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迈向工业大国 30年工业改革与发展回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迈向工业大国 30年工业改革与发展回顾
  • 冯飞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ISBN:978780234189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制度-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迈向工业大国 30年工业改革与发展回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 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1

一、工业化指导思想的调整和进步2

二、工业发展质量的评价——全要素生产率6

三、面临着经济体制的二次改革9

第一章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业的改革与发展12

一、我国工业发展基本特征与阶段划分12

我国工业总量稳步增加,工业企业竞争力大幅提高12

工业行业及所有制结构日趋合理,区域差距不断拉大14

工业发展波动明显,阶段性特征突出15

二、观念革新带动工业筑路阶段(1978~1980年代末)17

商品经济理念逐步确立,对外开放模式雏形显现17

总量回升,结构整顿,工业在调整中完成筑路20

三、市场化改革深化引领工业起飞阶段(1990年代初~1990年代末)25

市场体制建设快步迈进,对外开放格局逐步确立26

总量快增,结构调整,工业经济在波动中实现起飞29

四、科学发展助推工业提升阶段(1990年代末~2008年)36

提出科学发展总体要求,坚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37

总量扩张,结构优化,工业平稳发展竞争力提升38

五、中国工业改革30年总体评价41

第二章 中国工业结构的变动、升级与驱动力43

一、计划经济时期工业发展战略及工业结构的变动43

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发展战略43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的工业结构变动44

片面强调重工业化导致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结构矛盾和低效率45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结构变动的主要阶段46

扭转片面重工业倾向,大力发展以轻工业为主的加工制造业阶段(1979~1988年)46

控制一般加工业,加强基础产业,促进我国工业结构协调化、高度化发展的阶段(1989 ~2001年)56

加快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推动我国工业结构向技术集约化转变的阶段(2002 ~2008年)63

三、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结构变动实践的总结7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动符合工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72

大国经济、后发国家等特征又使我国工业结构的演变具有不同于一般国家的特色73

体制转轨和对外开放是我国工业结构变动最重要的内、外部推进力量75

需求结构、资源禀赋和技术进步是影响我国工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76

第三章 中国工业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变迁78

一、中国工业市场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78

价格改革奠定了市场经济运行的体制基础79

产权改革塑造出了有效的市场经济微观基础80

对外开放成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推动力81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了外部条件保证82

二、放松市场进入限制及其对市场绩效影响的评价83

放松市场进入限制促进了产业内竞争和组织发育83

钢铁产业剧烈的市场结构变化和经济绩效的改善85

三、工业企业规模结构变化及绩效对比分析88

不同的规模企业数目的变化及对比情况89

不同的规模企业的绩效对比91

四、对中国工业产业组织政策的总体评价93

20世纪80年代的产业组织政策94

20世纪90年代的产业组织政策96

21世纪产业组织政策发展新方向99

五、中国工业产业组织变革的总结与产业组织政策选择101

中国工业产业组织变革的经验101

中国工业产业组织变革中存在的问题102

促进我国产业组织调整的政策选择104

第四章 中国工业领域的所有制改革和结构调整106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改革的总体进程106

