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发展](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1227927.jpg)
- 黄亚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0588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城市规划-研究-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论1
1.1 问题的提出: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社会效益”虚化的现状3
1.2 需探讨的主要问题5
1.3 理论及实践意义7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8
1.4.1 中国当代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研究8
1.4.2 城市规划的社会性特征及社会作用研究12
1.4.3 城市规划制度及制度环境研究13
1.4.4 已有研究的不足15
1.5 本书的内容框架16
2 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目标及城市规划的社会发展作用19
2.1 社会发展:内涵与外延21
2.1.1 社会(Society)21
2.1.2 发展(Development)22
2.1.3 社会发展(Social Development)24
2.1.4 科学发展观及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26
2.2 社会发展目标28
2.2.1 社会发展目标的特征28
2.2.2 社会发展目标的构建30
2.3 城市规划的社会发展作用37
2.3.1 城市规划的本质37
2.3.2 城市规划的社会作用机理41
3 近现代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发展思想45
3.1 社会思想背景与城市规划的总体演进47
3.1.1 社会思想与社会理论47
3.1.2 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的总体演进50
3.1.3 规划中社会思想发展的阶段性划分53
3.2 理性的综合规划模式与社会改良(1880's~1960's)54
3.2.1 理性的综合规划模式产生的社会发展背景54
3.2.2 规划理论与实践中蕴涵的社会思想55
3.2.3 理性的综合规划模式中的社会思想及其局限59
3.3 多元规划模式与社会改革(1960's~1980's)63
3.3.1 多元规划模式产生的社会发展背景63
3.3.2 规划理论中蕴涵的社会思想64
3.3.3 多元规划模式中的社会思想及其与实践的分离68
3.4 合作性规划模式与社会合作(1980's~2000's)72
3.4.1 合作性规划模式产生的社会发展背景72
3.4.2 规划理论与实践中蕴涵的社会思想75
3.4.3 合作性规划模式中的社会思想及其嬗变77
3.5 规划中社会思想演进历程及其启示80
3.5.1 近现代城市规划中社会思想演进的总体概括80
3.5.2 对中国当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启示82
4 与城市规划及建设相关的社会发展目标85
4.1 城市空间环境规划建设与社会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87
4.1.1 城市空间环境规划与建设会影响到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87
4.1.2 合理的社会发展目标导引是塑造良好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条件90
4.2 与城市规划及城市空间环境建设相关的社会发展目标94
4.2.1 社会平等及社会公平95
4.2.2 社会稳定及社会安全98
4.2.3 良好的生活质量101
4.2.4 多样选择与自由106
4.2.5 公众积极参与的社会110
4.2.6 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113
5 理性认知偏差:城市规划社会发展作用弱化的认知原因117
5.1 技术·理性·制度:城市规划存在与发展的三维结构119
5.1.1 作为城市规划存在和发展规则的“理性”119
5.1.2 作为城市规划存在和发展基础的“技术”122
5.1.3 理性与技术的社会构成——“城市规划制度”124
5.1.4 理性、技术、制度三位一体的基础——城市规划实践125
5.2 城市规划技术(工具)理性的突出与不足126
5.2.1 城市规划技术(工具)理性的主导地位126
5.2.2 城市规划技术(工具)理性的片面性128
5.3 城市规划价值理性、制度理性的缺失130
5.3.1 城市规划的核心价值131
5.3.2 城市规划价值理性的缺失134
5.3.3 城市规划制度理性的缺失137
6 机制缺失:城市规划社会发展作用弱化的制度原因141
6.1 制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43
6.1.1 制度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143
6.1.2 制度设计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146
6.2 城市规划制度及制度变迁147
6.2.1 城市规划制度147
6.2.2 制度变迁理论148
6.2.3 中国城市规划制度变迁150
6.3 转型期城市规划制度的社会绩效保障作用之不足153
6.3.1 社会发展及社会制度变迁大背景的影响153
6.3.2 城市规划制度短缺与制度设计不足155
6.3.3 城市规划制度环境及其与社会发展目标的偏离160
7 城市规划的技术性调控策略167
7.1 城市功能组织及空间资源配置169
7.1.1 理论基础169
7.1.2 主要问题169
7.1.3 规划调控策略171
7.2 城市人口分布及居住组织172
7.2.1 理论基础172
7.2.2 主要问题173
7.2.3 规划调控策略177
7.3 城市公益设施布局181
7.3.1 理论基础181
7.3.2 主要问题183
7.3.3 规划调控策略184
7.4 城市旧城更新186
7.4.1 理论基础186
7.4.2 主要问题186
7.4.3 规划调控策略191
7.5 城市开敞空间塑造195
7.5.1 理论基础196
7.5.2 主要问题197
7.5.3 规划调控策略198
7.6 城市地域发展平衡202
7.6.1 理论基础202
7.6.2 主要问题203
7.6.3 规划调控策略204
8 城市规划的制度调控措施207
8.1 城市规划制度安排的理念创新209
8.1.1 突出核心价值209
8.1.2 追求程序正义212
8.1.3 保障规划民主214
8.2 城市规划制度安排的规则设计革新215
8.2.1 强化规划法制的社会绩效保障功能216
8.2.2 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划行政操作规程220
8.2.3 构建规划社会监督的制度化渠道225
8.3 城市规划制度环境创新230
8.3.1 营造规划的法治环境,重在完善规划的法律法规体系231
8.3.2 加快政府改革,关键是要建立规划管理权力的约束机制232
8.3.3 明确规划组织的价值导向,加强行业管理与行业自律234
8.3.4 加强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城市化制度建设235
9 结语237
9.1 本书的基本观点239
9.2 对城市规划改革与创新的启示239
附录 武汉案例研究243
1 案例研究的背景245
2 1990年代以来武汉城市土地开发情况分析246
2.1 城市土地开发基本情况分析246
2.2 城市土地开发基本特征253
3 社会发展视角下的检视——1990年代以来武汉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255
3.1 城市功能组织不当及空间资源不公平配置问题255
3.2 城市社会分化及居住隔离问题257
3.3 城市公益设施建设不足及配置不公平问题261
3.4 城市旧城更新中的问题262
3.5 城市开敞空间营造中的问题267
3.6 城市地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268
4 社会发展目标导引下的武汉城市规划技术性调控措施270
4.1 合理组织城市功能,注重空间资源的公平配置271
4.2 推动人口分布与居住组织重构,减少居住地域空间环境质量差异,促进社会融合274
4.3 加强城市公益设施建设及社会共享,促进社会公平275
4.4 推进旧城的和谐更新277
4.5 营造完善的城市开敞空间系统,促进社会交流与融合280
4.6 合理确定优先发展地域,注重地域发展平衡,促进公平发展281
参考文献283
后记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