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1272446.jpg)
- 文晓灵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10720180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邓小平理论-概论;“三个代表”思想-概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2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2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4
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9
四、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10
五、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1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13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历史必然性13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18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9
本章小结22
思考与练习24
拓展性阅读导航25
第二章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26
第一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27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提出27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29
三、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33
四、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丰富和发展的重大意义37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38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含义38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40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41
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43
本章小结45
思考与练习46
拓展性阅读导航46
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47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48
一、这是中国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48
二、这是关系到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性问题50
三、这是关系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大问题5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52
一、社会主义本质科学论断的提出52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科学概括54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5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61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61
二、现阶段我国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62
三、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64
本章小结66
思考与练习67
拓展性阅读导航67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6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69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69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73
三、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7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7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基本内容76
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7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83
一、基本纲领的提出83
二、基本纲领的内容84
三、基本纲领的意义85
本章小结86
思考与练习87
拓展性阅读导航87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89
第一节 树立科学发展观90
一、科学发展观概述及其基本要求90
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意义9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步骤94
一、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94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96
第三节 抓住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97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及目标97
二、大力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99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00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02
五、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104
第四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06
第五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09
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意义及其措施109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意义及其措施111
本章小结114
思考与练习115
拓展性阅读导航115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116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117
一、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性质117
二、改革的目标、原则、方法121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123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策124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24
二、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127
三、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28
第三节 “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开放和一切工作的根本是非标准131
一、“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131
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科学内涵131
三、贯彻“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要求132
本章小结133
思考与练习134
拓展性阅读导航134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35
第一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36
一、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136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框架14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44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44
二、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145
三、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146
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4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49
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149
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52
三、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154
四、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155
本章小结158
思考与练习158
拓展性阅读导航159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160
第一节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61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161
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意义164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渐进性和长期性166
第二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168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特征168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170
三、努力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的宏伟蓝图173
第三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76
一、加强法制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176
二、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178
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意义179
本章小结181
思考与练习182
拓展性阅读导航183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84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18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185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188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189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191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191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196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197
第三节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新局面202
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202
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04
三、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205
四、改革教育体制,发展教育事业206
本章小结207
思考与练习208
拓展性阅读导航208
第十章 实现祖国统一的科学构想209
第一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210
一、和平统一祖国大政方针的确立211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211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实践中不断完善213
第二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践216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216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218
第三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25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225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现实意义228
本章小结230
思考与练习230
拓展性阅读导航231
第十一章 中国社会主义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232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33
一、邓小平对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233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36
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38
一、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根本立场238
二、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40
三、积极发展新时期对外关系241
第三节 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243
一、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243
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45
三、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248
本章小结249
思考与练习250
拓展性阅读导航250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导核心251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252
一、建设和保护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252
二、加强各民族的团结256
三、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259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262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党的领导262
二、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269
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271
本章小结277
思考与练习278
拓展性阅读导航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