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文化事典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文化事典
  • 何晓明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6562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390页
  • 文件大小:395MB
  • 文件页数:1408页
  •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文化事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先秦时期3

1.中华文化的传说时代3

2.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的形成11

3.农牧分野与夷夏之辨15

4.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的发育21

5.婚姻制度的嬗变26

6.夏文化的创生31

7.文字的发明与演进38

8.青铜器的制造与使用46

9.盘庚迁殷52

10.武王伐纣与周公东征54

11.成康之治与平王东迁58

12.巫史的文化活动64

13.周代宗法制的建立及瓦解72

14.国人暴动与共和行政80

15.西门豹治邺82

16.士阶层的崛起84

17.百家争鸣88

18.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95

19.《诗经》的编集100

20.《尚书》的编订与流传105

21.《周易》的问世109

22.《三礼》的编撰112

23.孔子删订《六经》118

24.《春秋》及其“三传”的问世122

25.孔、孟、荀与儒家学说的创立129

26.老、庄与道家学说的创立136

27.墨子与墨家显学地位的形成143

28.法家的崛起150

29.《孙子兵法》的创作157

30.屈原与《离骚》161

31.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167

32.足球的起源—蹴鞠169

33.先秦区域文化的发育173

34.各国变法运动183

3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191

二、秦汉时期197

1.秦始皇统一中国197

2.长城的修筑205

3.焚书坑儒,以吏为师211

4.郡县制取代分封制215

5.察举与征辟制度的实行219

6.徐福东渡228

7.《吕氏春秋》、《淮南子》的编撰231

8.《黄帝内经》的问世237

9.《山海经》的问世240

10.汉初布衣将相之局243

11.汉初黄老之学与“无为而治”246

1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51

13.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258

14.讖纬之学的盛衰263

15.司马迁作《史记》267

16.刘向、刘歆父子的校书活动273

17.王充撰《论衡》276

18.《四民月令》的编撰279

19.白虎观会议283

20.盐铁专卖与贤良文学会议286

21.汉赋蔚为大观292

22.张骞通西域298

23.汉匈关系与昭君出塞303

24.丝绸之路的开辟308

25.王莽改制313

26.许慎作《说文解字》315

27.汉代医学的成就319

28.蔡伦造纸325

29.东汉太学清议与党锢之祸328

30.门阀士族与九品中正制333

31.佛教传入中国337

32.本土宗教道教的兴起343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355

1.王学与郑学之争355

2.魏晋玄学的发展360

3.曹魏兴屯田365

4.建安文学的成就368

5.北朝的诗歌创作373

6.五胡内迁与胡汉文化的碰撞376

7.荀勖编《中经新簿》,经史始分378

8.葛洪著《抱朴子》381

9.梁武帝佞佛384

10.常璩著《华阳国志》387

11.刘劭撰《人物志》390

12.徐陵与《玉台新咏》的编选393

13.贾思勰撰《齐民要术》396

14.颜之推撰《颜氏家训》399

15.《世说新语》与晋人清谈之风402

16.寇谦之对道教的整顿405

17.门阀士族制度的盛衰408

18.魏晋南北朝的文论成就414

19.敦煌石窟的开凿421

20.刘徽著《九章算术》424

21.杨衒之撰《洛阳伽蓝记》428

22.祖冲之的数学成就431

23.王羲之的书法艺术434

24.北魏孝文帝改革440

25.范缜发表《神灭论》443

26.龙门石窟的修建446

27.郦道元作《水经注》449

28.昭明太子编《文选》452

四、隋唐五代时期457

1.大运河的开凿457

2.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463

3.科举制度的创立466

4.隋朝三教并用477

5.“四部分类法”的创造482

6.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484

7.《唐律》的修订490

8.制定《大唐开元礼》492

9.唐太宗令修《氏族志》495

10.南衙北司之争497

11.府兵制的盛衰500

12.藩镇割据与正朔意识的淡化503

13.两税法的实施507

14.陆德明撰《经典释文》511

15.孔颖达撰《五经正义》514

16.刘知几撰《史通》519

17.陆羽著《茶经》521

18.杜佑撰《通典》524

19.《六祖坛经》的问世526

20.长安有“胡气”529

21.遣唐使与中日文化交流533

22.武周代唐538

23.唐玄宗“开元之治”540

24.李白、杜甫与唐代诗歌艺术的高峰544

25.韩、柳古文运动554

26.元、白新乐府运动559

27.新文学体裁变文的出现565

28.传奇小说的产生567

29.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艺术569

30.儒佛道三家御前论辩571

31.僧一行发起天文测量,修订《大衍历》574

32.玄奘西竺求学讲学,著《大唐西域记》577

33.鉴真东渡日本581

34.伊斯兰教、摩尼教、景教传人中国587

35.三武一宗灭佛593

36.唐蕃联姻597

37.刻板印《九经》601

38.白鹿洞书院的建立602

39.儒、释、道三教合流604

40.禅宗的确立610

五、宋辽金元时期621

1.黄袍加身与杯酒释兵权621

2.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624

3.陈抟与道教地位的提升625

4.澶渊之盟629

5.庆历新政的推行632

6.王安石变法637

7.交子与钱引的出现641

8.宋代宗族制度组织及其制度的形成645

9.宋代书院之风的盛行648

10.苏轼、柳永的艺术创造与宋词的辉煌654

11.濂、洛、关、闽之学的鼎盛661

12.鹅湖之会与朱陆之争671

13.陈亮、叶适的实学676

14.瓦舍勾栏的出现682

15.北宋金石学的兴起686

16.岳飞抗金689

17.司马光著《资治通鉴》693

18.郑樵编《通志》696

19.马端临著《文献通考》699

20.沈括著《梦溪笔谈》702

21.《四书》的汇集与定名705

22.“宋代五部大书”的编撰710

23.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715

24.毕昇与活字印刷术717

25.袁枢与史书“纪事本末体”的创立719

26.唐宋间的孟子升格运动722

