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宝典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宝典
  • 匡松,张思成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978711309819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05页
  • 文件大小:193MB
  • 文件页数:641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宝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网络单机篇3

第1章 深入理解个人计算机3

1.1 计算机能做什么4

1.2 计算机外部构造4

1.2.1 主机4

1.2.2 显示器5

1.2.3 键盘7

1.2.4 鼠标8

1.2.5 音箱9

1.2.6 摄像头10

1.3 计算机内部常见部件10

1.3.1 主板10

1.3.2 CPU12

1.3.3 内存13

1.3.4 硬盘14

1.3.5 网卡15

1.3.6 显卡16

1.4 认识操作系统17

1.4.1 Windows 200017

1.4.2 Windows XP18

1.4.3 Windows Server 200318

1.4.4 Windows Vista19

1.5 决定计算机性能的关键技术参数20

1.5.1 运算速度20

1.5.2 字长20

1.5.3 内存储器容量20

1.5.4 外存储器容量21

1.5.5 可扩展性21

1.5.6 兼容性21

1.6 总结21

1.7 检查你的理解21

第2章 计算机组装技术22

2.1 组装前的准备工作23

2.1.1 装机必备工具23

2.1.2 装机注意事项24

2.2 常见计算机接口图解24

2.2.1 外部接口24

2.2.2 内部接口26

2.3 安装配件29

2.3.1 安装电源29

2.3.2 安装CPU及散热器30

2.3.3 安装内存32

2.3.4 安装主板32

2.3.5 安装显卡33

2.3.6 安装网卡33

2.3.7 安装硬盘34

2.3.8 安装光驱34

2.4 设备连接35

2.4.1 连接主板电源线35

2.4.2 连接硬盘/光驱电源线36

2.4.3 连接硬盘/光驱数据线37

2.4.4 连接机箱面板信号线38

2.4.5 连接前置USB接口线39

2.4.6 连接显示器39

2.4.7 连接音箱40

2.4.8 连接键盘、鼠标40

2.4.9 连接主机电源线40

2.5 开机测试41

2.6 总结41

2.7 检查你的理解41

第3章 安装操作系统42

3.1 设置光驱启动43

3.2 硬盘分区格式化45

3.2.1 用Fdisk命令将硬盘分区45

3.2.2 用Format命令格式化硬盘49

3.2.3 用Partition Magic软件分区50

3.3 图解操作系统的安装52

3.3.1 Windows Server 2003安装的准备工作52

3.3.2 图解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53

3.4 安装驱动程序60

3.4.1 驱动程序概述60

3.4.2 安装硬件驱动程序61

3.5 安装应用软件63

3.6 硬盘对拷65

3.7 总结68

3.8 检查你的理解68

第4章 常用计算机管理工具69

4.1 注册表70

4.1.1 如何进入注册表70

4.1.2 新建、删除子键和键值项70

4.1.3 查找子键、键值项和键值71

4.1.4 修改注册表键值72

4.1.5 删除子键和键值项72

4.2 组策略73

4.2.1 什么是组策略73

4.2.2 修改组策略73

4.2.3 使用控制台配置组策略74

4.2.4 组策略的管理模板75

4.3 DOS和Windows命令行76

4.3.1 什么情况需要进入DOS76

4.3.2 进入纯DOS的几种方式76

4.3.3 进入命令提示符窗口78

4.4 设备管理器78

4.4.1 查看硬件是否正常运行78

4.4.2 管理硬件驱动程序79

4.5 任务管理器80

4.5.1 启动任务管理器81

4.5.2 认识任务管理器81

4.5.3 任务管理器之特别任务83

4.6 系统配置实用程序83

4.6.1 打开“系统配置实用程序”84

4.6.2 管理多重系统启动时间84

4.6.3 查看系统服务85

4.6.4 设置自启动程序86

4.7 第三方管理软件87

4.7.1 系统监测工具87

4.7.2 磁盘管理工具89

4.7.3 文件管理工具90

4.7.4 系统维护优化工具91

4.8 总结92

4.9 检查你的理解93

第5章 计算机故障处理94

5.1 引发故障的主要原因95

5.2 计算机故障类型95

5.2.1 硬件故障95

5.2.2 系统故障96

5.2.3 软件故障96

5.2.4 网络故障96

