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1295993.jpg)
- 曹泳鑫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08505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上篇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历史和价值基础3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开放性3
一、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现实意义3
(一)马克思主义所面对的“后”时代的问题与主义3
(二)世界历史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肯定和西方学者的认同8
(三)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世界发展观的基本精神11
(四)马克思主义的时空化展开——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和民族化发展15
(五)违背马克思主义给社会主义实践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严重危害19
二、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开放性体系20
(一)本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的历时性划分20
(二)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特点和研究重点27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思想史比照——西方国际关系思想和理论流派的历史审视31
一、西欧国际关系理论形成的社会思想文化基础32
(一)宗教文化基础34
(二)世俗政治和人文基础36
(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等物质基础39
(四)国际体制基础40
二、近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逻辑42
(一)主权理论43
(二)殖民主义和战争理论44
(三)重商主义和均势理论45
(四)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理性主义发展49
三、西方现代国际关系的思想分野和理论流派54
(一)自由主义理论的主要特点56
(二)激进主义理论的主要特点57
(三)保守主义理论思潮58
(四)普世主义、精神进化论与文化民族主义60
(五)帝国主义和反理性主义思潮62
四、西方理论影响的扩展和理论批判65
(一)世界战争、民族革命与西方理论影响的扩展65
(二)主权国家体系的全球化与西方理论批判69
(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体系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75
第三章 国际体系衍变与马克思主义对国际关系思想基础的深刻变革81
一、国际体系的全球化与现代国际关系的思想基础83
(一)传统区域国际关系体系的历史性变动83
(二)全球主权国家体系的形成88
(三)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思想基础90
二、马克思主义对国际关系思想基础的深刻变革97
(一)认识中外思想史中的马克思主义97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国际关系理论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历史性变革101
(三)列宁的国际关系思想和理论特点105
中篇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关系的几个基本理论117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国际关系研究的唯物史观117
一、与旧国际史观的截然不同118
二、世界历史的现代性和全球化特征123
三、世界历史发展观125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基本理论132
一、唯心主义旧国家观批判与国家研究之方法132
二、国家的基本性质137
(一)国家的管理和政权性质137
(二)国家的意识形态性质139
(三)国家具有相对的政治独立性141
三、现代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内在对立关系146
(一)现代国家实现的变革——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146
(二)宗教意识形态的继续存在——国际神圣同盟与世俗国家关系的对立148
(三)人权关系——政治自由与利己主义的对立152
(四)交往之上的国际秩序——普遍利益原则与国家本能的对立153
四、国家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的本质156
五、国家职能的现实发展与国际关系161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战争与革命理论169
一、关于战争与革命的基本理论169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战争与暴力革命的理论169
(二)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代国际战争与国内革命的思想173
二、落后弱势国家在战争与革命中的命运175
三、消除战争和冲突根源的新社会基础178
(一)国际冲突产生的现实社会基础178
(二)和平: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国际原则179
第七章 国际主义与民族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思想182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主义思想182
(一)国际主义着眼于消除各国工人阶级之间、民族之间的对立182
(二)国际主义的现实直接动因是迫于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184
(三)实现劳动者的合作劳动和国际合作是国际主义的阶级基础185
(四)国际主义的目标是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以实现国际和平187
(五)国际主义的前提是强调民族独立,反对民族压迫188
(六)国际主义内含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自主选择发展模式189
二、列宁的国际主义思想190
(一)国际主义反对虚伪的狭隘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190
(二)国际主义和民族自决理论的辩证统一192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与和平共处思想201
一、马克思、恩格斯论人类合作的本性和冲突的现实根源201
二、列宁、斯大林的和平共处思想与国际合作战略204
(一)列宁关于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及其相互关系的思想和策略204
(二)斯大林的和平、合作思想和外交战略、策略209
三、中国共产党和平共处与国际合作思想的发展212
四、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合作思想的历史基础217
下篇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23
第九章 旧中国思想危机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国际战略思想的形成223
一、殖民体系与中国旧国际观的危机223
(一)传统中华秩序的历史命运223
(二)西方国际体制扩张与中国传统国际观的危机230
(三)制约外交思想变革的传统政治文化238
二、王朝之后的思想变革与抉择242
(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肇始243
(二)孙中山的外交理想247
(三)“西化”的失落与各种思潮的命运250
三、中国共产党革命战争时期外交和国际战略思想的形成258
(一)国际政治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59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外交和国际战略的思想历程261
第十章 新中国的国际战略思想及其理论特点273
一、关于主权统一与国家安全274
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现代化战略280
三、变革国际旧秩序、实现人类和平的理想283
四、重视非物质力量的革命乐观主义286
五、分析国际关系的矛盾论和国际秩序观289
第十一章 和平、发展、合作——改革开放与中国和平外交思想的发展301
一、继承中发展303
二、对外开放的思想内涵和基本逻辑307
(一)从强调政治斗争到强调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307
(二)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以霸权为目的的世界主义308
(三)全方位开放的外交和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311
三、思想理论的不断发展31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合作的外交主题定位313
(二)发展、进步与和谐的价值追求和多元模式主张315
(三)以人为本的人权理论和国际人权主张317
第十二章 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和谐世界325
一、中国和平文化传统之审视325
(一)朝贡关系与等级和谐观念326
(二)分立国之间关系中的和平规范329
(三)在全球文明比较中认识中国传统文化331
(四)古代中国国际关系的和平文化及社会基础337
二、和平共处、合作发展、和谐世界的内在统一343
(一)国际体系转型与和谐世界的历史基础343
(二)国际秩序的现实特征346
(三)国际秩序的未来发展357
(四)全球、区域、国家三个层面国际合作体系的构建359
参考文献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