27.《三字经》的问世与流传727

28.《十三经》的编成730

29.“四大发明”及其运用735

30.宋代话本艺术的出现743

31.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市舶司的设立747

32.边境榷场的设立752

33.契丹、女真、党项、羌族的汉化755

34.市民文化的兴起760

35.文化重心的南迁767

36.成吉思汗统一蒙古772

37.成吉思汗西征774

38.忽必烈推行汉法779

39.元代驿传制度的完善781

40.马可·波罗来华784

41.元曲的兴起与衍变787

42.关汉卿与元代杂剧791

43.王祯撰《农书》794

44.郭守敬的科技成就797

45.长春真人西游802

46.高明与《琵琶记》804

六、明清时期811

1.朱明王朝的高度集权811

2.《大明律》与明《大诰》814

3.明代宦官专权与特务统治817

4.靖难之役820

5.朱棣迁都北京823

6.《永乐大典》的修撰825

7.明成祖与三部《大全》的编纂829

8.郑和下西洋832

9.大礼仪之争837

10.张居正改革840

11.陈献章奠基心学846

12.阳明心学的盛衰851

13.王艮创立泰州学派857

14.李时珍编《本草纲目》860

15.《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的产生863

16.明四家、吴中四才子的艺术成就871

17.汤显祖创作《牡丹亭》878

18.“三言”、“二拍”与白话短篇小说的成就881

19.“三袁”与公安派884

20.董其昌、徐渭的艺术成就890

21.徐霞客游历大江南北896

22.宋应星著《天工开物》901

23.徐光启著《农政全书》904

24.李贽的“异端”思想906

25.东林党祸912

26.朱载堉的科学成就915

27.郑成功收复台湾919

28.明清时期华侨在南洋的活动925

29.明十三陵的修建929

30.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理论贡献936

31.《明儒学案》、《宋元学案》与中国古代学术史的成熟944

32.明末清初传教士来华及与中国士人的交往950

33.八旗制度的建立954

34.满文的创制959

35.清代六部、都察院、理藩院的设立961

36.《古文观止》的编撰965

37.乾嘉学派的兴起968

38.汉学与宋学之争975

39.章学诚撰《文史通义》982

40.清廷驱逐西方传教士985

41.改土归流990

42.土尔扈特来归993

43.严酷的明清文字狱997

44.桐城派的兴起1002

45.京剧的诞生1004

46.曹雪芹著《红楼梦》1009

47.东正教在中国1016

48.马礼逊来华传教与中西文化交流1020

49.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访1024

50.《古今图书集成》的编修1026

51.《四库全书》的编纂1030

52.《皇清经解》、《续皇清经解》的编集1035

53·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签订1037

54.道光咸丰年间经世实学的兴盛1043

55.晚明以后的西学东渐1046

56.太平天国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冲击1057

57.洋务事业与早期现代化建设的启动1063

58.近代经济因素与生产关系的诞生1068

59.民族企业的“官督商办”1076

60.“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时代流行语1080

61.曾国藩与理学传统的终结1087

62.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1090

63.严复译作《天演论》1095

64.林纾的翻译活动1098

65.维新思潮与戊戌变法1102

66.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1109

67.康有为撰《大同书》1113

68.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问世1117

69.京师同文馆的建立1121

70.京师图书馆的建立1125

71.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的创立1127

72.《申报》的发行1133

73.“癸卯学制”的颁行1137

74.敦煌藏经洞的发现1140

75.留学生的派遣1144

76.中西文化冲突与反洋教斗争1152

77.革命派与改良派大论战1159

78.《二十四史》的集成1163

79.梁启超提出“新民说”1167

80.清末“新政”的推行1170

81.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产生与发展1175

82.辛亥武昌起义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1179

83.辛亥时期的移风易俗1185

84.近代佛教复兴1189

七、民国时期1199

1.袁世凯复辟与文化逆流的泛起1199

2.五四新文化运动1202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208

4.“问题与主义”的论战1217

5.《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问世1223

6.北京大学的创立1225

7.清华学堂的创立1230

8.中国科学社的成立1232

9.“北京人”化石的发现1235

10.甲骨文的发现1238

11.围绕“古史辨”展开的争鸣1241

12.王国维学术事业的推演1246

13.章太炎的政治与文化活动1252

14.清华研究院的设立1256

15.黄埔军校的建立1260

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毛泽东思想的诞生1264

17.东西方文化之争1271

18.科学与玄学之争1275

19.社会性质问题大论战1278

20.民国新学制的颁行1282

21.鲁迅与国民性改造1287

22.李四光发现第四纪冰川1293

23.中央研究院的成立1298

24.西南联大的惨淡经营1304

25.胡适的文化活动1309

26.现代新儒家的出现1315

27.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的学术成就1321

28.茅盾的文学创作成就1326

29.巴金的文学创作成就1330

30.老舍的文学创作成就1335

31.曹禺的戏剧创作成就1338

32.新民主主义诗歌创作的成就1342

33.郭沫若的新编历史剧创作1346

34.周作人、林语堂的文学成就1351

35.20世纪30年代电影创作的成就1355

36.《黄河大合唱》的创作1358

37.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1361

38.陶行知、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活动1364

39.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1371

40.国、共及“第三方”关于“中国向何处去”的思想交锋1374

41.民主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3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