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小麦的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小麦的穗](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0140247.jpg)
- 崔金梅,郭天财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12323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小麦-栽培-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小麦的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河南农业生态特点与小麦生产发展2
二、小麦幼穗发育研究进展4
三、本书的资料来源及试验研究方法13
参考文献15
第一章 冬小麦穗的分化与形成18
第一节 小麦穗的结构18
一、穗与穗轴18
二、小穗与护颖18
三、小花的结构18
四、籽粒19
第二节 小麦幼穗的发育时期21
一、幼穗发育时期划分21
二、幼穗发育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22
三、雌蕊发育的形态变化及时期划分27
第三节 小麦幼穗的发育进程28
一、幼穗原基分化形成——茎生长锥的转化29
二、苞叶原基分化形成(单棱期)29
三、小穗原基分化形成(二棱期)30
四、护颖原基分化形成31
五、小花原基分化形成31
六、雌雄蕊原基分化形成31
七、药隔分化形成32
八、雌蕊的生长发育32
九、四分体时期33
十、顶端小穗的形成34
第四节 小麦小花的发育34
一、同一小穗不同花位小花发育动态34
二、不同小穗位小花发育动态39
三、小花退化41
第五节 小麦分蘖穗的幼穗发育42
一、分蘖的基本营养生长期42
二、分蘖的幼穗发育动态43
三、同伸蘖组的幼穗发育变化动态46
四、植株受伤害后分蘖穗的发育47
第六节 不同品种小麦幼穗发育特点49
一、不同品种幼穗分化发育进程的差异49
二、不同品种分化小穗数的差异51
三、不同品种小花发育的差异52
参考文献54
第二章 冬小麦幼穗发育与营养器官生长之间的关系55
第一节 小麦茎生长锥的生长与叶原基分化55
一、茎生长锥的生长56
二、叶原基分化与主茎叶片数57
三、旗叶叶原基与苞叶原基57
第二节 小麦幼穗发育与叶片生长之间的关系58
一、主茎幼穗发育与叶片的生长58
二、分蘖幼穗发育与其叶片生长的关系67
第三节 小麦幼穗发育与茎秆伸长的关系70
一、幼穗发育时期与其相应的伸长节位70
二、幼穗发育与茎秆长度的关系72
参考文献76
第三章 冬小麦幼穗发育与生态条件的关系77
第一节 小麦营养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77
一、营养生长历时天数与温度条件的关系78
二、营养生长历时天数与光照条件的关系82
三、营养生长历时天数与降雨的关系85
四、播期处理间幼苗营养生长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85
第二节 小麦幼穗发育进程与气象条件的关系87
一、穗原基分化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87
二、单棱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91
三、二棱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96
四、护颖分化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104
五、小花、雌雄蕊分化至四分体形成阶段与气象条件的关系109
六、不同类型品种幼穗发育的差异性表现115
第三节 气象因子对小麦幼穗发育各时段历时的贡献及其温光指标118
一、幼穗发育各阶段历时天数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回归分析118
二、小麦幼穗发育各阶段的温光指标123
第四节 小麦穗部性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124
一、幼穗发育各阶段温度条件与穗部性状的关系125
二、幼穗发育各阶段日照条件与穗部性状的关系126
三、幼穗发育各阶段降雨量与穗部性状的关系128
四、幼穗发育各阶段历时天数与穗部性状的关系128
第五节 小麦营养条件及农艺措施对小麦幼穗发育的影响129
一、土壤肥力对幼穗发育状况的影响129
二、追肥、灌水时期对小花发育动态的影响131
三、氮肥施用量及追施时期对幼穗发育的影响132
四、种植密度对幼穗发育的影响134
五、砂土地对幼穗发育及穗部性状的影响136
第六节 低温与幼穗冻害的关系138
一、幼穗冻害的温度指标、受害部位及形态表现138
二、农艺措施与小麦冻害的关系141
参考文献142
第四章 冬小麦籽粒形成及其形态结构145
第一节 小麦的花序、小穗和小花的结构145
一、花序的形态结构145
二、小穗的形态结构146
三、小花的形态结构146
第二节 小麦开花、传粉、受精153
一、开花153
二、传粉与花粉粒萌发154
三、受精154
四、影响小麦开花受精的因素156
