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学模型在林业中的应用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学模型在林业中的应用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1234937.jpg)
- 胥辉编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4163250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数学模型-应用-林业-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学模型在林业中的应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林业中预估模型的估计方法应用研究1
1 绪论3
1.1 前言3
1.2 研究概述4
1.3 国外研究状况11
1.4 国内研究状况12
1.5 研究的发展趋势18
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9
2.1 林业建模中共线性问题及研究方法19
2.2 异方差问题及研究方法19
2.3 度量误差问题及研究方法22
2.4 联立方程组模型及研究方法23
3 林业中模型的共线性研究24
3.1 模型构造24
3.2 模型中的共线性检验25
3.3 共线性的处理方法31
3.4 总结38
4 模型中的异方差研究39
4.1 模型的选择39
4.2 模型中异方差的检验39
4.3 异方差的消除43
4.4 加权估计与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对比分析49
4.5 思茅松树高曲线方程中异方差问题的进一步研究53
4.6 总结56
5 材积模型中的度量误差影响及参数估计研究58
5.1 引言58
5.2 度量误差对落叶松材积模型的影响58
5.3 带有度量误差的材积模型的参数估计64
5.4 总结69
6 二元立木材积模型的联立方程组模型估计方法研究70
6.1 二元立木材积模型70
6.2 二元立木材积模型的联立方程组模型方法71
6.3 对比分析72
6.4 总结74
7 结论、创新和讨论75
7.1 结论75
7.2 创新77
7.3 讨论77
参考文献78
第二章 思茅松天然次生林林分生长模型研究78
1 绪论85
1.1 前言85
1.2 林分生长模型评述86
1.3 思茅松生长规律研究现状96
2 研究地概况97
3 外业调查98
3.1 资料收集98
3.2 数据整理99
4 各模型评价指标的建立100
5 地位指数表的编制101
5.1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101
5.2 数据的整理103
5.3 导向曲线的拟合104
5.4 数据的取舍以及导向曲线的再次拟合择优106
6 林分密度指数表的编制109
6.1 林分密度的定义109
6.2 模型的建立109
7 优势木树高生长模型111
7.1 定义111
7.2 模型的建立111
8 树高曲线模型113
8.1 定义113
8.2 模型的建立113
9 林分直径结构模型115
9.1 研究现状115
9.2 研究方法116
9.3 模型的建立118
10 断面积生长模型121
10.1 概述121
10.2 模型的建立121
11 平均胸径生长模型125
11.1 概述125
11.2 模型的建立125
12 蓄积量生长模型129
12.1 概述129
12.2 模型的建立129
13 前两种方法所得模型的检验、比较及方法的择优133
13.1 优势木树高生长模型133
13.2 胸高断面积生长模型134
13.3 平均胸径生长模型135
13.4 蓄积量生长模型136
14 选出的最优方法与系统动力学法的对比137
15 Visual Basic编程144
16 结论145
参考文献145
第三章 思茅松土壤养分诊断研究151
1 绪论151
1.1 前言151
1.2 土壤养分研究概况152
1.3 国外研究状况155
1.4 国内研究状况156
1.5 发展趋势158
2 研究区概况159
3 外业调查160
3.1 资料收集160
3.2 原始林及次生林的外业调查工作160
3.3 人工林的外业调查工作161
3.4 内业整理分析162
4 研究方法概述164
4.1 土壤养分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164
4.2 数据的标准化165
4.3 快速聚类分析方法概述166
4.4 主成分分析法概述166
4.5 模糊综合评判法概述168
5 思茅松原始林土壤养分评价指标临界值的确定171
5.1 全N的临界值确定174
5.2 全P的临界值确定176
5.3 全K的临界值确定178
5.4 有效N的临界值确定179
5.5 有效P的临界值确定181
5.6 有效K的临界值确定183
5.7 有机质的临界值确定185
5.8 小结187
6 思茅松次生林土壤养分评价指标临界值的确定188
6.1 全N的临界值确定191
6.2 全P的临界值确定193
6.3 全K的临界值确定195
6.4 有效N的临界值确定197
6.5 有效P的临界值确定199
6.6 有效K的临界值确定201
6.7 有机质的临界值确定203
6.8 小结205
7 思茅松人工林土壤养分评价指标临界值的确定206
7.1 全N的临界值确定209
7.2 全P的临界值确定210
7.3 全K的临界值确定212
7.4 有效N的临界值确定214
7.5 有效P的临界值确定216
7.6 有效K的临界值确定218
7.7 有机质的临界值确定220
7.8 小结221
8 思茅松三代林土壤养分综合评价223
8.1 思茅松三代林的各土壤养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223
8.2 思茅松三代林各土壤养分评价指标隶属度的确定224
8.3 思茅松三代林土壤养分状况综合指标值的计算228
8.4 思茅松三代林土壤养分综合评价结果分析234
9 结论与讨论237
9.1 结论237
9.2 讨论238
参考文献239
第四章 思茅松轮栽后立地退化的研究239
1 绪论247
1.1 前言247
1.2 研究目的248
1.3 国外研究状况248
1.4 国内研究状况249
1.5 立地退化研究的发展趋势250
2 立地退化研究概述252
2.1 与立地退化有关的几个概念252
2.2 立地退化研究方法的评述253
3 研究区概况255
3.1 思茅松简介255
3.2 调查区概况256
4 外业调查258
4.1 资料收集258
4.2 原始林的外业调查工作258
4.3 人工林的外业调查260
4.4 数据整理260
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61
5.1 灰色关联分析261
5.2 主成分分析法271
5.3 数量化立地质量得分表法283
6 立地退化程度分析298
6.1 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298
6.2 模糊评判过程298
6.3 模糊评判的结果299
7 小结300
7.1 灰色关联分析的小结300
7.2 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小结300
7.3 数量化理论Ⅰ的小结301
8 结论302
参考文献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