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赫章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应忠主编;贵州省赫章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ISBN:7221051275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798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824页
- 主题词:赫章县(学科: 地方志) 赫章县 地方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赫章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5
第一篇 建置43
第一章 建置沿革和行政区划43
第一节 建置沿革43
第二节 行政区划44
第二章 乡镇概况47
第一节 镇47
第二节 乡50
第三节 民族乡53
第二篇 自然地理58
第一章 地质 地貌58
第一节 地质58
第二节 地貌60
第二章 气候62
第一节 气候特征62
第二节 气候要素62
第三章 山脉 水文69
第一节 山脉69
第二节 水系69
第三节 地下水71
第四章 土地 土壤72
第一节 土地72
第二节 土壤73
第五章 野生动植物82
第一节 野生植物82
第二节 野生动物83
第六章 自然灾害84
第一节 灾害性气候84
第二节 地质灾害86
第三篇 少数民族88
第一章 彝族88
第一节 源流与分布88
第二节 语言文字89
第三节 文学艺术90
第四节 生活习俗92
第五节 家庭和社会96
第二章 苗族97
第一节 源流与分布97
第二节 语言文字98
第三节 文学艺术99
第四节 生活习俗99
第三章 白族 布依族 回族105
第一节 白族105
第二节 布依族107
第三节 回族110
第四章 民族工作112
第一节 民族政策宣传与贯彻112
第二节 民族经济与文化113
第三节 民族干部117
第四节 民族识别118
第四篇 政党群团120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政党群团120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赫章县地方组织120
第二节 社会团体122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赫章县地方组织123
第一节 中共赫章县委123
第二节 党代表大会129
第三节 县委工作概要131
第四节 中共赫章县纪律检查委员会138
第五节 党务142
第三章 群众团体149
第一节 县总工会149
第二节 农民组织151
第三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赫章县地方组织151
第四节 县妇女联合会154
第五节 县工商业联合会156
第六节 其他群众团体159
第五篇 政权 政协161
第一章 民国时期政权161
第一节 分县公署161
第二节 县政府163
第三节 参议会164
第二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166
第一节 历届代表会议166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167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74
第四节 主要工作176
第三章 县人民政府181
第一节 工作机构181
第二节 基层政权185
第三节 施政190
第四章 政协赫章县委员会192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192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196
第三节 参政议政197
第四节 智力支边 文史资料征集198
第六篇 军事202
第一章 军事机构与驻军202
第一节 军事机构202
第二节 驻军207
第二章 兵役210
第一节 明清兵役制度210
第二节 民国时期兵役211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兵役212
第三章 地方武装214
第一节 民国政府地方武装214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215
第四章 民兵217
第一节 组织建设217
第二节 训练与装备222
第三节 主要任务与活动225
第五章 人防战备 国防教育 军地两用人才开发227
第一节 人防战备227
第二节 国防教育230
第三节 军地两用人才开发231
第六章 战事纪略231
元明清时期战事231
中华民国时期战事234
中国工农红军在赫章战事2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战事237
