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新思维及其培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创新思维及其培养](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0127056.jpg)
- 张宝荣编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347054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创新思维及其培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创新思维及其实质1
一、创新及思维的基本原理1
二、创新思维的涵义及特征5
第二节 创新主体及其素养10
一、创新思维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10
二、消极的思维定势对创新思维主体的影响13
三、创新思维主体的基本素养17
四、培养创新者的基本素养及职业道德的措施21
第三节 培养创新思维的意义23
一、培养创新思维是提高人们思维水平的需要23
二、培养创新思维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25
三、培养创新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26
第二章 发散思维及其培养30
第一节 发散思维的基本原理30
一、发散思维的涵义30
二、发散思维的特征31
三、发散思维的作用32
第二节 发散思维的形式与方法33
一、发散思维的形式33
二、发散思维的方法38
第三节 发散思维的培养与训练49
一、发散思维训练的注意事项49
二、发散思维的培养与训练50
第三章 收敛思维及其培养52
第一节 收敛思维的基本原理52
一、收敛思维的涵义52
二、收敛思维的特征53
三、收敛思维的作用54
第二节 收敛思维的方法55
一、辏合显同法55
二、层层剥笋法58
三、目标确定法61
第三节 收敛思维的培养与训练62
一、收敛思维训练的注意事项62
二、收敛思维的培养与训练63
第四章 想象思维及其培养65
第一节 想象思维的基本原理65
一、想象思维的涵义65
二、想象思维的特征及类型65
三、想象思维的作用68
第二节 想象思维的方法69
一、逻辑想象70
二、批判想象71
三、创造想象72
第三节 想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73
一、克服抑制想象思维的障碍73
二、培养想象思维能力的途径74
三、想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75
第五章 联想思维及其培养81
第一节 联想思维的基本原理81
一、联想思维的涵义81
二、联想思维的特征81
三、联想思维与想象思维的异同82
四、联想思维的类型83
五、联想思维的作用85
第二节 联想思维的方法86
一、类比法86
二、移植法90
第三节 联想思维的培养与训练93
一、联想思维训练的注意事项93
二、联想思维的培养与训练93
第六章 逆向思维及其培养96
第一节 逆向思维的基本原理96
一、逆向思维的涵义96
二、逆向思维的基本原理97
三、逆向思维的特征97
四、逆向思维的作用99
第二节 逆向思维的形式与方法101
一、逆向思维的形式101
二、逆向思维的方法108
第三节 逆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115
一、创新案例115
二、逆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119
第七章 直觉思维及其培养121
第一节 直觉思维的基本原理121
一、直觉思维的涵义121
二、直觉思维的特征123
三、直觉思维的作用124
第二节 直觉思维的表现形式及其局限性125
一、直觉思维的形式126
二、直觉思维的局限性127
第三节 直觉思维的培养与训练128
一、直觉思维的培养128
二、直觉思维的训练130
第八章 灵感思维及其培养132
第一节 灵感思维的基本原理132
一、灵感思维的涵义132
二、灵感思维的特征133
三、灵感思维的作用133
第二节 灵感思维的形式及其方法135
一、灵感思维的表现形式135
二、灵感思维的方法144
第三节 灵感思维的培养与训练147
一、灵感思维诞生的源泉147
二、捕捉灵感的时机和途径150
三、灵感思维的自我训练152
第九章 组合思维及其培养156
第一节 组合思维的基本原理156
一、组合思维的涵义156
二、组合思维的特征156
三、组合思维的作用160
第二节 组合思维的形式160
一、同类组合160
二、异类组合161
三、重组组合163
四、聚焦组合164
五、共享与补代组合165
六、概念组合166
七、综合167
第三节 组合思维的方法167
一、主体附加法168
二、二元坐标法170
三、焦点法172
四、形态分析法173
五、特性列举法178
六、缺点列举法181
七、希望点列举法184
八、成对列举法188
九、信息交合法190
第四节 组合思维的培养与训练192
一、组合思维的训练方法与步骤192
二、组合思维训练的注意事项193
三、组合思维的自我训练193
第十章 质疑思维及其培养197
第一节 质疑思维的基本原理197
一、质疑思维的涵义197
二、质疑思维的特征197
三、质疑思维的作用199
第二节 质疑思维的形式200
一、起疑思维200
二、提问思维201
三、追问思维202
四、目标导向思维204
第三节 质疑思维的方法206
一、奥斯本检核表法207
二、5WIH法220
三、和田十二法223
第四节 质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225
一、质疑思维训练的方法与步骤225
二、质疑思维训练的注意事项226
三、质疑思维的自我训练226
第十一章 逻辑思维及其培养229
第一节 逻辑思维的基本原理229
一、逻辑思维的涵义229
二、逻辑思维的特征231
三、逻辑思维的一般作用234
四、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236
五、逻辑思维在创新中的作用239
第二节 逻辑思维的形式及方法241
一、逻辑思维的形式241
二、逻辑思维的方法244
第三节 逻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248
一、逻辑思维训练及注意事项248
二、逻辑思维的训练249
第十二章 辩证思维及其培养253
第一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原理253
一、辩证思维的涵义253
二、辩证思维的特征254
三、辩证思维在创新中的作用256
第二节 辩证思维的形式及方法257
一、辩证思维的形式和方法的基本原理257
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259
三、辩证思维方法的运用260
第三节 辩证思维的培养与训练262
一、辩证思维训练的注意事项262
二、辩证思维的训练263
第十三章 创新成果的保护、展示与转让270
第一节 创新成果的保护270
一、创新成果保护的意义270
二、创新成果保护的具体措施271
三、专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273
四、申请专利需要注意的问题275
第二节 创新成果的展示280
一、广告媒介280
二、新闻发布会281
三、展览会282
四、其他展示方式284
第三节 创新成果的转让与营销285
一、创新成果的转让285
二、创新成果的营销策划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