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闽南戏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闽南戏剧
  • 陈世雄,曾永义主编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105755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地方戏-研究-福建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闽南戏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关于闽南戏剧文化圈的思考1

一、闽南戏剧文化圈及其变异1

二、闽南戏剧文化圈的独特性6

三、从闽南戏剧文化圈看影响剧种变异的诸因素12

四、戏曲的正音与政治的正统15

五、话剧与歌剧在闽南的本土化19

第一章 闽南戏曲与信仰习俗26

第一节 信仰习俗与闽南民间戏曲的演出场合27

一、民间信仰28

二、岁时节庆30

三、人生礼俗31

第二节 闽南民间戏曲的社会功能32

一、闽台社会重要的娱乐方式32

二、延续民间文化传统34

三、闽台民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途径35

四、缓解社会日常矛盾的特殊功用37

第三节 祈福与祭煞:闽南的仪式戏剧38

一、禳灾祈福的傀儡戏39

二、闽南的扮仙戏42

第二章 剧种传播中发生的地域性变异47

第一节 泉腔戏曲在漳州47

一、老白字戏的出土47

二、明清以来梨园戏在漳州的传播55

三、泉腔戏曲在漳州的留存现状60

第二节 歌仔戏的地区变异——以咸水腔歌仔戏为例64

一、咸水腔歌仔戏的定义和特征64

二、咸水腔歌仔戏的来源66

三、文化混血与歌仔戏的地区变异73

四、歌仔戏的飞地和生存之道81

第三章 外来戏曲剧种在闽南的变异88

第一节 外来戏曲与闽南正音88

一、正音的缘起88

二、正音的记载和内涵91

三、闽南正音的存在方式96

四、闽南正音的社会功能与权力隐喻100

第二节 融合与变迁——闽南四平戏的发展路径107

一、闽南四平戏的自我改造108

二、消解与融入的四平腔111

第四章 话剧和歌剧的地方变异119

第一节 早期话剧的权宜之计120

第二节 抗战期间大众化的尝试131

一、抗战与剧运132

二、提高与普及138

三、方言与大众化141

四、抗战时期闽南方言话剧的作用149

第三节 台湾光复初期的方言话剧150

一、光复初期复杂的语文问题150

二、关于方言话剧的论争153

第四节 地方化与现代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探索167

一、泉州歌剧团方言歌剧的坚守与创新168

二、台湾小剧场运动与方言运用问题179

第五节 台南人剧团的“跨界/本土”187

一、在方言话剧基础上展开跨文化戏剧实践189

二、西方经典剧作的本土转化191

三、存在问题和吕柏伸的反思197

第五章 闽南戏曲与现代传播媒介的结合与变异199

第一节 歌仔戏与大众传媒的结合与变异200

一、广播歌仔戏200

二、电影歌仔戏205

三、电视歌仔戏218

第二节 台湾布袋戏的现代转型236

一、布袋戏与现代传播媒介的接触史237

二、虎尾黄家与布袋戏的媒体变异240

第六章 官方政策对闽南戏剧的影响260

第一节 历代执政者对民间戏曲的四种策略260

第二节 日本殖民当局的政策与台湾闽南戏剧的命运263

一、日本殖民者的“皇民化”政策和“皇民剧”263

二、日本殖民当局的文艺政策对台湾戏剧的影响265

三、民间戏曲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台湾歌仔戏西进和南下270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地方戏改良与“反共抗俄剧”274

一、抗战期间闽南的地方戏改良274

二、民间自发的歌仔戏改良——改良调与改良戏279

三、政府主持的歌仔戏改良282

第四节 台湾当局戏剧政策及其影响289

一、反共抗俄剧289

二、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地方戏曲改良295

第七章 闽南地区戏曲改革303

第一节 闽南地区戏曲改革的缘起303

第二节 从戏曲改革到“文化大革命”306

第三节 改人、改戏、改制326

一、改戏326

二、改制333

三、改人339

四、小结345

第四节 从戏曲改革到“文化大革命”前后的闽南木偶戏346

第八章 高甲戏丑角艺术的发展和剧种个性的演变353

第一节 新剧目的创作与高甲戏丑角艺术的成熟354

第二节 汇演、展演对高甲戏丑角艺术的促进作用358

一、高甲丑戏的获奖与晋京演出359

二、丑角的汇演比赛362

第三节 权威话语对剧种发展趋势的影响363

第九章 在发展、创新过程中保护本土戏剧文化369

第一节 在发展、创新中坚守剧种个性369

一、梨园戏《董生与李氏》371

二、歌仔戏《邵江海》373

三、木偶剧《钦差大臣》376

四、关于保护剧种特色的思考380

第二节 民间戏班的复兴与挑战384

结束语391

后记3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