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生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学生物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1205578.jpg)
- 王望九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80231447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医学:生物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学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1
一、19世纪以前生命科学的发展概况1
二、19世纪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1
三、20世纪生命科学的崭新面貌2
第二节 生物学的分科3
第三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4
一、生物大分子是生命的物质基础4
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4
三、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运动形式4
四、生长发育是生物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表现形式5
五、生殖是生命现象无限延续的根本途径5
六、遗传和变异是决定和影响生命现象的中枢5
七、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6
八、生物进化是生命活动的全部历史6
第四节 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6
一、生长发育与医学7
二、分化与医学7
三、干细胞与医学7
四、基因组医学8
五、生殖与医学8
六、生物学与中药学8
七、生物学与中西医结合医学8
第一篇 医学细胞生物学9
第二章 医学细胞生物学概论9
第一节 医学细胞生物学及其研究内容9
第二节 医学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10
一、显微镜技术10
二、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技术11
三、细胞组分的分级分离技术12
四、流式细胞技术13
第三章 细胞的概述14
第一节 无机化合物14
一、水14
二、无机盐14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15
一、有机小分子15
二、生物大分子16
第三节 细胞的形态和类型20
一、细胞的大小和形态20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21
第四章 细胞膜23
第一节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23
一、细胞膜类脂24
二、细胞膜蛋白26
三、细胞膜糖类与细胞被27
第二节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及基本特性29
一、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29
二、细胞膜的特性29
第三节 细胞膜与物质运输30
一、跨膜运输30
二、膜泡运输32
第四节 细胞膜受体与细胞识别33
一、细胞膜受体33
二、细胞识别35
第五节 细胞膜与疾病36
一、膜转运系统异常与疾病36
二、膜受体异常与疾病36
第五章 细胞质37
第一节 细胞的内膜系统37
一、内质网37
二、高尔基复合体40
三、溶酶体42
四、过氧化物酶体45
第二节 核糖体46
一、核糖体的类型和化学组成46
二、核糖体的结构47
三、核糖体在细胞内的分布与蛋白质合成47
第三节 线粒体49
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49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49
三、线粒体的主要功能51
四、线粒体的半自主性53
五、线粒体与疾病54
第四节 细胞骨架55
一、微管55
二、微丝57
三、中间纤维58
四、细胞骨架与疾病61
第六章 细胞核63
第一节 细胞核的形态63
一、细胞核的形态、大小63
二、细胞核的数目和位置63
第二节 细胞核的结构64
一、核被膜64
二、染色质与染色体65
三、核仁67
四、核基质69
第三节 细胞核的功能69
一、遗传信息的贮存69
二、DNA复制70
三、遗传信息的转录71
第四节 细胞核与疾病71
一、细胞核形态异常71
二、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异常71
第七章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73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方式73
一、无丝分裂73
二、有丝分裂73
三、减数分裂73
第二节 细胞的增殖周期73
一、细胞增殖周期各时相的特点75
二、细胞周期的调控78
第三节 减数分裂和配子发生80
一、减数分裂80
二、配子发生83
第四节 细胞增殖与医学84
一、肿瘤细胞增殖周期84
二、细胞周期与肿瘤治疗85
第五节 细胞分化、衰老与死亡86
一、细胞分化86
二、细胞衰老89
三、细胞死亡90
第八章 干细胞与细胞工程92
第一节 干细胞92
一、干细胞的分类和特征92
二、几种干细胞93
三、干细胞分化与中医药97
四、干细胞在中医药学的应用98
第二节 细胞工程99
第二篇 医学遗传学101
第九章 医学遗传学概述101
第一节 医学遗传学概念及其研究内容101
第二节 医学遗传学研究方法101
一、系谱分析101
二、群体筛选法102
