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 (苏)季塔连科主编;愚生,重耳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ISBN:2188·7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序言1

引言6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什么,教导什么?6

伦理学的对象6

伦理学的宗旨9

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伦理学思想:主要的派别和阶段12

“德谟克利特路线”与“柏拉图路线”12

马克思主义以前伦理学学说的分类14

马克思主义以前伦理学的主要阶段20

第一章 道德的社会制约性和阶级制约性26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道德的社会经济基础26

道德受社会关系的制约27

关于道德的类型30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作用。客观与主观的辩证法31

阶级利益与道德33

二、道德的阶级性和全民性33

道德中全民性与阶级性的相互依存关系40

三、革命和道德44

道德中的革命和革命中的道德44

革命伦理学的创造性质49

第二章 道德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54

一、原始公社制度下道德的起源及其状况56

道德的产生56

氏族制的风尚59

道德进步:是幻想呢还是现实?63

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道德66

奴隶社会的阶级道德66

封建主义时期的等级一行会道德70

三、资产阶级道德及其危机75

资产阶级道德体系总评75

资产阶级道德发展诸阶段77

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的资产阶级道德79

“消费的”道德81

“虚无主义的”道德83

四、共产主义道德--人类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85

道德进步的标志85

人的道德完善的前景89

第三章 道德的实质、结构和功能91

一、道德的特殊性和主要功能91

道德是掌握世界的特殊方法93

道德的主要功能97

二、社会中的道德关系体系100

道德价值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100

道德调节体系104

三、道德意识的结构108

准则--道德意识结构的组成因素108

价值方针111

道德动机、道德评价和道德自我评价115

良心和义务是个人自我控制的道德-心理机制122

选择可能性和选择能力131

一、道德选择的处境131

第四章 道德选择问题131

对道德选择所负责任的度135

道德的冲突140

二、道德目的与道德手段的统一144

目的是为手段辩护吗?144

道德选择的效果性149

三、行为:动机和结果152

行为的选择152

“行为的路线”157

第五章 生活意义、理想、幸福160

一、人的最高社会需要160

“生死攸关的”问题160

最高社会需要的形成161

二、科学唯物主义世界观论人的本质、人的生活意义和理想164

为了探索人的本质164

人是自身的创造者166

关于人的使命、人的完善和幸福的错误观念171

历史必须性与现代人的使命173

三、人的最高社会需要和共产主义173

社会主义社会中关于人的生活意义和理想的观念176

幸福和道德181

痛苦、死亡和不朽187

第六章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原则191

一、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192

共产主义的世界观193

最高的道德原则195

二、共产主义的人道主义196

道德的人道主义基础197

资产阶级的慈善事业:旋舍代替帮助198

共产主义人道主义的客观基础200

作为道德要求的人道主义201

三、集体主义和团结一致205

集体主义和利己主义是历史的概念205

集体主义者意味着什么?208

个性繁荣的条件210

四、诚挚的劳动态度及其在个人的创造性完善方面的作用211

劳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道德价值212

不仅为了“亲人”,而且也为了“他人”214

群众性创造的形式218

五、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220

祖国感情和阶级利益220

国际主义与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统一223

一、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230

总的评述230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道德关系230

新道德的源泉235

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各个发展阶段239

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239

发达社会主义的全民道德241

三、道德是解决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因素244

共产主义道德的革命-批判性质244

道德因素作用的增长248

道德发展过程的管理252

社会生活中的职业道德258

第八章 对行为的道德调节的特殊领域258

一、职业上的道德规范258

职业活动的道德问题262

二、爱和婚姻的道德方面263

爱和友谊268

婚姻的道德成熟性274

三、个人的道德修养280

道德意识的修养281

道德感情的修养283

行为和礼貌287

第九章 现代资产阶级伦理学批判292

一、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的伦理学292

价值危机292

伦理学史中每况愈下的支流294

二、存在主义伦理学298

人的存在的真实性和非真实性298

是意志自由还是唯意志论?301

三、新实证主义伦理学305

逻辑实证主义的“中立的”元伦理学306

语言伦理学的幻想308

四、新托马斯主义伦理学310

神学伦理学的社会-思想背景311

道德的目的和生活的意义312

意志自由问题313

主要的美德316

五、伦理学中的自然主义317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和现代的自然主义318

论臆造的人性好侵略320

第十章 道德反共主义批判325

一、共产主义理想与资产阶级理想的冲突325

二、伦理学中反共主义的主要神话329

与集体主义对立的个人主义329

对共产主义者道德信念的歪曲解释332

关于共产主义道德“牺牲”性质的奇谈怪论335

结束语3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