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声表面波原理及其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声表面波原理及其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 武以立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15034·2497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声表面波原理及其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1.1 声表面波技术的发展概况1

1.2 声表面波技术的特点2

1.3 声表面波技术的应用4

第二章 固体中的弹性波6

2.1 弹性波的波方程6

2.2 各向同性介质中弹性表面波的求解9

2.3 各向同性介质中瑞利波的基本特性14

一、瑞利波的质点位移14

二、瑞利波的传播速度15

2.4 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声表面波15

2.5 压电介质中的声表面波21

2.6 在薄层介质中的声表面波26

一、瑞利型波27

二、洛夫波29

2.7 声表面波的波束偏向31

2.8 声表面波的衍射34

第三章 叉指换能器39

3.1 叉指换能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39

3.2 叉指换能器的δ函数模型44

3.3 叉指换能器的脉冲响应模型48

一、叉指换能器脉冲响应与换能器几何结构的关系49

二、叉指换能器脉冲响应的解析表示51

三、叉指换能器输入导纳的计算52

四、电负载的影响55

3.4 叉指换能器的等效电路模型57

一、横向激励纵向振动的体声波换能器的马松等效电路58

二、叉指换能器的马松等效电路及其导纳矩阵59

三、叉指换能器在声同步时的基本特性62

四、叉指换能器声辐射导纳的频率特性64

五、叉指换能器的散射和传输特性65

3.5 叉指换能器的谐波分析67

3.6 叉指换能器的加权73

一、指长重迭加权74

二、抽指加权75

三、相位加权79

四、电容加权81

五、串联耦合加权81

3.7 叉指换能器的二阶效应82

一、叉指电极的反射82

二、声电再生85

三、体波的激发86

4.1 声表面波带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91

一、声表面波带通滤波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91

第四章 声表面波带通滤波器91

二、声表面波带通滤波器的特点92

4.2 声表面波带通滤波器的频域分析92

一、利用δ函数模型分析带通滤波器的频响94

二、利用等效电路模型分析带通滤波器的频响100

4.3 声表面波带通滤波器的时域分析118

一、叉指换能器脉冲响应的均匀抽样及其频谱分布118

二、叉指换能嚣脉冲响应的相位抽样程序及其频谱分布123

三、实现非对称频响的抽样技术131

4.4 对称通带声表面波带通滤波器的设计134

一、利用窗口函数技术综合声表面波带通滤波器134

二、利用数字傅里叶变换技术综合声表面波带通滤波器138

4.5 非对称频响声表面波带通滤波器的设计171

一、利用“积木式”方法综合电视中频滤波器171

二、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和抽样技术综合电视中频滤波器185

三、电视中频滤波器的其他设计方法190

4.6 声表面波窄带滤波器198

一、利用叉指换能器空间谐波响应的窄带滤波器198

二、利用声表面波谐振器的窄带滤波器204

4.7 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匹配网络和封装结构214

一、匹配网络的设计准则214

二、无源匹配网络216

三、封装结构和晶体基片220

4.8 二阶效应对带通滤波器性能的影响224

一、速度各向异性、衍射和束转向224

二、体波效应227

三、金属电极的反射和声电再生效应232

四、三次渡越反射232

五、基片端面的反射233

5.1 声表面波延迟线234

第五章 声表面波信号处理器件234

一、延迟线基片材料的选取235

二、换能器的设计235

三、延迟线的带宽与插入损耗240

四、延迟线的三次渡越抑制243

五、延迟线的温度稳定性246

六、表面波长延迟线246

5.2 声表面波振荡器248

一、模式控制249

二、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250

三、振荡器的调谐和频率调制253

5.3 相位编码发生器和相关器255

一、相位编码信号255

二、相位编码发生器255

三、相位编码相关器256

四、相位编码器件中的二阶效应258

5.4 声表面波色散延迟线260

一、声表面波色散延迟线的工作原理260

二、色散延迟线的结构型式263

三、声表面波色散延迟线的应用266

四、线性调频色散延迟线的设计267

5.5 声表面波卷积器277

一、声表面波卷积器的基本原理277

二、声表面波卷积器的效率279

三、几种典型的表面波卷积器281

四、空闲波284

五、卷积器的信号处理功能285

第六章 声表面波技术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286

6.1 引言286

6.2 脉冲压缩雷达287

一、线性调频脉冲压缩290

二、非线性调频脉冲压缩299

三、离散编码脉冲压缩303

四、结语309

6.3 动目标显示雷达311

6.4 脉冲多普勒雷达315

一、脉冲多普勒雷达原理315

二、SAW器件与CCD器件相结合的多普勒处理器318

三、声表面波CZT分析器320

第七章 声表面波在扩展频谱通信系统中的应用327

7.1 引言327

7.2 宽带合成器330

7.3 同步器335

7.4 匹配滤波器通信系统339

7.5 串-并处理器342

参考文献3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