三、染色体分析法102
四、双生子法102
五、种族差异比较102
六、疾病组分分析103
七、伴随性状研究103
第三节 遗传病的概述103
一、遗传病的概念103
二、遗传病的特点103
三、遗传病的分类104
第十章 基因及基因突变107
第一节 核基因的序列组织107
一、单一序列和重复序列107
二、多基因家族和假基因108
第二节 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结构108
一、外显子和内含子109
二、侧翼序列109
第三节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110
一、基因的表达110
二、基因表达的调控111
第四节 基因突变113
一、基因突变的概念113
二、基因突变的特性113
三、基因突变分子机制114
四、基因突变的表型效应116
五、DNA损伤的修复116
第十一章 单基因遗传与单基因遗传病118
第一节 遗传学基本规律118
一、分离规律118
二、自由组合定律120
三、连锁与互换律122
第二节 单基因疾病的遗传方式123
一、系谱与系谱分析法123
二、常染色体遗传124
三、性连锁遗传130
第三节 单基因疾病传递的两种规律133
一、两种单基因病的自由组合133
二、两种单基因病的连锁与互换134
第十二章 多基因遗传与多基因病135
第一节 多基因遗传的特点135
一、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135
二、多基因遗传的特点136
第二节 多基因病的遗传特点137
一、易患性与发病阈值137
二、遗传度138
三、多基因病复发风险的估计140
第十三章 人类染色体与染色体病143
第一节 人类染色体143
一、性染色质143
二、人类染色体的数目、形态与结构144
三、染色体分组核型和显带技术145
第二节 染色体畸变149
一、染色体数目畸变150
二、染色体结构畸变152
第三节 染色体病155
一、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155
二、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疾病158
三、两性畸形158
第十四章 群体遗传学161
第一节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161
第二节 遗传平衡定律162
一、遗传平衡定律162
二、遗传平衡定律的应用163
第三节 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165
一、基因突变166
二、自然选择166
三、遗传漂变168
四、迁移170
五、非随机婚配和近亲婚配170
第四节 遗传负荷174
第十五章 临床遗传学175
第一节 遗传病的诊断175
一、遗传病诊断的分类175
二、遗传病诊断方法和手段177
第二节 遗传病的治疗180
一、常规治疗181
二、基因治疗181
第三节 遗传病的预防183
一、遗传病的筛选183
二、遗传咨询184
三、遗传登记和随访185
四、遗传保健186
第十六章 中医遗传学187
第一节 中医遗传学引论187
一、中医遗传学的概念187
二、中医遗传学的特色188
三、中医遗传学思想发展史189
四、中医遗传学的研究意义190
五、“恐伤肾”为中医遗传学的突破口192
第二节 中医遗传学理论基础192
一、阴阳整体论192
二、肾本先天论193
三、易理术数论193
四、藏象行为论194
五、先天禀赋论194
第三节 中医遗传学辨证基础195
一、望诊与先天遗传病195
二、舌诊与先天遗传病196
三、脉诊的中西医比较196
四、寒热辨证197
五、虚实辨证197
第四节 家系、双生子的中医遗传学研究198
一、肾虚血瘀糖尿病家系的研究198
二、陈氏颖川支家系459人智能遗传的研究198
三、壮水制火滋养大补固护双胞胎199
四、心脾两虚精神分裂症的双生子分析199
五、脾肾两虚脑瘫双生子及基因组研究199
第三篇 生物的多样性与生物技术201
第十七章 生物的多样性与中药资源201
第一节 生物的多样性201
一、种的概念和命名方法201
二、生物的分类202
第二节 中医药资源203
一、药用植物资源概述203
二、药用动物资源概述205
三、中药材道地性评价及保护重要中药遗传资源205
第十八章 生物技术与中医药207
第一节 生物技术简介207
一、细胞工程207
二、发酵工程208
三、酶工程208
四、蛋白质工程208
五、组织培养技术208
第二节 生物技术在中药学中的应用209
一、生物技术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209
二、生物技术在中药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210
第三节 中医药研究新技术简介212
一、基因工程与转基因工程212
二、指纹图谱技术212
三、纳米技术与中医药212
四、生物芯片技术与中医药212
第四篇 生命与环境215
第十九章 生物与环境215
第一节 环境分析215
一、环境组成215
二、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217
第二节 种群与环境217
一、种群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217
二、种群数量变动及种群调节218
第三节 群落与环境220
一、群落及其基本特征220
二、生态系统221
第二十章 人类和环境223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快速衰减223
一、生物资源223
二、生态资源225
第二节 环境污染226
一、污染物性质227
二、环境污染的类型228
第三节 人口快速增长229
一、世界人口增长及发展趋势229
二、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230
第四节 生物环境与中药资源231
附录1 主要参考文献232
附录2 英中文对照索引234
附录3 光镜电镜照片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