5.3 检修前的准备工作97

5.3.1 准备维修工具97

5.3.2 准备维护软件101

5.3.3 务必切断电源102

5.3.4 释放静电102

5.3.5 准备替换部件103

5.3.6 做好维修记录103

5.4 查找/检测故障的方法103

5.4.1 原理分析法103

5.4.2 观察法103

5.4.3 替换法104

5.4.4 比较法104

5.4.5 最小系统法104

5.4.6 拔插法105

5.4.7 诊断程序测试法105

5.4.8 静态特征测量法和动态分析法106

5.4.9 升温、降温法106

5.5 排除故障的基本方法106

5.5.1 故障处理的基本原则106

5.5.2 排除故障的一般步骤107

5.5.3 检修后的维护108

5.6 计算机故障排除实例108

5.6.1 计算机主机常见故障排除108

5.6.2 计算机外设常见故障排除110

5.6.3 操作系统常见故障排除112

5.6.4 工具软件常见故障排除115

5.7 总结116

5.8 检查你的理解116

第2篇 网络技术篇119

第6章 网络技术基础知识119

6.1 认识计算机网络120

6.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20

6.1.2 计算机网络的特点和目标120

6.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21

6.2 网络拓扑结构122

6.2.1 总线形拓扑结构122

6.2.2 环形拓扑结构123

6.2.3 星形拓扑结构124

6.2.4 混合型拓扑结构124

6.2.5 其他拓扑结构125

6.3 网络分类126

6.3.1 按网络分布范围分类126

6.3.2 按传输介质分类127

6.3.3 按服务对象分类127

6.3.4 按服务方式分类128

6.3.5 按数据交换方式分类128

6.3.6 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128

6.4 计算机网络组成128

6.4.1 硬件组成129

6.4.2 软件组成130

6.5 总结131

6.6 检查你的理解131

第7章 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132

7.1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133

7.1.1 国际标准化组织133

7.1.2 其他标准化机构133

7.2 网络通信协议133

7.2.1 常用的网络协议134

7.2.2 网络协议的选择135

7.3 网络分层体系结构135

7.3.1 协议的要素135

7.3.2 计算机网络分层体系136

7.4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37

7.4.1 OSI/RM简介137

7.4.2 OSI/RM结构137

7.4.3 OSI层间通信140

7.5 TCP/IP模型145

7.5.1 TCP/IP模型简介145

7.5.2 各层主要协议146

7.5.3 TCP/IP网络模型数据封装147

7.6 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异同148

7.7 总结148

7.8 检查你的理解148

第8章 TCP/IP协议簇和IP寻址149

8.1 TCP/IP协议簇150

8.1.1 TCP/IP体系结构150

8.1.2 TCP/IP的应用152

8.2 IP协议153

8.2.1 IP寻址基本原理153

8.2.2 IP数据报153

8.3 IP地址155

8.3.1 什么是IP地址155

8.3.2 二进制和十进制数156

8.3.3 IP地址组成157

8.3.4 IP地址分类157

8.3.5 IP地址分配160

8.3.6 静态IP地址配置160

8.4 IP子网划分161

8.4.1 掩码的作用162

8.4.2 掩码的组成163

8.4.3 掩码值的十进制表示164

8.4.4 划分子网165

8.5 IP路由(转发)166

8.5.1 IP路由简介166

8.5.2 路由和路由段167

8.5.3 路由选择167

8.6 总结168

8.7 检查你的理解168

第3篇 网络设备篇171

第9章 基本网络设备171

9.1 网卡172

9.1.1 网卡的概念172

9.1.2 网卡的分类172

9.1.3 网卡的组成176

9.1.4 网卡的安装178

9.2 集线器179

9.2.1 集线器概述180

9.2.2 集线器的分类180

9.2.3 集线器的端口类型181

9.2.4 集线器的网络安装182

9.3 ADSL Modem184

9.3.1 ADSL Modem概述185

9.3.2 ADSL Modem的安装185

9.4 总结187

9.5 检查你的理解187

第10章 交换机和路由器188

10.1 交换机的基础知识189