二、工业领域中不同行业所有制改革的回顾111

资源和具有自然垄断属性行业的所有制改革: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主线112

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所有制改革:引入外资的特征明显114

一般竞争性行业:国有经济结构性调整,民营和外资快速进入,并形成公有、民营、外资三足鼎立的局面115

三、工业领域所有制改革的绩效117

第五章 中国产业政策的回顾与评价120

一、体制转轨时期的产业政策(1978~1991年)120

1978 ~1985年间的产业政策120

1986~1991年间的产业政策122

二、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时期的产业政策(1992~2001年)129

1992~1997年间的产业政策129

1998 ~2001年间的产业政策136

三、新世纪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来的产业政策(2002年至今)139

四、改革开放以来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及有关争论150

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150

产业政策的争论与如何看待产业政策151

第六章 工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业管理154

一、政府工业主管部门的改革与职能转变154

1982年——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155

1988年——试点推进155

1993年——分类推进156

1998年——国家工业局的尝试156

2003年——工业管理部门的进一步转变158

2008年——工业主管部门进一步明确与职能进一步转变158

二、行业总公司改革模式的探索与实践159

行业性总公司的积极意义与局限160

行业性总公司的再改革161

行业性总公司模式的再认识161

三、行业协会的发展与改革162

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历程162

行业协会的现状164

我国行业协会的作用和功能165

行业协会面临的问题与改革趋势166

四、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述评167

评价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标准167

我国工业体制改革实践的显著成绩168

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168

我国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169

第七章 中国工业布局与产业集群的演变171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171

中国工业布局变化的阶段分析171

中国工业布局变化的特点177

对我国工业布局变化的评价183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集群的演变187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阶段分析187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特点189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193

第八章 中国垄断性行业的改革与重组197

一、垄断性行业改革的背景197

二、中国垄断性行业改革的主要内容199

进行产业重组199

监管体制的建立与探索200

引入外部投资者200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201

三、中国垄断性行业的改革实践201

中国电力产业的市场化改革202

中国电信业的市场化改革211

中国铁路运输业的市场化改革220

中国民航业的市场化改革226

第九章 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回顾与评价233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进步成就显著233

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现状及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的位置233

技术进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日益重要235

我国技术进步中存在的问题及差距237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进步的发展历程238

改革开放初期促进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阶段(1978~1985年)238

促进企业为主体的技术进步发展阶段(1985~1991年)240

技术进步进入促进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新阶段(1992~1997年)241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成为开放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的新战略(1998至今)243

三、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模式选择246

产业技术进步的几种典型模式247

我国技术引进与技术改造政策及其作用248

有关争论:“以市场换技术”,“技术引进陷阱”250

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产业技术进步模式253

四、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成功经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蓬勃发展255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进程255

高新技术园区的重要作用257

第十章 若干重点工业行业的改革与发展259

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改革与发展259

电子信息产业在调整中发展(1978 ~1991年)260

电子信息产业机构调整优化、自主研发能力加强,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1992 ~2000年)265

电子信息产业增长加速,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2001年至今)269

二、汽车工业的改革与发展274

行业调整中发展阶段(1978~1991年)275

结构优化暨行业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1年)279

鼓励自主创新阶段(2002年至今)282

三、装备制造业的改革与发展284

初步改革与探索阶段(1978~1998年)286

改革深化与行业快速发展阶段(1999 ~2005年)290

行业发展的战略转型阶段(2006年至今)295

四、钢铁工业的改革与发展297

转型与快速发展阶段(1978 ~2000年)298

产业调整与结构升级阶段(2001年至今)304

五、化学工业的改革与发展309

配合农业改革展开的阶段(1978 ~1984年)310

原材料工业和石油化工快速发展的阶段(1985~1992年)311

重工业为主导背景下的全面发展阶段(1993~2000年)314

注重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2001年至今)317

六、建筑材料工业的改革与发展321

配合宏观经济建设的粗放型增长时期(1978~1993年)322

机构改革及企业改制背景下的产业调整和结构优化时期(1994~2000年)325

自主创新为标志的高质量发展时期(2001年至今)328

成绩与问题332

七、纺织工业的改革与发展333

第一阶段:政策调整与规模扩张时期(1978~1990年)334

第二阶段:改革深化和结构调整升级时期(1991~1999年)337

第三阶段:国际竞争力提升时期(2000年至今)339

八、能源工业的改革与发展345

能源工业30年发展历程回顾及现状346

能源工业市场化改革349

能源价格体制改革353

能源行业改革中的管理体制改革360

九、医药工业的改革与发展366

确立了“以医药现代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366

医药工业改革的基本走向是市场化367

医药工业改革和发展的成效显著370

医药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371

第十一章 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形势与任务375

一、新时期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紧迫形势376

来自国内的压力376

来自国外的挑战378

工业发展模式面临的新挑战379

二、工业发展方式的新转变:重塑发展的新动力380

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产生新的要求380

新的经济结构产生新要求381

新的体制环境产生新要求383

三、当前转变工业发展方式需重点推进的几项工作3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