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陈华彬作品系列 债法通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陈华彬作品系列 债法通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1336077.jpg)
- 陈华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8307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435页
- 主题词:债权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陈华彬作品系列 债法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债法通论概说1
第一节 债的意义、一般法理(学理)与特性1
一、债的涵义1
二、债的一般法理(学理)12
三、债的特性15
第二节 债权的意义与特性17
一、债权的涵义17
二、债权的特性29
三、完全债权的实现与不完全债权实现的障碍31
第三节 债务33
一、债务的涵义厘定33
二、债的义务34
三、债务与责任38
四、请求权基础与请求权的类型44
五、债务与诉权44
第四节 债法的名称、法源、债法总则的总则性、抽象性与债法的特质(特色、性质)45
一、债法的名称45
二、债法的法源46
三、债法总则的总则性、抽象性及其问题48
四、债法的特质(特色、性质)50
第五节 债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52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2
二、劳动基准法53
三、政府采购法53
四、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53
五、国际人权公约54
六、欧盟契约法54
第六节 债法通论的其他问题55
一、民法典的制定与债法通论55
二、社会生活中的债法通论55
三、债法的国际化、统一化及现代化趋势56
第二章 债的发生原因与债的标的59
第一节 债的发生原因59
一、(民事)法律行为59
二、法规规定60
三、诚实信用原则60
第二节 债之标的61
一、债之标的概说61
二、债之标的的要件62
三、债之标的——给付——的内容和范围不以具有金钱价值者为限66
四、债之标的——给付——的种类67
第三章 债的种类69
第一节 概说69
一、债的种类的多样化69
二、债的分类的视角69
第二节 债的分类72
一、依发生原因的分类72
二、依给付的内容的差异或不同的分类72
三、依给付可否选择的分类91
四、依主体人数的单一或多数的分类96
五、依给付是否可分的分类96
六、依债权债务可否分为份额的分类96
七、依两债之间的主从关系的分类96
八、保证之债97
第四章 债的关系的发生98
第一节 概说98
第二节 因合同(契约)所生的债的关系99
一、合同(契约)之债于民法典债法规则系统中的地位101
二、合同(契约)自由原则及其限制101
三、合同的成立105
四、引起合同之债的要约、承诺的特殊形式114
五、合同原则116
六、合同(契约)的种类117
第三节 因侵权行为所生的债的关系135
一、概说135
二、侵权行为责任法的发展脉络与演进136
第四节 无因管理137
一、概说137
二、真正无因管理与不真正无因管理139
三、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139
四、无因管理的效力144
五、准无因管理(不真正无因管理)149
第五节 不当得利151
一、不当得利的涵义、学说、存立基础、立法成例与特性151
二、不当得利成立要件的具体分析154
三、不当得利的主要具体类型155
四、特殊的不当得利155
五、不当得利的效力157
第六节 单方允诺157
第七节 缔约过失158
一、概要158
二、缔约过失责任与相关制度的区别159
三、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160
第五章 债的效力161
第一节 债的效力概说161
第二节 债权的效力概要162
一、债权的效力的涵义162
二、完全债权的效力163
三、不完全债权的效力170
四、债务与责任175
五、债权的具体功用176
六、从对不履行的救济这一视点看债权的效力177
第三节 债权于当事人之间的效力:强制履行178
一、强制履行的涵义、理念与沿革178
二、我国现行法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批复”“通知”等对有关债权的强制履行(或强制执行)的规定180
三、强制履行的方法182
四、各种债权的强制履行的方法184
五、强制履行于法律系统上的地位188
第四节 债务的效力190
第五节 不真正义务的效力191
第六章 债的履行与不履行的效力193
第一节 债的履行及其原则193
一、债的履行概要193
二、债的履行原则194
三、债的履行的内容197
第二节 债务不履行的涵义与类型198
一、概要198