第三节 小麦籽粒的生长发育158
一、胚的发育158
二、胚乳的发育160
三、子房壁和珠被的生长发育160
参考文献161
第五章 冬小麦籽粒形成与幼穗发育的关系162
第一节 小麦的早期粒重162
一、小麦早期粒重的差异162
二、早期粒重与灌浆进程163
三、不同播种时期早期粒重的差异164
第二节 小麦早期粒重与幼穗发育进程的关系165
一、不同品种、不同年际间早期粒重与幼穗发育的关系165
二、不同播种时期早期粒重与幼穗发育的关系172
三、形成早期高粒重年型的幼穗发育进程175
第三节 小麦早期粒重与生育中期气象条件的关系176
一、早期粒重与温度的关系176
二、早期粒重与日照的关系178
三、早期粒重与降雨的关系179
第四节 小麦最终粒重与早期粒重的关系180
一、不同年型的早期粒重与最终粒重180
二、早期粒重对最终粒重的影响180
三、早期粒重对最终粒重的贡献181
参考文献182
第六章 冬小麦籽粒生长发育与灌浆183
第一节 小麦籽粒的生长发育及其形态特征183
一、籽粒发育进程183
二、籽粒生长发育特征186
第二节 小麦籽粒灌浆特点188
一、籽粒灌浆进程188
二、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特点188
三、不同小穗位、小花位籽粒的灌浆特点190
第三节 小麦籽粒灌浆参数及其与最终粒重的关系194
一、不同粒型品种籽粒灌浆特性194
二、不同灌浆时段粒重间的相关分析197
三、最终粒重与不同灌浆时段粒重间的回归分析198
第四节 小麦籽粒灌浆后期小高峰198
一、籽粒灌浆后期小高峰出现的时间198
二、灌浆强度小高峰出现与营养器官衰老的关系201
三、影响小高峰出现的因素202
参考文献203
第七章 冬小麦的营养器官与穗粒重204
第一节 小麦叶片与穗粒重204
一、叶面积与穗粒重204
二、叶干重与穗粒重205
三、叶片结构与穗粒重207
第二节 小麦茎秆与穗粒重209
一、茎节长度与穗粒重209
二、茎秆干重与穗粒重210
三、茎秆结构与穗粒重212
第三节 小麦茎叶产量与籽粒产量217
一、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经济系数217
二、不同密度茎叶产量与籽粒产量219
三、不同播期茎叶产量与籽粒产量220
四、不同年际间茎叶产量与籽粒产量221
五、不同品种茎叶产量与籽粒产量222
六、不同产量水平茎叶产量与籽粒产量223
第四节 小麦根系与穗粒重224
一、根系干物重与穗粒重224
二、根系数量与穗粒重224
三、根系活力与籽粒灌浆225
四、根层的补偿作用与穗粒重228
参考文献230
第八章 冬小麦籽粒形成与灌浆的生理特点232
第一节 小麦光合特点232
一、叶绿素含量变化232
二、单叶光合速率变化234
三、群体光合速率变化236
四、RuBPcase活性和羧化效率239
五、叶绿素荧光参数240
第二节 小麦灌浆期的酶活性245
一、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和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245
二、籽粒中蔗糖合成酶(SS)活性246
三、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活性246
四、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247
五、防御酶系统248
第三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活性氧清除剂的效应249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效应249
二、活性氧清除剂的效应252
参考文献255
第九章 冬小麦籽粒灌浆与生态条件的关系257
第一节 小麦灌浆期气象条件对籽粒形成的影响257
一、不同年份间粒重的差异257
二、气象因子对粒重形成的影响258
第二节 小麦不同营养条件及特殊类型麦田籽粒灌浆特点266
一、营养条件及施肥对粒重的影响266
二、砂、旱地小麦籽粒灌浆特点与粒重关系269
第三节 小麦粒重与播种时间、种植密度的关系274
一、播种时间274
二、种植密度276
第四节 小麦粒重与病虫害及气象灾害的关系278
一、病害278
二、虫害280
三、气象灾害281
参考文献283
第十章 提高小麦穗粒重的途径与技术284
第一节 提高小麦穗粒重的技术思路284
一、协调小麦幼穗发育进程,增加穗粒数284
二、稳定提高粒重286
第二节 选用适宜的穗型品种286
一、不同穗型品种的特性287
二、小麦品种的合理选用289
第三节 施肥运筹290
一、氮肥的施用291
二、磷、钾肥的施用297
三、硫肥和有机肥的施用299
四、叶面喷肥301
第四节 微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301
一、微量元素和有机酸301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303
第五节 播种技术305
一、播种时间305
二、播种密度306
三、合理的配置方式311
第六节 灌水技术313
一、前中期灌水313
二、后期灌水315
第七节 耕作措施316
一、播前整地316
二、中耕与镇压318
第八节 适期收获319
一、成熟期的鉴别319
二、适宜收获期的掌握320
参考文献321