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王汶石文集 第3卷 文论 书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汶石文集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6778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95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6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王汶石文集 第3卷 文论 书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文论1
加强创作1
多多积蓄语汇3
谈与工农作家合作—助谢茂恭编写《赴朝慰问记》的一点体会8
生活永远在前进—《山野的春天》观后13
《钢铁战士》的光荣18
快乐、幸福、前进的歌唱22
我们的明天—《金星英雄》观后24
答《文学知识》编辑部问32
漫谈构思45
一九六一年七至八月在西安作协召开的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64
责任81
从“写什么”谈起—在青年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87
思想境界及其他99
探索者的新收获—读《延河》一九七九年一月号上的一组短篇小说114
我从事小说创作之前127
文学练习曲137
在这个领域里140
孩子们赠我红领巾147
文学作品中党的形象150
《针眼里逃出的生命》序154
这条路艰辛而快乐158
期待163
我的自修165
关于农村题材的几点想法176
这儿也说的是有关“命运”的话题—看话剧《巍巍昆仑》180
一个老兵的话183
作家的使命—一九八二年五月在延安地区作者座谈会上的发言190
在鲁迅的旗帜下197
既然你挑选了文学这个事业—为《长安》处女作专号而作206
《张寒晖传》序210
文学与人学215
让《延河》的传统代代传218
闲话《血泪仇》与《白毛女》的创作221
漫谈革命作家的使命感—在山西运城地区文联召开的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228
不到大海心不甘—在太原首届黄河笔会上的发言249
公开的和秘密的256
人民需要文学259
我和苏联文学262
致文学青年267
要肯于呕心沥血—读《一棵无名的小草》269
面对现实的思考—读《挂面的故事》271
真实地反映生活—读李天芳、晓雷《月亮的环形山》272
我们的旗帜:社会主义274
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276
三点建议—在西安作协读书班的发言278
为百折不挠的创业者塑像282
在榆林陕北题材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287
迎着改革风云的人们—序报告文学集《脊梁》296
不息的风—观毛錡的电视纪录片《南泥湾·红叶·雪》301
来自枣乡和野山的风—序《春天春天》304
老师您好!—为《教师报》“师生情·我的教书生涯”征文圆满结束而作309
《雁泪》序311
写在前面的话—祝《外国中小学生作文专号》同小读者见面315
《惊险特技大王的儿子》序318
一个特殊的角落—序《画乡情愫》322
《诸葛亮三请刘备》序324
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与爱好者谈文学326
《土炕情话》序329
《绿太阳》序332
一部思想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好书—《画乡精粹》序336
时代呼唤文学—为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而作340
《女性的世界》序345
浓浓的塞上亲情—读《我的父老乡亲》349
一九八三年版《亦云集》序及后记353
书信357
给胡采同志的信357
读剧本《第一声霹雷》致作者尤白361
事与情—与一位青年诗作者谈诗364
读《张寒晖传》致作者梁茂春信三封367
致李凤杰信两封374
致外籍教师黎观道先生377
读《西安旅游指南前言》致相阳信两封379
这儿才见真功夫—致张石山同志信两封382
致李国涛同志388
致金汉同志389
关于《陈赓大将》—致作者郑重391
致《长安》编辑部394
致釜屋修、今村律子先生395
致李准397
致浩然398
致许显卿信两封399
致吴成瑞401
致周矢信三封403
致李生泉信四封415
致邢熙坤、杨光中428
致柯云路信三封430
致陈忠实信三封441
可贵在于它是现实生活的—关于《青青客舍》致高华453
了解自己,选定最佳起点—致农村有志文学的青少年及《兰州农民报》编辑部458
致权文学—读短篇小说集《在九曲十八弯的山凹里》462
致周宗奇—读短篇小说集《无声的细流》466
致陈军信四封472
关于《跋涉者》致焦祖尧信两封483
关于《新结识的伙伴》—复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490
关于风格·散文·人物特写—致沙石信两封495
致曾文渊信两封499
关于中国当代农民与陈忠实的创作—致《陈忠实论》作者蒙万夫501
就《峡谷》致朱玉葆508
画出了秦岭的性格—读《沉寂的五岔沟》致莫伸513
就《困窘的小号》致晓雷520
满足读者和社会精神文明的需要—给《河东文学》的信522
人们总想了解一点社会和人生—读《山祭》致王蓬527
致俊彪535
致义夫信五封536
就《自然铜》致孙见喜547
致成永胜信三封550
美的奥秘—赠生才554
读电视剧本《一只小船》—致作者王琳556
致毛錡558
致徐非光同志信两封559
我心中的当代中国农民—致陕西省农村题材创作研讨会562
致秦川566
致段国超信三封568
致刘芳572
致李若冰574
致《我的老师》编辑组576
致宁小龄577
致武迅578
致《文艺报》编辑579
致张碧涛信两封581
致姚小琦、云鹏等文学爱好者信十封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