10.1.1 交换机的概念189

10.1.2 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区别190

10.2 交换机的分类190

10.2.1 根据传输介质和传输速率分类190

10.2.2 根据应用层次分类192

10.2.3 根据端口结构分类193

10.2.4 根据工作的协议层分类194

10.2.5 根据是否支持网络管理功能分类196

10.3 交换机的端口和连接197

10.4 交换机的堆叠和级联199

10.5 交换机选购要点200

10.6 路由器的基础知识203

10.6.1 路由器概述203

10.6.2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204

10.6.3 路由器的发展与演变205

10.7 路由器的分类206

10.7.1 根据性能档次分类206

10.7.2 根据结构分类206

10.7.3 根据功能分类206

10.7.4 根据所处网络位置分类207

10.8 路由器的硬件连接207

10.8.1 路由器接口207

10.8.2 路由器的硬件连接210

10.9 路由器的选购212

10.10 总结213

10.11 检查你的理解213

第11章 网络介质214

11.1 有线通信介质215

11.1.1 双绞线215

11.1.2 同轴电缆216

11.1.3 光缆216

11.2 双绞线217

11.2.1 双绞线的分类217

11.2.2 双绞线的规格型号218

11.2.3 常见的双绞线品牌219

11.3 同轴电缆219

11.3.1 同轴电缆的分类220

11.3.2 同轴电缆的优缺点220

11.3.3 同轴电缆的连接221

11.4 光缆221

11.4.1 光缆和光纤的区别221

11.4.2 光纤通信的特点222

11.4.3 光缆的种类与用途222

11.5 无线通信介质224

11.5.1 微波通信224

11.5.2 卫星通信224

11.6 总结224

11.7 检查你的理解224

第12章 以太网技术基础225

12.1 以太网基础226

12.1.1 以太网历史226

12.1.2 以太网命名规则与IEEE标准226

12.1.3 以太网OSI模型与命名228

12.1.4 以太网成帧230

12.1.5 MAC地址的格式233

12.1.6 以太网工作原理234

12.2 以太网操作234

12.2.1 设备传输时的控制规则:CSMA/CD234

12.2.2 半双工、全双工和冲突域237

12.2.3 双工模式和速度的自动协商237

12.2.4 确定及非确定性的介质访问238

12.3 10Mbit/s和100Mbit/s以太网239

12.3.1 10Mbit/s以太网239

12.3.2 10Base-T240

12.3.3 100Mbit/s以太网240

12.4 吉比特以太网及更高速网络241

12.4.1 1000Base-X241

12.4.2 1000Base-T242

12.4.3 以太网的未来242

12.5 总结243

12.6 检查你的理解244

第13章 以太网交换技术245

13.1 交换式技术发展过程246

13.1.1 从网桥、多端口网桥到交换机246

13.1.2 交换式技术的优点246

13.1.3 直通式与存储转发式交换机的比较247

13.1.4 层交换及其与路由器方案的竞争247

13.1.5 虚拟局域网技术247

13.2 以太网交换的运行机制248

13.2.1 2层网桥和交换机如何运行248

13.2.2 Cisco交换机的CAM250

13.2.3 交换机的内部过程251

13.2.4 生成树协议253

13.3 局域网(LAN)设计:冲突域和广播域255

13.3.1 共享介质环境255

13.3.2 冲突域255

13.3.3 分段257

13.3.4 广播域258

13.3.5 网络设备所在的层次259

13.3.6 图解冲突域、广播域260

13.3.7 数据流介绍263

13.3.8 网络分段264

13.4 总结265

13.5 检查你的理解265

第4篇 网络组建篇269

第14章 局域网组建基本技术269

14.1 局域网设计270

14.2 制作网线271

14.2.1 准备材料及工具271

14.2.2 网线制作方法272

14.2.3 网线测试274

14.3 连接设备275

14.3.1 安装交换机275

14.3.2 设置路由器277

14.4 对等网组建与设备282

14.4.1 认识对等网283

14.4.2 组建对等网284

14.4.3 共享文件和驱动器286

14.4.4 共享打印机288

14.5 利用指示灯测试网络291

14.6 利用网络命令测试网络292

14.6.1 测试网卡293

14.6.2 显示本机IP地址294

14.6.3 测试网络协议294

14.6.4 测试网络连接296

14.6.5 测试网关296

14.7 总结297

14.8 检查你的理解297

第15章 组建办公型网络298

15.1 办公网络概述299

