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关文秘实用大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机关文秘实用大全](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185910.jpg)
- 赵田泽,周举仁主编 著
- 出版社: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80740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秘书学(学科: 基本知识) 公文-写作 写作-公文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机关文秘实用大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概论2
第一章 秘书与秘书工作2
第一节 秘书与秘书学2
一、秘书与秘书学的概念2
二、秘书的类别与层次2
第二节 秘书工作3
一、秘书部门的作用3
二、秘书工作的性质4
三、秘书工作的内容5
第三节 秘书部门的基本职能6
四、秘书工作的原则6
一、参谋咨询7
二、辅佐决策8
三、沟通协调9
四、管理事务10
五、检查督办10
第四节 秘书人员的素质11
一、政治素质12
二、业务素质12
三、善于合作13
二、严守秘密13
第五节 秘书的职业道德13
一、忠于职守13
三、性格素质13
四、恪守信用14
五、文明礼貌14
六、廉洁奉公14
第二章 公文及公文处理工作14
第一节 公文14
一、公文的含义14
三、公文的种类15
二、公文的性质15
四、公文的作用16
第二节 公文处理工作17
一、公文处理的程序17
二、公文处理的要求18
第三节 办公自动化18
一、微机19
二、传真机20
三、电子打字机21
四、录音机21
一、查办的含义及内容22
第四节 查办工作22
二、查办的作用23
三、查办的制度23
四、查办的方法24
五、对查办人员的几点要求25
第二编 公文的写作27
第三章 公文的写作要求27
第一节 公文的格式27
一、标题27
三、收文单位29
二、编号29
四、正文30
五、附件31
六、发文单位的印章及发文日期31
七、主题词32
八、密级和缓急程度的标法32
第二节 公文的规格及注意事项33
第三节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35
第四节 公文语言36
一、公文语言及其类型36
二、使用公文语言应注意的问题38
二、文稿修改的内容42
第五节 文稿的修改42
一、文稿修改的意义42
第六节 文稿的校对43
一、校对的程序43
二、校对的要求44
三、校对的基本方法45
四、校对中应防止的错误45
五、校对的符号46
第四章 一般公文的写作47
第一节 通知47
一、会议通知47
二、一般性通知49
三、批示性通知50
四、指示性通知50
第二节 报告52
一、综合报告52
二、专题报告55
三、答复报告60
四、报送文件、物件的报告60
第三节 请示60
一、事项性请示60
一、公函61
二、报告性请示61
第四节 函、便函61
二、便函62
第五节 通报62
一、通报的分类63
二、通报的作用63
三、通报的写法63
第六节 决定、决议64
二、公告65
三、通告65
一、布告65
第七节 布告、公告、通告65
第八节 批复66
第九节 会议纪要66
第十节 指示67
第十一节 命令、令、指令68
一、命令、令、指令的用途68
第一节 开幕词69
第五澡 杂体公文的写作69
一、开幕词的概念及写作要求69
三、指令和命令的区别69
二、命令、令的种类69
二、开幕词的结构形式70
第二节 闭幕词70
一、闭幕词的概念和作用70
二、闭幕词的结构71
第三节 讲话稿71
第四节 简报72
一、简报的概念及作用72
二、简报的种类72
四、写简报应注意的问题73
三、简报的特点73
五、简报和格式74
第五节 工作总结74
一、工作总结的概念和分类74
二、工作总结的内容75
第六节 按语76
一、按语的概念和分类76
二、按语的写作要求77
第七节 计划77
一、计划的概念和种类77
一、规划的概念78
第八节 规划78
三、计划的写作要求78
二、计划的格式78
二、规划与计划的区别79
三、在制定规划时应注意的问题79
第九节 工作要点79
一、工作要点与计划的区别80
二、工作要点的写法80
第十节 汇报提纲81
一、汇报提纲的概念81
二、汇报提纲的写法81
第十二节 章程82
第十一节 倡议书82
第十三节 大事记83
一、大事记记载的内容83
二、大事记的编写方法84
三、编写大事记的要求84
第十四节 地方志85
一、地主志的概念及种类85
二、编写地方志的基本要求85
三、编写地方志的方法85
第十五节 合同86
三、合同的一般写法87
一、合同的种类87
二、合同的基本内容87
第十六节 协议书88
第六章 新体公文的写作89
第一节 述职报告89
一、述职报告的概念89
二、述职报告的特点90
三、写棕职报告应注意的问题90
四、述职报告的格式91
二、工作研究的特点92
三、写工作研究的基本要求92
一、工作研究的概念92
第二节 工作研究92
四、工作研究的格式93
第三节 跟踪调查报告99
一、跟踪调查报告的概念99
二、跟踪调查报告的特点99
三、写作要求100
四、跟踪调查报告的格式100
二、论证报告的写作要求103
一、论证报告的概念与特点103
第四节 论证报告103
三、论证报告的格式104
四、论证报告的内容与要求104
第五节 评估报告113