第七篇 公安司法244
第一章 民国时期司法244
第一节 警察244
第二节 司法245
第二章 公安245
第一节 镇压反革命245
第二节 治安管理247
第三节 刑事案件侦查250
第四节 监所管理251
第三章 检察252
第一节 机构252
第二节 刑事检察252
第三节 经济检察及反贪污贿赂工作253
第四节 法纪检察254
第五节 监所检察255
第六节 其他检察255
第四章 审判256
第一节 机构256
第二节 刑事审判257
第三节 民事审判258
第四节 经济审判259
第五节 行政审判260
第六节 案件执行261
第七节 案件复查261
第五章 司法行政262
第一节 法制宣传教育262
第二节 律师事务264
第三节 公证工作264
第四节 人民调解265
第八篇 民政 人事劳动 监察第一章 民政267
第一节 优抚267
第二节 安置269
第三节 救灾救济269
第四节 社会福利270
第五节 残疾人工作271
第六节 婚姻登记271
第二章 人事劳动272
第一节 人事管理272
第二节 劳动管理277
第三章 监察281
第一节 机构281
第二节 监察工作282
第九篇 国民经济管理284
第一章 国民经济综述284
第一节 经济发展284
第二节 所有制形式290
第三节 人民生活291
第二章 计划管理292
第一节 管理体制292
第二节 年度计划及中长期计划293
第三节 工农业生产计划296
第四节 基本建设计划300
第五节 其他计划301
第三章 统计管理303
第一节 机构303
第二节 统计调查303
第三节 管理监督305
第四节 统计资料整理305
第五节 统计教育与培训306
第四章 物价管理306
第一节 管理体制306
第二节 价格变化307
第三节 价格监督308
第五章 土地管理309
第一节 土地利用310
第二节 土地征拨310
第三节 土地使用监管311
第六章 物资管理312
第一节 管理体制312
第二节 计划与供应312
第七章 工商行政管理313
第一节 机构313
第二节 市场管理314
第三节 企业登记317
第四节 合同商标广告管理318
第五节 个体经济管理319
第八章 技术监督管理320
第一节 计量管理320
第二节 标准监督322
第九章 审计监督323
第一节 审计项目323
第二节 审计调查323
第三节 审计成果324
第十篇 农业327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327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327
第二节 互助合作328
第三节 人民公社329
第四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330
第二章 种植业332
第一节 粮食作物332
第二节 经济作物339
第三节 蔬菜瓜果339
第四节 种子与肥料341
第五节 耕作制度及栽培技术343
第六节 主要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345
第三章 烟草346
第一节 烤烟栽培346
第二节 烤烟烘烤351
第三节 烤烟专卖351
第四章 林业352
第一节 森林资源352
第二节 种子与育苗355
第三节 植树造林356
第四节 林场358
第五节 林业管理359
第五章 畜牧业362
第一节 家畜363
第二节 家禽366
第三节 水产367
第四节 良种引进368
第五节 饲草饲料369
第六节 疫病防治369
第七节 畜牧场371
第六章 水利电力372
第一节 水利建设373
第二节 水电建设377
第三节 水土保持381
第四节 水利水电管理382
第七章 农业机械384
第一节 农业机具384
第二节 管理与培训385
第三节 生产 采购 维修386
第八章 农业区划与农田基本建设388
第一节 农业区划388
第二节 农田基本建设391
第九章 气象392
第一节 测报 预报392
第二节 气象服务393
第十一篇 矿业395
第一章 资源勘探395
第一节 勘探395
第二节 分布与储量399
第二章 资源开发401
第一节 采冶401
第二节 选矿407
第三章 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408
第一节 机构 队伍408
第二节 监督管理409
第十二篇 工业411
第一章 体制与管理411
第一节 体制411
第二节 管理412
第二章 重工业413
第一节 采冶413
第二节 电力417
第三节 煤炭417
第四节 建材418
第五节 机械420
第六节 化工421
第三章 轻工业422
第一节 粮油食品加工422
第二节 铸造 土陶426
第三节 家具 建筑427
第四节 造纸 印刷429
第五节 服装 鞋类430
第六节 纺织 印染 弹花431
第七节 烟叶复烤433
第八节 其他行业433
第十三篇 乡镇企业435
第一章 发展概况435
第一节 沿革与体制435
第二节 分布与构成437
第二章 行业438
第一节 开采业438