15.1.1 办公网络结构模型299

15.1.2 办公网络的规划原则299

15.1.3 办公室局域网布线规划300

15.2 办公局域网硬件的选择300

15.2.1 办公网交换机300

15.2.2 办公网路由器301

15.2.3 服务器301

15.2.4 网络打印设备302

15.2.5 硬件防火墙302

15.3 网络环境配置302

15.3.1 普通办公网访问管理302

15.3.2 VPN网络设置304

15.4 调试与管理306

15.4.1 查看事件日志306

15.4.2 查看启动的服务307

15.4.3 网络管理软件307

15.5 办公网络接入Internet308

15.5.1 代理服务器308

15.5.2 ADSL宽带路由器310

15.5.3 路由器共享接入311

15.6 总结311

15.7 检查你的理解311

第16章 组建网吧型网络312

16.1 网吧型网络概述313

16.1.1 网吧型网络的需求分析313

16.1.2 网吧型网络的布线方案313

16.2 规划网吧型网络的结构314

16.2.1 规划网络接入层315

16.2.2 设计网络汇聚层316

16.2.3 规划网络交换层316

16.3 网吧型网络硬件的选购317

16.3.1 网吧专用服务器317

16.3.2 网吧路由器318

16.3.3 网吧交换机318

16.4 网吧型网络组网方案320

16.4.1 小型网吧组网方案320

16.4.2 中型网吧组网方案321

16.5 连接Internet的实现方法321

16.5.1 使用网吧路由器321

16.5.2 使用代理服务器322

16.6 网吧管理软件的选择323

16.6.1 网吧管理软件的重要性323

16.6.2 美萍网管大师324

16.7 总结327

16.8 检查你的理解327

第17章 组建无线网络328

17.1 无线网络概述329

17.1.1 无线局域网329

17.1.2 无线广域网329

17.1.3 无线网络协议330

17.1.4 Wi-Fi与WiMAX330

17.2 无线局域网的几种接入方式331

17.2.1 普通无线局域网331

17.2.2 蓝牙对等无线局域网331

17.2.3 红外线对等无线局域网332

17.3 无线局域网基本硬件333

17.3.1 无线中心接入点333

17.3.2 终端信号接收点334

17.3.3 无线设备天线335

17.4 无线设备的安装336

17.4.1 安装无线网卡336

17.4.2 安装资费卡337

17.4.3 安装无线上网卡337

17.4.4 安装上网卡驱动程序337

17.5 无线局域网组建方案338

17.5.1 纯无线组网方案338

17.5.2 无线、有线混合网方案339

17.5.3 蓝牙、红外对等网络方案339

17.6 普通无线局域网的配置339

17.6.1 无线路由器配置340

17.6.2 无线网卡配置340

17.6.3 查看无线连接342

17.7 总结342

17.8 检查你的理解342

第18章 Windows Server网络系统基础343

18.1 安装活动目录服务344

18.1.1 活动目录服务概述344

18.1.2 规划活动目录345

18.1.3 安装活动目录345

18.2 安装域名系统服务349

18.2.1 什么是DNS349

18.2.2 安装DNS前的准备350

18.2.3 安装DNS服务程序350

18.3 实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351

18.3.1 认识DHCP351

18.3.2 DHCP分配地址的方式351

18.3.3 安装与配置DHCP服务351

18.4 安装Windows Internet命名服务356

18.4.1 安装WINS服务程序356

18.4.2 启动和停止WINS服务357

18.5 总结358

18.6 检查你的理解358

第19章 Windows Server服务器配置359

19.1 活动目录360

19.1.1 添加用户与设置权限360

19.1.2 将客户机添加到域中362

19.1.3 域和林的功能级别配置363

19.1.4 配置活动目录信任关系364

19.2 DNS服务器366

19.2.1 建立DNS主要区域366

19.2.2 建立反向查找区域368

19.2.3 配置DNS转发器369

19.2.4 配置DNS客户机370

19.3 DHCP服务器370

19.3.1 新建、配置DHCP作用域370

19.3.2 创建IP与MAC绑定策略372

19.3.3 配置DHCP客户机374

19.4 WINS服务器375

19.4.1 添加WINS服务器375

19.4.2 配置WINS服务器属性376

19.4.3 配置WINS客户机378

19.5 总结379

19.6 检查你的理解379

第5篇 网络应用篇383

第20章 架设FTP服务器383

20.1 FTP基础知识384

20.1.1 FTP服务的概念384

20.1.2 FTP的主要功能384

