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清近代俗文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明清近代俗文学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31347413.jpg)
- 徐湘霖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978755310943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606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637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古典文学研究-明清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明清近代俗文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明清神魔小说中的“女妖”研究1
引论1
第一节 神魔小说中女妖形象的历史形成3
一、神魔小说中精怪形象的民俗文化来源4
二、神魔小说成书过程与女妖形象的形成8
第二节 神魔小说中女妖故事的四个母题15
一、“灾难”母题17
二、“降妖祛邪”母题23
三、“人妖恋”母题28
四、“高僧与美女”母题33
第三节 神魔小说女妖形象的文化成因38
一、女妖形象的原型分析38
二、女妖形象的宗教成因45
三、女妖形象的社会与心理成因51
第四节 神魔小说女妖形象的审美特征56
结语62
第二章 清代文言小说中的“狐女”研究65
引 论65
一、“宜室宜家”婚恋型狐女故事68
二、“害夫败家”婚恋型狐女故事71
三、“美而兼才,赏心娱情”婚恋型狐女故事75
第一节 清代文言小说中狐女故事的三大类别79
一、“义狐”故事80
二、“妖狐”故事87
三、“诗狐”故事94
第二节 清代文言小说中狐女故事的时代成因100
一、民俗信仰的社会氛围101
二、清代文化女性的崛起111
三、清代文人心理透视119
结语126
第三章 清代小说中的“侠妓”研究130
引 论130
第一节 清代小说中“侠妓”形象的四大表征145
一、酬知己,患难襄助见贞情146
二、救风尘,轻财任侠姊妹情153
三、女郭解,天遣人间为不平157
四、演忠烈,商女犹知亡国恨162
第二节 清代小说中“侠妓”的文化内涵167
一、自古侠女出风尘167
二、名士之风与历史演变176
三、名妓风雅化与“世态”的审美风气181
结语191
第四章 清代戏曲传奇中的“贞女”研究193
引 论193
一、传奇戏曲及其发展盛况195
二、明清传奇戏曲中的贞节女性概述196
第一节 贞节观念的发展历程198
一、元以前贞节观念的发展变化199
二、明清的贞节观念201
第二节 明末清初传奇戏曲中的妇女贞节观206
一、清初传奇戏曲中的贞节女性207
二、天下贞女必天下之情女224
第三节 清代妇女贞节观念嬗变的原因232
一、腐朽没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繁荣233
二、社会风气的改变235
三、主情思潮的影响239
结语245
第五章 明清通俗文学中的“冯小青”研究248
引 论248
一、“冯小青本事”以及明清两代的“冯小青热”251
二、冯小青身世真伪论255
第一节 从才女到“情”的化身257
一、“冯小青事”发生的文化背景258
二、冯小青成为“情”之表征的前提262
三、文人对“小青事”的接受:“小青者,离情字”266
第二节 才女与文人悲剧282
一、古代文人三大悲剧传统在文学作品中的演绎283
二、冯小青生命中的矛盾冲突289
第三节 从才女到道德偶像311
一、传统家庭及家礼311
二、对“小青事”的道德解读315
三、对“小青事”道德解读的历史意蕴324
第四节 “小青热”的深层解读:文人心理透视327
一、文人推崇小青事的历史因素:“香草美人”传统的继承与流变327
二、明清通俗文学推崇冯小青的时代因素333
三、冯小青悲剧的文化意蕴343
结语349
第六章 李渔小说《十二楼》研究351
引 论351
第一节 “以风情之口,述道德之意”354
一、《十二楼》的主要内容354
二、从文本本身和杜濬的评价来阐释“以风情之口述道德之意”362
三、从作者的个性化语言体现出的风情性和道德意366
第二节 “发乎情,止乎礼义”374
一、历史背景与文化思潮374
二、李渔生平思想与创作实践375
三、小说中如何体现媚俗和流俗二者的统一379
第三节 以戏曲的手法来写小说384
一、人物单一386
二、以动作来代替白描388
三、情节巧中见奇390
第四节 《十二楼》的文学价值392
一、用“草根”文学表达“精英”内涵392
二、《十二楼》的影响397
附:《十二楼》现存的主要版本399
第七章 顾太清与《红楼梦影》研究400
引 论400
第一节 《红楼梦影》的成书402
第二节 《红楼梦影》的艺术性404
一、宝黛爱情的交待405
二、“前梦后影”的呼应409
第三节 顾太清之生活环境与《红楼梦影》412
一、家庭生活412
二、结社作诗416
三、风俗活动417
结语420
第八章 清近代弹词叙事特征研究422
引 论422
第一节 弹词的叙事视角427
一、全知视角与叙述者的现身428
二、限知视角435
三、流动视角的流动与转化441
第二节 清代弹词的叙事时间446
一、弹词的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447
二、叙事时间的倒错450
三、时间节奏的控制461
第三节 清代弹词的叙事结构473
一、清代弹词的“开篇”474
二、清近代弹词的多线型结构479
第四节 弹词与其他小说及戏剧叙事特征的比较485
结语493
第九章 清近代子弟书研究495
引 论495
第一节 子弟书概述500
一、子弟书渊源探讨501
二、子弟书兴盛的原因509
三、子弟书的消亡514
第二节 子弟书作品研究517
一、作品归属统计517
二、子弟书作品的取材来源524
三、子弟书语言艺术特色543
四、独特的满汉兼语言549
五、北方十三辙作韵脚553
六、子弟书的体制555
七、戏——子弟书与戏曲557
第三节 子弟书作者和观众研究558
一、作者生活年代及姓名不传原因558
二、作者创作心理分析563
三、书斋与唱台——作者与书者567
四、子弟书的观众570
结语573
参考文献578
后 记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