第二节 冶炼 浇铸440
第三节 运输442
第四节 建筑 建材443
第五节 农具制造444
第六节 鞭炮 皮革 酿酒445
第七节 服务业446
第八节 种植养殖业446
第三章 管理447
第一节 管理机构447
第二节 财务管理448
第三节 经营管理449
第四节 安全管理449
第十四篇 贸易452
第一章 商业452
第一节 个体及私营商业452
第二节 集体商业453
第三节 国营商业454
第四节 对外贸易459
第二章 粮油经营462
第一节 粮食征收462
第二节 统购 定购466
第三节 粮油销售469
第四节 市场购销473
第五节 储运及加工474
第三章 供销合作478
第一节 体制478
第二节 农副土特产品收购479
第三节 商品销售481
第四节 储运485
第五节 扶持生产486
第十五篇 财税金融491
第一章 财政491
第一节 财政体制491
第二节 财政收入492
第三节 财政支出496
第四节 财政管理500
第五节 债券推销502
第二章 税务502
第一节 民国时期工商各税503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商各税504
第三节 征收“两金两费”509
第四节 税收征收管理510
第三章 金融512
第一节 机构512
第二节 货币513
第三节 现金管理516
第四节 转帐结算517
第五节 存款518
第六节 信贷524
第七节 农贷清理530
第四章 保险530
第一节 险种531
第二节 理赔533
第十六篇 交通 邮电535
第一章 交通运输535
第一节 古驿道535
第二节 公路536
第三节 桥梁 渡口544
第四节 运输548
第五节 交通管理551
第六节 修理555
第二章 邮政电信555
第一节 机构555
第二节 邮政557
第三节 电信564
第十七篇 城建 环保570
第一章 城乡建设570
第一节 县城建设570
第二节 集镇乡村建设574
第三节 建筑业576
第二章 环境保护578
第一节 环境污染579
第二节 治理保护581
第十八篇 教育 科技584
第一章 教育584
第一节 私塾584
第二节 幼儿教育585
第三节 小学教育587
第四节 中学教育592
第五节 职业教育598
第六节 成人教育601
第七节 教师604
第八节 教育行政609
第二章 科学技术616
第一节 科技组织与队伍616
第二节 科技活动620
第三节 科技成果及技术推广623
第十九篇 文化 体育634
第一章 文化634
第一节 文化馆(站)634
第二节 图书阅览与发行635
第三节 新闻636
第四节 广播636
第五节 电影638
第六节 电视与音像管理639
第七节 文学创作641
第八节 戏曲舞蹈644
第九节 书法摄影645
第十节 民间文艺645
第二章 体育647
第一节 设施647
第二节 学校体育648
第三节 民间体育650
第四节 体育竞赛651
第二十篇 文物名胜661
第一章 文物661
第一节 可乐文物661
第二节 古遗址663
第三节 古墓葬664
第四节 摩崖 碑刻 牌坊666
第五节 革命遗址669
第六节 文物藏品670
第二章 名胜672
第一节 历史名胜672
第二节 景点674
第二十一篇 人口676
第一章 人口变迁及分布676
第一节 人口变迁676
第二节 人口分布683
第二章 人口构成686
第一节 性别构成686
第二节 年龄构成687
第三节 民族构成688
第四节 姓氏构成689
第五节 文化构成690
第六节 行业 职业构成691
第七节 婚姻与家庭692
第三章 人口控制693
第一节 计划生育693
第二节 节育措施及成果694
第二十二篇 医药卫生698
第一章 机构698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698
第二节 医疗单位698
第二章 医疗702
第一节 中医702
第二节 西医703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706
第三章 药政药物707
第一节 药政管理707
第二节 药类707
第四章 卫生防疫709
第一节 公共卫生709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711
第三节 计划免疫715
第五章 妇幼保健717
第一节 新法接生717
第二节 妇女保健718
第三节 儿童保健719
第二十三篇 习俗 方言 宗教 帮会 会道门第一章 习俗721
第一节 生活习俗721
第二节 礼仪习俗723
第三节 节日习俗727
第四节 优良风尚729
第五节 迷信与禁忌731
第六节 恶习733
第二章 方言734
第一节 语音734
第二节 词汇 语法句型735
第三节 谚语738
第四节 歇后语743
第三章 宗教746
第一节 基督教746
第二节 天主教749
第三节 伊斯兰教749
第四节 佛教750
第四章 帮会 会馆 会道门751
第一节 帮会 会馆751
第二节 会道门752
人物756
附录787
编纂始末795
提供资料人员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