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晋冀鲁豫边区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晋冀鲁豫边区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1192945.jpg)
- 齐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7800923797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673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6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晋冀鲁豫边区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边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与战略地位1
绪论1
二、行政区划沿革3
附:抗日战争胜利后边区各行政区、专区、县治及市的名称和隶属关系9
三、战前中国共产党在边区各地的组织及活动状况11
第一章 根据地的创建(1937年11月-1938年10月)20
第一节 抗日战争爆发,华北战场的形势20
第二节 八路军在山西前线的作战,华北敌后战场的开辟24
一、中共冀豫晋省委的建立,群众的抗战动员29
第三节 晋冀豫根据地的创建29
二、为晋东南根据地奠基的诸战斗34
三、山西新派力量的兴起及其在根据地创建中的作用40
四、冀西、豫北地区的开辟46
第四节 平原游击战争的开展,平原根据地的开辟49
一、冀南区的开辟49
二、冀鲁豫边、鲁西与湖西根据地的初建55
一、日本“对华问题”的新方针,日军对根据地的分割、封锁64
第一节 武汉、广州失守后敌后战场斗争的激化64
第二章 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1938年11月-1940年12月)64
二、冀南、晋东南区的反“扫荡”与激烈的交通战67
三、冀鲁豫平原根据地的继续开拓与鲁西北危局的挽回71
第二节 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及其被击退79
一、国民党的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政策79
二、国民党对河北的争夺与山西“十二月政变”83
三、边区军民的反摩擦斗争89
四、“漳河划界”95
一、黎城会议,根据地建设方针的提出98
第三节 边区的统一98
二、冀南、太行、太岳行政领导的统一,鲁西、冀鲁豫边两区的分别统一104
第四节 百团大战108
一、战役经过108
二、战役的影响及评价112
第三章 根据地的坚持(1941年1月-1942年12月)135
第一节 日本侵略者的猖狂进攻135
一、“治安强化运动”135
二、日军暴行141
第二节 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国民党与日伪对根据地的夹攻149
第三节 根据地严重局势的出现157
第四节 边区政府的成立与民主政治之推进160
第五节 根据地军民的顽强战斗165
一、再接再厉的反“扫荡”与交通破击战165
二、向敌后之敌后挺进--对游击区、敌占区的反复争夺174
三、平原根据地的艰苦支撑181
第一节 军队建设196
一、军队的扩大整顿196
第四章 根据地的建设(一)--建军、建党、建政196
二、军区建设与根据地的武装结构201
第二节 武装群众与群众武装206
一、自卫队、民兵的组织、任务与作用206
二、民兵的战术与战绩211
三、战斗与生产结合217
第三节 党的建设220
一、抗战以来边区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大发展220
二、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党224
一、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和旧政权的改造229
第四节 政权建设229
二、村选运动与基层政权的健全234
三、公安司法工作与法制建设241
第五章 根据地的建设(二)--加强财政经济工作,开展对敌经济斗争249
第一节 确立财政经济工作体制,健全财政经济工作249
一、财政体制的确立与财政经济政策的制定249
二、整顿税收--从合理负担到统一累进税252
三、统筹统支和供给制257
第二节 发行地方本位货币,占领金融市场263
第三节 管理贸易,积极开展对敌经济斗争271
第六章 根据地的建设(三)--减租减息,充分发动群众282
第一节 战前边区农村的阶级状况和土地问题282
一、各阶层的土地占有状况282
二、租佃关系和地租形态290
三、高利贷、商业资本剥削及其它301
第二节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308
第三节 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与贯彻315
一、减租减息运动(上)315
二、减租减秘运动(下)324
第一节 新闻出版事业的艰苦缔造338
一、新闻工作338
第七章 根据地的建设(四)--文化教育医药卫生事业的再建与发展338
二、出版工作342
第二节 教育事业的重建和发展346
一、干部教育346
二、国民教育的恢复与改造352
三、蓬勃发展的社会教育359
一、大众化的文艺创作和新启蒙运动364
第三节 普及抗战文化,开展新启蒙运动364
二、活跃的农村戏剧运动374
第四节 医药卫生事业383
第八章 根据地的恢复和再发展(上)(1943年1月-1944年12月)392
第一节 根据地工作的深化392
一、温村会议,根据地建设的经验总结392
二、整顿三风运动,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395
三、精兵简政,厉行节约400
一、灾荒的蔓延及其对根据地的威胁403
第二节 救济灾荒,生产运动的举步403
二、救济灾荒--大生产运动的序章410
第三节 根据地的恢复415
一、1943年的反“扫荡”作战415
二、太南、豫北根据地的恢复419
第九章 根据地的恢复和再发展(下)(1943年1月-1944年12月)424
第一节 开展大生产运动,建设自给经济424
一、“组织起来”,发展农业生产*424
二、整顿与发展合作事业431
三、公营经济的发展与工业生产438
四、军队生产自给443
第二节 群英会的召开,对大生产和群众杀敌运动的推动446
第三节 根据地的再发展451
一、对敌局部攻势作战的开始451
二、水东地区的开拓456
三、豫西根据地的开辟458
第十章 从局部反攻到全面反攻(1945年1月-9月)46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地积极准备反攻463
一、局部反攻的继续与扩大466
第二节 1945年上半年的对敌攻势466
二、对根据地内敌人据点的围困469
第三节 敌后根据地的全面反攻473
第四节 敌后抗战小结481
第十一章 解放战争过渡阶段的边区(1945年10月-1946年6月)489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的政治形势489
第二节 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国民党挑动内战493
一、国民党抢夺人民抗战胜利果实的阴谋493
二、边区的自卫反击战斗497
三、关于“黄河归故”的斗争502
第三节 短暂的和平,根据地的休养生息506
一、休养生息,医治战争创伤506
二、反奸清算斗争511
第四节 根据地社会性质的变化与农村新貌517
第十二章 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的边区(1946年7月-1947年6月)527
第一节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边区战场的形势527
第二节 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打退敌人的猖狂进攻531
第三节 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运动537
第四节 边区人民全力支援战争、支援前线543
第五节 边区部队的内线反攻--豫北战役和晋南战役549
第十三章 解放战争战略反攻阶段的边区(1947年7月-1948年8月)554
第一节 战局的转折,边区部队转入外线反攻554
第二节 豫皖苏区形势的根本改观559
第三节 土地改革的完成562
一、全国土地会议,边区土地改革的完成562
二、民主整党,解决土地改革的遗留问题568
第四节 对边区土地改革的认识及几个问题的理论探讨574
第一节 内线敌人的肃清,解放区之扩大620
第十四章 华北解放区的统一,边区建制的撤销620
第二节 会道门问题及其解决623
一、会道门的一般情况,共产党早期对会道门的态度623
二、会道门在边区各地的活动及会道门问题的解决628
第三节 晋冀鲁豫、晋察冀两区合并,统一的华北解放区之形成638
后记644
附编:烈士传略650
征引参考书籍报刊目录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