向法西斯体制演变485
第一节 体制变动的动因与前提486
全面危机与法西斯化486
高桥财政的成效与失败492
军部与财阀的联盟498
新官僚与内阁调查局505
第二节 法西斯体制的构想511
国防国家体制的提出511
“一国一党”论517
国体论的主张524
协同主义方案529
第三节 国家体制的逐步法西斯化534
国防国家体制开始建立535
内外交困加剧539
“近卫热”与新党新体制运动544
第二章 国防国家政治体制548
第一节 近卫新体制的波折549
大政翼赞会的成立550
翼赞会机构与实践纲要553
翼赞会被迫改组556
新体制受挫原因561
重振翼赞会564
第二节 翼赞政治体制的建立564
翼赞选举568
翼赞议会和翼赞政治会574
翼赞会的作用及其评价581
第三节 东条极权体制的形成587
统裁主义587
权力机构的局部改组592
凭借天皇绝对权威的个人独裁制597
高压统治变本加厉602
第四节 权势集团的重新组合608
宫内集团与军部结盟609
军部权势集团的威势617
革新官僚的横向结合622
政党人士参与结盟的方式627
第三章 统制经济体制633
第一节 统制经济体制的形成633
统制经济的思想源流634
企划院及其经济职能641
经济新体制的确立648
以“民有国营”为主体的统制经济656
第二节 财阀、地主与体制变革665
财阀的改组665
财阀的地位和作用673
寄生地主制的衰落680
第四章 国民统制与精神统制686
第一节 国民统制网络687
产业报国运动及其组织688
农村经济更生运动与农报联盟694
町内会、部落会与邻组704
法西斯国民统制与社会传统709
第二节 思想文化统制714
文化统制的准则、法令与机构714
教育体制的改组720
“强制的同质化”728
愚民政策与国民心理735
后记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