20.1.3 FTP服务器登录方式384

20.2 在IIS中架设FTP服务器386

20.2.1 安装FTP服务386

20.2.2 建立FTP新站点388

20.2.3 管理FTP站点390

20.2.4 FTP服务器访问测试395

20.3 使用Serv-U建立FTP服务器396

20.3.1 Serv-U的安装396

20.3.2 Serv-U的基本设置396

20.3.3 管理Serv-U FTP服务器399

20.4 使用FTP客户端软件402

20.4.1 使用FlashFXP登录FTP站点402

20.4.2 使用FlashFXP浏览FTP站点403

20.4.3 使用FlashFXP上传、下载文件404

20.5 总结405

20.6 检查你的理解405

第21章 局域网视频点播406

21.1 流媒体的基础知识407

21.1.1 流媒体系统概述407

21.1.2 流媒体技术应用408

21.1.3 流媒体服务器的硬件要求409

21.1.4 常见流媒体格式与播放器409

21.2 视频服务器基本配置411

21.2.1 安装Windows Media编码器411

21.2.2 转换流媒体文件格式413

21.2.3 对实况信息进行编码415

21.2.4 捕获屏幕417

21.3 配置流式媒体服务器418

21.3.1 流式媒体服务器概述419

21.3.2 安装Windows Media服务419

21.3.3 设置默认点播发布点422

21.3.4 创建点播发布点423

21.3.5 访问点播发布点428

21.3.6 设置服务器限制429

21.4 总结430

21.5 检查你的理解430

第22章 电子邮件系统431

22.1 邮件系统基础知识432

22.1.1 安装POP3服务432

22.1.2 安装SMTP服务433

22.1.3 管理Microsoft SMTP Service434

22.2 配置POP3电子邮件服务器435

22.2.1 安装邮件服务器435

22.2.2 注册电子邮件账户436

22.2.3 设置邮件系统客户端437

22.3 设置和管理CMailServer邮件系统437

22.3.1 安装CMailServer邮件系统437

22.3.2 配置CMailServer邮件系统服务器439

22.3.3 管理CMailServer邮件系统用户端442

22.4 用Foxmail构建办公网电子邮件系统446

22.4.1 Foxmail电子邮件系统服务端的安装配置446

22.4.2 测试Foxmail电子邮件系统服务器450

22.4.3 Foxmail Server WebMail的使用453

22.4.4 Foxmail电子邮件系统用户端的安装454

22.4.5 使用Foxmail客户端收发邮件456

22.5 总结457

22.6 检查你的理解457

第23章 局域网共享宽带上网458

23.1 ADSL的安装与使用459

23.2 10/100Mbit/s光纤接入463

23.2.1 光纤接入概述463

23.2.2 光纤设备的安装464

23.2.3 光纤接入及共享方案466

23.3 共享上网467

23.3.1 共享上网概述467

23.3.2 软件共享方法468

23.3.3 硬件共享方法469

23.3.4 共享上网方式的比较469

23.4 连接共享工具CCProxy470

23.4.1 CCProxy简介470

23.4.2 CCProxy的下载与安装470

23.4.3 CCProxy服务端的配置472

23.4.4 CCProxy工作站的配置472

23.5 Windows自带的连接共享功能474

23.5.1 Windows 2000自带的连接共享功能475

23.5.2 Windows XP自带的连接共享功能475

23.6 总结477

23.7 检查你的理解477

第24章 局域网优化和升级478

24.1 局域网优化概述479

24.1.1 进行局域网优化的重要性479

24.1.2 优化局域网的思路和建议479

24.2 网络连接优化480

24.2.1 网线优化480

24.2.2 优化局域网的交换设备481

24.2.3 网络布线的注意事项482

24.3 服务器优化483

24.3.1 优化服务器硬件483

24.3.2 优化服务器软件485

24.4 局域网流量维护486

24.4.1 网络分段486

24.4.2 划分VLAN子网487

24.4.3 采用3层交换机488

24.4.4 负载均衡技术488

24.5 升级到千兆网络490

24.5.1 做好千兆网络总体规划工作491

24.5.2 升级网络设备选型原则491

24.5.3 各种网络设备的升级492

24.6 总结494

24.7 检查你的理解494

第6篇 网络安全篇497

第25章 网络安全技术497

25.1 网络的安全技术498

25.1.1 认识网络安全498

25.1.2 网络系统存在的威胁499

25.2 入侵检测技术501

25.2.1 什么是入侵检测501

25.2.2 入侵检测的分类502

25.3 安全扫描技术503

