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中学教育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中学教育史
  • 谢长法主编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03964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237页
  • 主题词:中学-教育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中学教育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学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萌芽1

第一节 早期游历官员对中学的介绍1

第二节 教会中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4

一、教会中学的产生与发展4

二、教会中学的课程5

三、教会中学的影响9

第三节 早期改良派和维新派对中学的倡导与实践10

第四节 普通中学在近代中国的萌芽14

第二章 中学教育制度的引入及其在中国的确立21

第一节 中学教育制度的引入21

一、赴日考察学务官员对中学教育制度的引入21

二、《教育世界》对日本及西方国家中学教育及其规章的刊介28

第二节 中学教育制度的确立30

一、中学教育宗旨的演变31

二、中学教育课程的演变32

三、中学教育的师资问题32

第三节 清末中学的发展34

一、清末中学发展的基本概况34

二、清末中学发展的典型省份分析——以直隶省为例36

第四节 清末中学教育的成就与问题41

一、清末中学教育的成就41

二、清末中学教育发展的问题42

第五节 清末中学教科书的编译与审定46

一、中学教科书的编译47

二、中学教科书的审定53

第三章 民国初期的中学教育56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中学教育56

一、确立新的中学教育宗旨56

二、建立新的中学教育体制57

三、民初中学的课程、教材与教法59

四、民初中学的管理63

第二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学教育的问题和争议65

一、“文实分科”及设立二部制的争议66

二、分科选科制的探索与风行71

三、中学“男女同学”的争论及女子中学教育的发展73

第三节 陆费逵与民初的中学教育77

一、提倡中学学制改良,推进课程教学改革77

二、重视中学国文教育,积极编写教科用书80

第四章 中学教育的变革与发展83

第一节 “新学制”与中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83

一、“新学制”对中学教育的改革83

二、“新学制”下中学教学的改革88

三、“新学制”颁布后中学教育的发展和问题97

第二节 舒新城与20世纪20年代的中学教育改革102

一、积极参与学制改革102

二、倡导、实践道尔顿制106

第三节 春晖中学——20世纪20年代中学教育的奇葩110

一、经亨颐与春晖中学的管理特色111

二、春晖中学的教师教学特色112

三、春晖中学的校园文化特色115

第四节 教会中学的发展118

一、教会中学的发展概况118

二、典型教会中学举例119

三、教会中学的主要特点124

第五章 国民政府抗战前的中学教育129

第一节 战前的中学教育政策130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的确立130

二、《中学法》及《中学规程》的颁布131

三、中学教育目标的确定132

第二节 中学学制的调整133

一、“戊辰学制”关于中学学制的规定133

二、综合中学制度的废止134

三、中学学制的讨论136

第三节 中学管理的改革138

一、中学会考的厉行138

二、对中学教师的任用和训练143

三、中学训育的实施146

四、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的开展151

第四节 中学课程的订定和中学教科书的编审153

一、中学课程的订定153

二、中学教科书的编审158

第五节 廖世承的中学教育思想162

一、关于中学教育的目标162

二、对中学学制和课程改革的意见164

三、关于中学教育管理制度的革新166

四、对于中学教师的认识168

第六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学教育170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中学教育政策170

第二节 抗战时期中学教育的发展概况173

一、战时的中学教育制度173

二、战时的中学课程与教科书186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中学管理193

一、对中学生的管理193

二、战时的中学教师情况196

三、中学贷金的实施199

第四节 张伯苓与抗战时期的重庆南开中学201

一、“允公允能”,加强爱国主义教育201

二、“以德育为万事之本”,重视学生品德培养202

三、严格学校管理,确保教学质量203

四、倡导团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5

第五节 战后中学教育的演进207

一、战后的中学教育政策207

二、战后的中学管理208

三、战后的中学教育经费213

主要参考文献217

后记2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