一、评估报告的概念及特点113
二、评估报告的写作要求114
三、评估报告的格式114
一、就职演说的概念及特点118
二、就职演说的写作要求118
第六节 就职演说118
三、就职演说的格式119
第三编 秘书部门的几项工作122
第七章 信息工作122
第一节 什么是信息122
一、信息与信息资料122
二、信息的存在形式122
三、信息的特点123
四、信息的分类123
二、信息收集的途径124
一、信息收集的方式124
五、信息的作用124
第二节 信息的收集124
三、信息收集的范围125
四、收集信息的方法125
第三节 信息的处理126
一、处理信息的一般程序126
二、信息处理的原则127
三、处理信息的方法128
四、撰写信息的几点要求129
五、秘书人员如何做好信息工作130
二、运用信息的具体形式131
第四节 信息的运用131
一、信息运用的重要性131
三、信息运用的原则132
第五节 如何做好办公室的信息工作132
一、办公室信息工作的目的132
二、办公室信息工作的重要性133
三、怎样做好办公室信息工作133
第八章 调查研究135
第一节 什么是调查研究135
一、调查研究的概念135
二、调查研究的意义和作用135
三、调查研究的种类136
第二节 调查研究前的准备工作137
一、学好党的有关方针政策137
二、明确调查研究的目的138
三、制定调查研究的计划138
四、熟悉必要的专业知识138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39
一、调查研究的方法139
二、调查研究的原则141
二、调查报告的特点143
一、什么是调查报告143
第四节 调查报告的撰写143
三、调查报告的种类144
四、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144
五、调查报告的格式147
第九章 档案管理152
第一节 档案及档案工作概述152
一、档案及其源流152
二、档案工作154
第二节 档案的收集与归档156
一、档案的收集156
二、文书立卷157
三、案卷的归档160
第三节 档案的整理160
一、档案整理的内容160
二、全宗161
三、档案的分类161
第四节 档案的鉴定162
一、档案鉴定的内容162
二、档案鉴定的标准和步骤163
三、档案鉴定的方法164
一、档案保管的内容和条件165
第五节 档案的保管和统计165
二、档案的统计工作167
第六节 档案的利用168
一、档案利用工作的意义和基本要求168
二、档案的检索169
三、档案著录171
四、档案的编研工作175
五、档案利用的方式176
第七节 档案工作的上等升级177
一、档案上等升级办法177
二、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等级标准179
三、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等级标准说明183
第一节 会议的分类及作用184
一、会议的分类184
第十章 会议工作184
二、会议的作用186
第二节 会议的组织工作187
一、会议的会务工作187
二、会议的文书工作188
三、会议的安全保密工作190
第三节 提高会议效率190
二、从实处着手、提高会议效率191
一、建立严格的会议管理和审批制度191
第四编 写作基础知识194
第十一章 逻辑194
第一节 概念194
一、概念的种类195
二、概念间的关系196
三、概念的限制与概括197
四、定义和划分197
第二节 判断198
一、简单判断199
二、复合判断203
三、多重复合判断205
四、模态判断206
第三节 逻辑规律207
一、同一律207
二、矛盾律208
三、排中律208
四、充足理由律208
第四节 推理209
一、直接推理209
二、演绎推理211
三、归纳推理213
第五节 论证214
一、论证概述214
二、论证的种类214
三、论证的规则215
第十二章 语法216
第一节 词的分类216
一、实词与虚词216
二、实词的分类及特点217
三、虚词的分类及特点220
二、主谓句222
一、非主谓句222
第二节 单句222
第三节 复句223
一、联合复句223
二、偏正复句224
第十三章 修辞226
第一节 词语的选用226
一、要看清表达的内容226
二、要看清公文交流的对象227
三、恰当使用“雅语”和“敬语”227
五、正确运用新词语228
四、要注意真实228
第二节 句子的锤炼229
一、连贯229
二、周密230
三、简炼231
四、生动231
第三节 句式的选择232
一、词序的调整232
二、句式的变化233
三、长短句的搭配234
四、结构的整散235
一、什么是错别字237
第十四章 正确使用汉字和标点符号237
第一节 正确使用汉字237
二、消灭错别字的方法238
三、提高汉字书写水平239
第二节 标点符号及其作用239
一、标点符号在表示语气、口气上的作用240
二、标点符号在句子结构中的作用241
第三节 标点符号的相互关系243
一、点号的等级和使用范围243
二、标号与点号连用244
附:标点用法简表245
附录249
一、公文常用词语例表249
二、新技术革命词语选释250
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56
四、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261
五、中国历史年代简表265
六、地支代月、代时表267
七、韵目代日表268
主要参考书目269
后记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