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思想云端”走向“现实深处” 1978-2017年《解放日报》理论传播梳理与思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从“思想云端”走向“现实深处” 1978-2017年《解放日报》理论传播梳理与思考](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1375781.jpg)
- 夏斌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5202476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解放日报》-新闻事业史-研究-1978-2017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从“思想云端”走向“现实深处” 1978-2017年《解放日报》理论传播梳理与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导论3
第一节 选题背景3
第二节 文献综述4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基本特征和实现路径5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基本要素10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挑战和困境21
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实证研究25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难点30
一、研究方法30
二、创新之处31
三、研究难点31
第二章 《解放日报》的传播历程33
第一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内涵界定33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涵33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特征33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启动前后的理论传播35
一、冲破“禁区”35
二、“思想解放”39
三、“小跑步行不行”42
四、怎样评价领袖44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形成与成熟阶段的理论传播47
一、充满活力的经济模式48
二、“均”则懒,懒则“寡”52
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54
第四节 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阶段的理论传播57
一、“社会主义向何处去”57
二、系统性解读市场经济60
三、邓小平理论研究网络化63
第五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传播66
一、“一场不停步的接力跑”67
二、科学把握“先进性”70
第六节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传播75
一、什么是发展76
二、什么是“人本”78
三、什么是和谐79
四、什么是核心价值81
第七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传播82
一、中国梦是个什么样的梦84
二、为什么要以人民为中心91
三、如何更好地治国理政94
四、“四个全面”能否达成100
五、“四个自信”底气何来110
六、为何要强调“四个伟大”124
七、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27
八、如何理解新时代的“新思想”132
第八节 不同阶段代表性学者的理论贡献141
一、邓小平理论传播阶段144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传播阶段171
三、科学发展观传播阶段179
四、学人成长与理论传播的互动188
第三章 传播特性、效果与规律191
第一节 传播特性192
一、呼应与阐释并重,理论化和大众化共生192
二、重点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探索201
三、提供各种观点讨论平台并主动引导205
第二节 传播效果217
一、把握主流舆论阵地和话语权218
二、文本、解释和构建渐次推进224
三、与时俱进、与民俱进、与世俱进240
第三节 传播规律246
一、造势与传播的周期性246
二、共识与生命力的倍增效应251
三、“反复互动”与升级转化的良性循环255
第四章 完善路径259
第一节 借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259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260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62
三、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264
四、注重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267
第二节 着力推进理论创新269
一、明确理论创新的底线270
二、推进经典著作通俗化271
三、发展理论,诠释新问题273
第三节 创新传播话语系统275
一、推动大众传播话语创新277
二、应对消解和怀疑思维281
三、精准投放与贴近受众283
第四节 及时优化传播流程285
一、议题设置286
二、精心编辑288
三、把握节奏290
四、深化讨论291
第五章 增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293
第一节 提炼标识性概念294
一、市场294
二、改革296
三、“共同体”301
第二节 构建话语体系302
一、批判西方话语的价值立场303
二、把“问题和主义”结合起来304
三、警惕对主流话语的各种消解305
第三节 改进中西对话307
一、着重加强执政党的形象建设和推广308
二、大力传播“两个需要”“两个走向”309
三、讲清楚我是谁,讲清楚有什么不同310
第四节 应对多样性思潮挑战311
一、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313
二、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320
三、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326
结语332
参考文献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