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伤寒论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伤寒论理论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1250335.jpg)
- 郝万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2016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伤寒论-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伤寒论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伤寒论》辨证方法研究与实践8
第一节 六经辨证研究8
一、六经实质8
二、太阳病理论与实践11
(一)太阳表证11
(二)坏病虚证23
(三)蓄血证31
(四)水气证32
(五)结胸证35
(六)痞证38
三、阳明病理论与实践40
(一)阳明热证40
(二)阳明实证44
(三)阳明发黄证49
四、少阳病理论与实践51
(一)少阳病本证51
(二)少阳病兼证53
五、太阴病理论与实践58
(一)太阴虚寒证58
(二)太阴表证59
(三)太阴腹痛证59
(四)太阴病转归61
六、少阴病理论与实践63
(一)少阴寒化证63
(二)少阴热化证68
(三)太少两感证70
(四)少阴咽痛证72
七、厥阴病理论与实践75
(一)厥阴病实质75
(二)厥阴病寒证77
(三)厥阴病热证79
(四)厥阴寒热错杂证81
(五)其他厥证83
八、六经辨证临床运用研究85
(一)热病86
(二)内科病87
(三)妇科病89
(四)儿科病91
第二节 《伤寒论》其他分证方法92
一、八纲分证92
(一)辨阴阳92
(二)辨表里93
(三)辨寒热94
(四)辨虚实96
二、三焦分证97
(一)上焦病证97
(二)中焦病证98
(三)下焦病证98
三、病因分证99
(一)外感六淫99
(二)疫疠致病100
(三)内伤诸因100
(四)医误之因100
四、气血津液分证101
(一)气病辨证101
(二)血病辨证102
(三)津液病辨证103
五、方证分证103
第二章 《伤寒论》诊法研究与实践105
第一节 望诊105
一、望神105
二、望色106
三、望体态106
四、望舌106
五、望分泌排泄物106
第二节 闻诊107
第三节 问诊107
一、问病史107
二、问症状108
(一)问寒热108
(二)问汗108
(三)问疼痛109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109
(五)问饮食口味110
(六)问睡眠110
(七)问二便111
第四节 切诊111
一、脉诊111
二、肢体切诊113
三、腹诊113
第三章 《伤寒论》治则治法研究与实践116
第一节 《伤寒论》主要治则116
一、扶正祛邪116
二、扶阳存阴118
(一)扶阳气118
(二)存阴液120
三、因势利导122
四、表里先后124
五、治未病126
第二节 《伤寒论》主要治法130
一、汗法130
二、下法132
三、和法133
四、温法134
五、清法135
六、补法136
七、涩法138
八、利小便法138
九、试探法139
十、救逆法140
第四章 《伤寒论》方剂研究与实践142
第一节 组方思路143
第二节 用方思路145
第三节 药剂技术147
一、药剂调配147
二、作用特点148
第四节 临床应用149
一、桂枝汤类方149
(一)桂枝汤150
(二)桂枝加葛根汤152
(三)桂枝加厚朴杏子汤153
(四)桂枝汤衍化方154
二、麻黄汤类方155
(一)麻黄汤156
(二)大青龙汤157
(三)小青龙汤158
(四)麻黄汤衍化方160
三、葛根汤类方161
(一)葛根汤161
(二)葛根黄芩黄连汤162
(三)葛根汤衍化方164
四、苓桂类方164
(一)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164
(二)五苓散166
(三)苓桂衍化方169
五、抵当汤类方170
(一)桃核承气汤170
(二)抵当汤172
(三)抵当汤衍化方174
六、泻心汤类方175
(一)大黄黄连泻心汤175
(二)半夏泻心汤177
(三)泻心汤衍化方179
七、承气汤类方180
(一)大承气汤180
(二)小承气汤182
(三)调胃承气汤184
(四)承气汤衍化方185
八、柴胡汤类方187
(一)小柴胡汤187
(二)柴胡桂枝汤191
(三)大柴胡汤193
(四)柴胡桂枝干姜汤195
(五)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96
(六)柴胡衍化方198
九、理中汤类方199
(一)理中汤199
(二)桂枝人参汤201
(三)理中汤衍化方202
十、四逆汤类方203
(一)四逆汤203
(二)四逆加人参汤205
(三)茯苓四逆汤206
(四)通脉四逆及加猪胆汁汤207
(五)白通及加猪胆汁汤208
(六)四逆汤衍化方209
十一、其他汤方210
(一)四逆散210
(二)乌梅丸212
(三)麻黄升麻汤215
第五章 《伤寒论》药用研究与实践217
第一节 用药特色217
第二节 药物炮制219
一、炮制方法219
二、炮制效用220
第三节 药量研究221
一、定量原则222
二、计量方式222
三、药量折算223
四、灵活增减223
第四节 药物配伍223
一、对药研究224
二、组药研究225
第五节 其他疗法226
一、食药疗法226
二、针灸疗法227
附篇229
一、《伤寒论》版本校勘例析229
二、原文阐释方法例析233
三、临床研究例析240
四、实验研究例析255
五、文献数据库建设例析264
六、伤寒学术流派研究267
七、《伤寒论》研究回顾与展望269
八、1999~2008年“伤寒论”相关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分析270
主要参考书目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