25.3.1 端口扫描技术504

25.3.2 漏洞扫描技术505

25.4 防火墙技术506

25.5 防病毒技术508

25.5.1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508

25.5.2 常用的防病毒技术508

25.6 身份认证技术509

25.6.1 静态身份认证510

25.6.2 动态身份认证512

25.7 总结515

25.8 检查你的理解515

第26章 网络病毒防范516

26.1 计算机病毒简介517

26.1.1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517

26.1.2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518

26.1.3 网络病毒的防范原则519

26.2 认识瑞星杀毒软件网络版520

26.2.1 瑞星杀毒软件网络版的特点520

26.2.2 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安装要求521

26.2.3 瑞星杀毒软件网络版的安装方式521

26.2.4 安装系统中心524

26.2.5 安装服务器端525

26.3 客户端本地杀毒528

26.3.1 查杀病毒528

26.3.2 启用开机杀毒功能529

26.3.3 启动监控中心529

26.4 瑞星管理员控制台530

26.4.1 局域网全面杀毒530

26.4.2 设置局域网防毒策略531

26.4.3 扫描、修复客户端漏洞532

26.5 总结533

26.6 检查你的理解533

第27章 网络黑客防范534

27.1 防范黑客的基本技术535

27.1.1 黑客攻击网络的一般过程535

27.1.2 协议欺骗攻击及其防范措施536

27.1.3 拒绝服务攻击及预防措施537

27.1.4 其他网络攻击行为的防范措施537

27.2 利用Windows防火墙防范黑客539

27.2.1 Windows防火墙简介539

27.2.2 配置可以访问的网络服务539

27.2.3 管理Internet控制信息协议540

27.2.4 设置安全日志记录选项541

27.3 利用天网防火墙防范黑客541

27.3.1 安装天网防火墙541

27.3.2 设置应用程序规则542

27.3.3 设置IP访问规则543

27.3.4 管理系统设置544

27.3.5 设置安全级别544

27.3.6 网络访问监控545

27.4 利用诺顿防火墙防范黑客545

27.4.1 诺顿网络安全特警2008简介545

27.4.2 个人防火墙常规设置546

27.4.3 全面系统扫描547

27.4.4 扫描系统安全漏洞548

27.5 总结549

27.6 检查你的理解549

第28章 网络远程管理550

28.1 远程控制简介551

28.2 远程桌面552

28.2.1 连接“远程桌面”552

28.2.2 远程桌面的Web连接555

28.2.3 使用MSN、QQ进行远程协助556

28.3 远程控制软件pcAnywhere557

28.3.1 pcAnywhere概述557

28.3.2 安装pcAnywhere558

28.3.3 设置被控端558

28.3.4 配置主控端561

28.3.5 定制pcAnywhere工具561

28.4 远程控制软件Remote Adiministrator563

28.4.1 远程控制连接设置564

28.4.2 远程集中管理564

28.5 总结565

28.6 检查你的理解565

第7篇 网络维护篇569

第29章 网络管理工具569

29.1 IP链路测试命令570

29.1.1 路径测试(Pathping)570

29.1.2 网络诊断命令(Netsh diagnostic)571

29.1.3 网卡地址及协议列表命令(Getmac)572

29.2 IP地址和MAC地址工具572

29.2.1 IP-MAC地址绑定工具572

29.2.2 局域网IP设置精灵573

29.3 局域网综合工具应用574

29.3.1 局域网超级工具NetSuper574

29.3.2 网络守护神577

29.4 网络诊断工具——MegaPing579

29.5 超级网管——SuperLANadmin584

29.6 总结585

29.7 检查你的理解585

第30章 局域网故障诊断586

30.1 网络故障的分类587

30.2 局域网故障的诊断方法589

30.3 网络故障排除的过程590

30.4 局域网常用命令595

30.4.1 IP测试命令Ping595

30.4.2 测试TCP/IP协议命令Ipconfig和Winipcfg598

30.4.3 网络协议统计工具Netstat和Nbtstat600

30.4.4 跟踪命令Tracert和Pathping602

30.5 五步法解决常见故障603

30.6 总结605

30.7 检查你的理解6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