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
  • 李万东,张炳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ISBN:978780246194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土地利用-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土地利用调查技术进展1

第一节 土地测绘技术历史1

一、国外土地测绘技术史1

二、中国土地测绘技术史2

三、现代土地测绘技术4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调查5

一、解放初期的土地纳税调查6

二、改革开放初期的土地利用概查6

三、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6

四、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8

五、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9

第三节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9

一、土地利用分类的原则10

二、全国土地利用分类系统10

第四节 信息技术进展13

一、“3S”技术13

二、空间数据库技术16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16

四、土地管理信息化技术17

第二章 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调查的技术模式20

第一节 更新调查特点20

一、“3S”技术综合应用20

二、城乡土地一体化综合更新调查20

三、业务部门与社会化力量结合21

四、人机交互式解译21

五、内外业相结合21

第二节 技术路线21

一、技术背景21

二、技术路线23

第三节 关键步骤24

一、外业调绘底图的制作24

二、外业数据采集25

三、内业整理与更新调查数据库27

第三章 土地利用图件的数学基础29

第一节 空间参照系与空间基准29

一、空间参照系的基本概念29

二、常用的坐标表示形式30

三、常用大地坐标系31

四、高程系32

五、地方独立坐标系32

第二节 高斯投影33

一、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概念33

二、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分带规定33

三、坐标网的规定35

四、高斯投影的换带36

第三节 大地坐标系转换39

一、坐标系转换的原理39

二、54坐标系向80坐标系的转换43

三、新54坐标系(BJ54新)至80坐标系的转换45

四、WGS-84坐标系至80西安坐标系的转换47

第四节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50

一、分幅与编号的概念50

二、1991年以前的分幅与编号51

三、新的分幅与编号54

第五节 标准图幅的控制面积59

一、图幅理论面积的精密解算59

二、高斯投影图幅理论面积60

第四章 数字影像地图制作61

第一节 影像数据源的选择61

第二节 遥感影像的正射纠正62

一、1∶1万航空数字正射影像纠正流程63

二、1∶1万卫星数字正射影像纠正流程67

第三节 影像信息增强69

一、影像辐射匹配69

二、高分辨率全色波段增强70

三、多光谱波段增强72

四、高分辨率全色和多光谱数据融合74

第四节 土地利用数据与影像信息复合77

一、矢栅图层复合一体化处理78

二、栅格图层复合处理79

第五章 土地利用类型解译81

第一节 土地利用类型遥感图像解译的理论基础81

一、地物的光谱学特性81

二、遥感图像的“时相”特性84

三、图型标志84

四、区域地学特征85

第二节 目视解译85

一、目视解译的原则和方法85

二、目视解译的工作流程86

第三节 高分辨率影像解译图库86

一、农用地的解译特征87

二、建设用地96

三、未利用地100

第六章 外业调绘104

第一节 前期准备104

一、基础工作准备104

二、资料准备105

第二节 外业调绘程序106

一、外业调绘的工作流程106

二、外业调绘的基本方法107

三、外业调绘技术要点108

第三节 地类调查109

一、图斑调查及要求109

二、线状地物调查及要求112

第四节 田坎系数测算115

一、坡度图的制作115

二、田坎系数测算方法及要求116

第五节 其他地类调查117

一、江河入海口陆海分界线的调查119

二、海岛调查119

第六节 土地权属调查119

一、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120

二、土地权属调查内容121

三、土地权属的确认121

四、土地权属调查方法122

五、境界线的表示125

六、界址点的表示127

七、界址线的表示129

第七节 外业调查记录手簿及其填写129

一、土地利用调查表(图斑)填写方法129

二、土地利用调查表(线状地物)填写方法130

第七章 外业调查测量技术132

第一节 全站仪土地测量技术132

一、测区控制网测量132

二、图根控制测量133

三、碎部点测量134

四、野外数据的采集方法137

第二节 GPS测量技术138

一、差分GPS技术138

二、GPS区域控制网建设140

三、GPS控制测量141

四、GPS碎部测量143

五、GPS观测数据处理143

六、GPS测量误差与处理措施143

第三节 地物简易测量技术146

一、简易测量方法146

二、注意事项148

第八章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库建设150

第一节 土地利用更新数据库设计150

一、需求分析150

二、设计原则151

三、数据库建设流程153

四、空间数据模型设计153

五、空间数据分层设计155

六、空间数据存储设计157

第二节 内业处理158

一、内业处理的内容158

二、建库资料的要求158

三、内业处理的方法158

第三节 数据采集与建库159

一、数字化方法159

二、土地利用数据采集161

三、其他要素数据采集164

四、图幅接边165

五、拓扑关系建立166

六、图形与属性数据库的连接167

第四节 面积量算与汇总167

一、面积量算的原则167

二、面积量算的精度要求168

三、量算结果的汇总统计170

第五节 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170

一、图面整饰要求170

二、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172

三、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173

四、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173

第九章 质量检查179

第一节 质量检查制度与技术流程179

一、检查制度179

二、检查流程180

第二节 外业调绘底图的质量检查181

一、检查内容181

二、检查指标181

三、检测方法183

四、数字正射影像图质量评判184

第三节 外业调绘的质量检查185

一、室内检查185

二、现场检查185

三、精度要求186

四、检查结果评定186

第四节 数据库质量检查187

一、质量检查原则187

二、数据源质量控制187

三、数据采集质量控制187

四、接边拓扑处理质量控制188

五、数据入库质量控制188

六、数据建库信息管理188

七、成果质量评价188

第五节 地类一致性核查190

一、地类一致性检查的技术流程190

二、准备工作190

三、地类一致性核查的内容194

四、线状地物一致性检查194

五、疑问地类统计汇总196

第六节 图件的质量检查199

一、标准分幅工作底图的检查199

二、乡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检查199

三、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检查199

第七节 综合质量评价200

一、定性评价200

二、定量评价201

三、评价等级201

四、检查报告206

第十章 土地利用调查技术展望207

第一节 土地利用智能调查系统207

一、系统的软硬件组成207

二、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208

第二节 地类自动识别分类技术210

一、决策树算法原理210

二、决策树方法应用实例212

第三节 遥感影像变化提取方法214

一、两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信息提取215

二、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变化信息提取216

三、单独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变化信息提取217

第四节 更新数据的常见分析方法218

一、土地利用变化数量分析218

二、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220

三、土地利用趋势与模拟分析224

第十一章 更新调查成果应用分析227

第一节 在宏观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决策的应用227

第二节 在日常土地管理中的应用228

一、土地利用规划服务228

二、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229

三、土地复垦整理230

四、地籍管理230

五、其他相关土地管理231

第三节 在其他行业部门及社会化中应用233

一、其他行业部门233

二、社会化应用234

主要参考文献235

附录 土地利用分类2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