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实用药物新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实用药物新编](https://www.shukui.net/cover/3/31355310.jpg)
- 刘俊编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4167851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94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01页
- 主题词:药物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实用药物新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临床药物学的概念1
第二节 临床药物学的内容和任务4
一、药物检验5
二、药事管理5
三、制剂工作5
四、调剂工作5
五、临床药学工作6
六、科学研究6
七、药学教育与训练7
八、药学信息工作7
九、临床药物学科研7
第三节 药品的概念7
一、药品其本身的特性7
二、药品是特殊商品8
三、药品的其他概念9
第四节 药品管理应遵循的原则12
第一章 医院中药学14
第一节 医院中药学概述14
一、建立中药信息资资料室15
二、搞好中药调剂工作,充分发挥药物治疗作用15
三、中药剂型与疗效16
第二节 常用中药简析18
第三节 中药的临床研究20
第四节 开展中(成)药质量监控与研究21
第五节 开展治疗药物监测23
第六节 通过实验研究解决临床用药中的问题24
第七节 中医临床药学的发展方向与设想24
第八节 中药房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6
第九节 中药房的质量管理27
第十节 中药的配伍29
一、七情配伍29
二、君臣佐使30
三、用药禁忌30
四、剂量31
五、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及换算32
六、中药煎煮法32
七、服药方法34
第二章 医院制剂学36
第一节 医院制剂学概述36
一、GCP与医院制剂37
二、GMP简介38
三、医院剂型分类39
第二节 医院制剂基本操作技术41
一、称量41
二、提取与过滤42
三、粉碎、筛析与混合44
四、蒸馏、蒸发与干燥47
五、因体制粒单元操作48
第三节 新型药物载体制剂及前体药物制剂51
一、新型药物载体制剂及前体药物制剂概述51
二、化学动力学概述52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其他因素53
四、制剂中药物的化学分解与稳定方法55
第三章 临床药学63
第一节 临床药学的具体任务64
一、药师深入临床,参与药物治疗64
二、治疗药物监测64
三、药学信息服务64
四、药物不良反应监察65
五、开展处方分析65
六、药物利用研究65
七、新制剂、新剂型研究66
八、结合临床开展有关科学研究66
第二节 临床药学的重点工作66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68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68
二、药物效应动力学74
第四节 治疗药物监测76
一、TMD的适用范围77
二、TDM程序78
三、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选择80
第四章 药品检验学81
第一节 医院药品检验的基本条件与要求81
第二节 药品检验步骤82
一、检品采取82
二、检品最低取样量,所取决的条件82
三、鉴别83
四、检查83
五、含量测定83
六、注意事项83
第三节 药品的一般鉴别试验84
一、钙盐84
二、钾盐84
三、钠盐85
四、铁盐85
五、铵盐86
六、锌盐86
七、镁盐86
八、钡盐87
九、银盐88
十、铜盐88
十一、铋盐89
十二、锑盐90
十三、铝盐90
十四、汞盐91
十五、铅盐92
十六、氯化物92
十七、溴化物93
十八、磺化物93
十九、有机氟化物94
二十、水杨酸盐94
二十一、苯甲酸盐95
二十二、醋酸盐95
二十三、磷酸盐96
二十四、乳酸盐96
二十五、硫酸盐97
二十六、硝酸盐97
二十七、亚硝酸盐97
二十八、硼酸盐98
三十、枸橼酸盐99
三十一、亚砷酸盐100
三十二、砷酸盐100
三十三、硫代硫酸盐101
三十四、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101
三十五、酒石酸盐101
三十六、哌生物碱类102
三十七、芳香第一胺类103
三十八、苯酚(酚羟基反应)103
三十九、玫瑰药青素(Rosecranine)104
四十、丙二酰脲类104
四十一、乙醇基(C2H5O-)及甲基酮(CH3CO-)105
四十二、乙酰基(CH3COO-R)105
四十三、生物碱沉淀反应105
四十四、卤素化合物的反应106
四十五、还原糖反应106
四十六、氨基酸、肽类、蛋白质纸层析呈色反应106
四十七、甾体类、三萜类107
第四节 中草药化学成分一般鉴别方法108
一、鉴别注意事项108
二、鉴别方法109
第五节 毒性实验法120
一、概述120
二、急性毒性试验(一般安全试验)120
三、亚急性和慢性试验122
四、半数致死量的测定123
第六节 局部刺激实验125
一、家兔点眼法125
二、腿肌注射法126
三、兔耳皮下注射法126
第七节 溶血实验126
一、2%红细胞生理盐水混悬液制备126
二、试验方法127
第八节 过敏实验127
一、实验方法128
二、结果判断128
第九节 药品卫生标准128
一、中药128
二、化学药及生化药129
三、几点说明130
四、补充规定130
五、补充说明131
第五章 药物的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133
第一节 药物相互作用分类134
一、药效学相互作用134
二、药动学相互作用分类135
三、药剂学相互作用药物配伍变化135
第二节 以抗生素类为例介绍药物的不良反应136
一、青霉素类136
二、头孢菌素类138
三、氨基甙类抗生素140
四、四环素类抗生素142
五、氯霉素类抗生素144
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46
七、洁霉素(林可霉素,Jiemycin,Lincomycin)146
八、多粘菌素B(PolymyxinB,AerosporinPolyfax)147
九、抗真菌抗生素147
十、抗真菌抗生素148
第三节 药物相互作用分级149
第四节 中西药物的相互作用150
一、药物相互作用概述150
二、相互作用的机理151
四、受体部位的相互作用155
第五节 中西药物相互拮抗作用155
第六节 中西药联用利弊157
一、中西药联用的现状分析157
二、中西药联用的优势158
三、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及原因剖析160
四、如何正确做到中西药联用163
第七节 药物相互作用与临床合理用药165
第六章 抗生素的合理运用167
第一节 抗生素(Antibiotics)及分类167
第二节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168
第三节 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方法169
一、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概念169
二、抗生素的选择170
第四节 抗生素的联合应用与配伍175
第五节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181
第六节 某些疾病时抗生素的应用182
一、抗生素的局部用药和预防用药182
二、尿路感染中抗菌药的合理应用185
三、肾功能减退时抗生素的合理应用186
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抗生素治疗188
五、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抗生素的应用190
六、孕妇抗生素的应用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