二、债务不履行的类型201
三、债务不履行的四种类型分析202
四、债务不履行与侵权行为226
第三节 债权人迟延(受领迟延)227
一、受领与受领迟延的涵义228
二、受领迟延与受领义务:受领迟延责任的性质的学说228
三、受领迟延的构成要件229
四、受领迟延的法律效果231
第四节 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233
一、概要233
二、关于赔偿范围的学说的展开235
第五节 第三人侵害债权237
一、概要237
二、第三人侵害债权的侵权行为237
三、基于债权的妨害排除请求240
四、我国法下债权应解为受《侵权责任法》的保护241
第七章 合同的效力243
第一节 合同的一般效力244
一、合同履行请求权244
二、合同的确保:违约金制度及其规则244
三、合同的解除252
四、合同的终止256
第二节 合同的特殊效力258
一、定型化合同258
二、双务合同的效力259
三、涉他合同265
第八章 债务人的责任财产的保全272
第一节 概要272
一、债务人的责任财产与债权人平等272
二、债务人的责任财产的保全的涵义与性质274
三、债务人的责任财产的保全的利益平衡275
第二节 债权人代位权276
一、概要276
二、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要件281
三、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284
四、债权人代位权的法律效果(效力)286
第三节 债权人撤销权288
一、概要288
二、债权人撤销权的发展脉络与特性292
三、债权人撤销权的成立要件297
四、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301
五、债权人撤销权的法律效果(效力)304
第九章 多数人之债306
第一节 多数人之债的涵义与多数当事人的债之关系的问题306
一、多数人之债的涵义与分类306
二、多数当事人的债之关系产生的问题308
第二节 多数人之债的种类309
一、概要309
二、两个视点310
第三节 可分之债与不可分之债312
一、可分之债312
二、不可分之债315
第四节 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320
一、按份之债320
二、连带之债:以连带债务为中心321
三、不真正连带债务333
第五节 准共有之债与共有之债务336
一、准共有之债336
二、共有之债务337
第十章 债的担保339
第一节 概要339
第二节 保证(保证债务、保证责任)341
一、概要341
二、保证、保证债务、保证责任三项概念的厘定342
三、保证的构造343
四、对债权人、债务人的功能:与物的担保的比较343
五、保证债务的特性344
六、保证债务的成立要件346
七、保证合同的内容349
八、保证的法律效果351
九、保证人、债权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356
十、保证的消灭356
十一、各种主要保证357
第三节 定金360
一、概要360
二、定金的种类361
三、定金的成立362
四、定金的效力362
五、定金与预付款、押金、违约金及订金的界分364
第十一章 债的移转367
第一节 概要367
一、债的移转的源起与立法成例367
二、债的移转的涵义369
三、债的移转的因由与种类370
第二节 债权让与371
一、概要371
二、债权让与的限制374
三、债权让与的效力375
第三节 债务承担377
一、概要377
二、引起债务承担的因由381
三、债务承担的成立要件381
四、债务承担的效力383
第四节 合同上地位的移转与契约加入384
一、合同上地位的移转(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384
二、契约加入387
第十二章 债的消灭389
第一节 概要389
一、总说389
二、债的消灭的效力390
第二节 清偿392
一、概要392
二、代物清偿394
三、债的更改394
四、清偿抵充396
五、清偿人得对受领清偿人请求给予受领证书397
第三节 抵销398
一、概要398
二、抵销的要件(相抵适状、抵销适状,Aufrechnunglage)401
三、抵销的方法402
四、清偿地不同的债务的抵销402
五、人身伤害的损害赔偿之债的抵销限制403
六、向第三人为给付的债不得为抵销403
七、抵销的效力403
第四节 提存404
一、提存的涵义、特性及法性质404
二、提存的要件405
三、提存的正当性406
四、提存价金406
五、提存处所与通知407
六、危险负担的移转407
七、提存物的领取与领取的限制408
八、领取权的消灭408
第五节 免除409
一、免除的涵义、特性与法性质409
二、免除的要件410
三、免除的方法411
四、免除的法律效果412
第六节 混同412
一、混同的涵义、性质与因由412
二、混同的法律后果413
第七节 目的的达到与权利失效414
一、目的的达到414
二、权利失效414
主要参考文献415
后记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